分享

1周3次密室逃脱竟致肺隐球菌病!

 医学abeycd 2022-06-10 发布于湖北
近日,“00后女生1周3次密室逃脱致肺部感染”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据悉,福建福州一女孩小悠(化名)是密室逃脱爱好者,在连续2个月里每周去2到3次密室后,出现胸闷痛、干咳的症状,被医院诊断为“肺隐球菌病”,而病原菌的来源很可能是她经常出入的“密室逃脱”空间。医生表示,隐球菌易侵袭免疫力低的人,小悠经常熬夜,抵抗力低,一些密闭阴暗潮湿的空间里可能存在大量的隐球菌。
玩密室逃脱致真菌感染确实令人惊叹。

聚焦肺隐球菌病

肺隐球菌病由Sheppe于1924年首先报道,国内首例于1981年报道。隐球菌属于酵母样真菌、具有机会致病性,与人类感染密切相关的是新生隐球菌、格特隐球菌。新型隐球菌多存在于土壤和鸽粪中,也可见于空气、水果和蔬菜。肺隐球菌病主要通过吸入新型隐球菌的孢子发病。
艾滋病、器官移植、恶性肿瘤等免疫抑制者,以及健康人群均有感染隐球菌的可能。其中,以中枢神经系统、肺部感染多见,约10%的肺隐球菌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因此,及早诊断、启动抗真菌治疗尤为重要!

肺隐球菌病的临床特点

肺隐球菌病具有以下临床特点:

缺乏特异性、受免疫状态的影响。

无免疫抑制者,可无任何呼吸道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肺部病灶。而免疫抑制者可表现为发热、气促、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宿主不同的免疫状态,影像学差异较大。无免疫抑制的肺隐球菌病,其肺部病灶多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结节影、局限性肺炎。

免疫抑制者的肺部病灶多为弥漫和播散性实变、伴有空洞、晕征、胸腔积液等。

肺隐球菌病的药物治疗

肺隐球菌病的治疗目的在于控制感染、防止播散,尤其是隐脑。其治疗方案,取决于免疫状态、病情轻重。

无免疫抑制、肺病灶局限者

对于无症状者,推荐积极治疗。氟康唑,200-400mg/d, 半年;轻中症状者,氟康唑,400mg/d, 半年-1年;重症患者,治疗方案同播散性隐球菌治疗相同,分诱导、巩固和维持。

诱导期:两性霉素B(0.5-1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 >4周。
巩固期: 氟康唑400mg/d, 8周;
维持期: 氟康唑200mg/d, 半年-1年。

免疫抑制的肺隐,治疗方案取决于肺部病变严重程度

无症状、轻到中度症状,但无隐球菌播散者:氟康唑,400mg/d,  半年-1年。

肺严重受累、重度症状者,即使无隐球菌播散证据,也采用与播散性隐球菌病相同治疗原则:分诱导、巩固和维持。

HIV感染者,诱导期首选两性霉素B(0.5-1mg/kg/d)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 >2周;巩固期氟康唑400mg/d, >8周;维持期: 氟康唑200mg/d, >1年或直至宿主免疫功能恢复。

器官移植患者,诱导期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3-4mg/kg/d) 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 >2周;巩固期,氟康唑400mg/d, >8周;维持期: 氟康唑200-400mg/d, 半年-1年

如患者不能耐受两性霉素,诱导和巩固治疗的其他方案:氟康唑>=800mg/d联合氟胞嘧啶100mg/kg/d治疗6周或氟康唑>=1200mg/d治疗10-12周。

图片

 
氟康唑是临床常用的抗真菌药物,特别是对治疗深部真菌感染,如白念珠菌及新型隐球菌有显著疗效。氟康唑为三唑类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主要为高度选择性干扰真菌的细胞色素P-450的活性,从而抑制真菌细胞膜上麦角固醇的生物合成,影响真菌细胞膜的稳定性,导致真菌细胞破解而死亡。

吴妙燕[1]等对氟康唑不良反应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显示,氟康唑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占36.8%,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呼吸困难等,而产生肝功能损害的比例占13.2%,与肾功能损害和精神系统损害差异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免疫功能低下是隐球菌病发病的重要诱因。有文献报道,约50%肺隐球菌病患者发病前无明显基础病变。因此,增强自身机体的免疫力能够从根源上有效规避肺隐球菌病及其他多种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吴妙燕,吕迅羽,何美凤.氟康唑不良反应的文献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2):34-36.
[2] 许攀峰,周华,符一骐.肺隐球菌病诊治浙江省专家共识[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17,10(05):321-326.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