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历史典故,让你读懂半部中国历史!(6)

 简素淡定 2022-06-10 发布于湖南

50 长勺之战  一鼓作气  大败齐军  曹刿论战  遂成著名军事教科史料

话说,齐恒公不记“一箭之仇”(成语典故),拜管仲为相的事,很快传遍了天下。庄公闻讯,气得直翻白眼。原本为了让自己的外甥公子纠尽快得到国君位置,特意派了一支兵马和十辆战车护送公子纠回国。不料,公子小白抢先登位做了齐国国君。齐双方关系紧张恶化。乾时一仗,败无奈屈辱逼死公子纠,将管仲囚禁一并交给齐国。偷鸡不成蚀把米。对齐更加仇恨。公元前684年春,庄公决定动员全国力量同齐国决一胜负。破格重用无任何军事资历的曹刿(音贵)为谋臣,同乘一辆战车,率领国军队与齐军决战。齐军兵强马壮,军兵少国弱,开始处于守势。齐军步步深入,军暂避锋芒,待机反攻。齐军攻到长勺,战局开始扭转。齐军先发制人,向军发动猛烈进攻,鼓声震天动地。庄公心急火燎,就要下令击鼓反击。曹刿连忙阻拦:等一等,不要击鼓反击。眼下敌人士气正旺,如果我军出击,正合敌人心意,不如先不跟他们交锋,消磨消磨他们的锐气。说话间,齐军随着咚咚的鼓声冲杀过来,眼看就要攻入军阵地,军突然万箭齐发,齐军无法前进。齐军求胜心切,一连擂了三次鼓,冲了三次锋,始终没能同军正面交锋,军的阵地像扎了根一样,怎么也攻不动。齐军接连又发动了几次攻势,都没有奏效,人人泄气,个个疲劳。曹刿看准这个时机,便对庄公说:齐军已经泄气了,主公赶快下令击鼓,发动反击。军阵地战鼓一响,士兵们士气高昂,争先恐后地冲向齐军,锐不可当,不大一会,齐军的阵地就被冲垮。庄公一见齐军败退,就要下令追击,曹刿又制止说:别忙,等我看看敌人是真败还是假败。说完他跳下车,查看齐军战车留下的车辙,接着又登上战车,手撑扶手,观察齐军旌旗,然后庄公说:主公可下令追击。追击令一下,军军心大振,杀声震天,很快追上了齐军。经过一场厮杀,大败自恃国力强大、急于向外扩张、不听管仲劝阻、轻敌冒险进攻的齐军,终于把齐军赶出国境。史称“长勺之战”。这是我国春秋时期弱者战胜强者的一个著名战例。事后,庄公曹刿的军事指挥很不理解。向曹刿提了一连串问题。为什么要在齐军三次击鼓冲锋之后,军才发动反击?为什么齐军已经溃败,还不让立即追击?为什么还要查看齐军的车辙和旌旗?对这些问题,曹刿一一作了回答。正是这一回答,给我们留下著名成语“一鼓作气”和典故“曹刿论战”。他说:打仗凭的是一股勇气,当士兵听到第一次冲锋的鼓声时,士气正旺;如果第一次冲锋没有成功,再次击鼓冲锋时,士气已经衰退;到第三次击鼓冲锋时,士气已消失殆尽,不会有什么作为了。在齐军三鼓过后,勇气衰竭的时候,我们才擂响战鼓,激发士兵士气,所以能一鼓作气,战胜齐军。关于不匆忙追击齐军问题,曹刿解释说:齐国是大国,我们不能低估它的实力。齐军开始溃退时,我怕他们是假败,因此,我劝您不要立刻下令追击,以免遭到齐军的伏击,吃亏上当。后来,我见齐军车辙混乱,旌旗也东倒西歪,这说明他们军容不整,十分狼狈,肯定是真的溃败了,所以,我才请您下令追击。庄公听了,这才明白领悟。

 

51 恒公拜相  管仲相齐 商贾归齐如流水  履行曹沫之约 重信诺赢霸名

公元前651年,齐国一跃成为“春秋五霸(宋、晋、秦、楚”之首。这一切,与鲍叔牙知贤、荐贤、让贤,齐恒公不计私仇,重用管仲(即恒公拜相典故)是分不开的。管仲任职后,尽心尽力地为齐国服务,协助齐恒公在经济、政治、军事三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政治上,施行“四民分业”。要求君主带头遵守法度。并把商人提高到与士、农、工同等重要的社会地位。经济上,实行“与民分货”,鼓励大力发展农业。采取土地好坏肥瘠等级定赋贡税轻重;鼓励安心农耕,扭转农田抛荒景象。同时大力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培植财源。推行了一系列轻税免税措施和为外地客商修道路、建驿站、免费提供食宿等热情的服务措施。设置“轻重九府”,按年岁丰凶和人民需求经营货物。官府掌管钱币铸造。把开矿、晒盐收归官营。顺应民心办事能与百姓同好恶。对百姓所要求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提供给他们;百姓所反对的,就顺应他们的愿望抛弃它。整饬民风,首创官营妓院,为妓院鼻祖。让国民懂得荣誉耻辱和礼仪节操。同时重视控制物价,谨慎处理财政,积累到大量财富不到五年,齐国来天下之财,致天下之民”和“商贾归齐如流水的经济繁荣兴盛的大好局面。内政、军事上,采取中央集权,强化自下而上的严密统治机构。并通过“寓兵于农”政策,使兵民合一、军政合一,打造出一支牢牢掌控在国君手中的强大军队。齐国已是兵强粮足。外交上,打出“尊王攘夷”旗帜,挟天子以伐不敬。“尊王”,即尊奉周王为中原之主,维护周王朝的宗法制度与权威“攘夷”,即九次会集诸侯结成民族统一战线对游牧于长城外的戎、狄和南方楚国对中原诸侯的侵扰进行抵御。葵丘之会周公宰代表周王正式封齐桓公为诸侯长齐桓公以霸主身份主持葵丘之盟。此后遇到侵犯周王室权威的事,齐桓公都会过问和制止。公元前 664,山戎伐燕,燕军中伏损失惨重,5万齐军救燕。公元前661年,狄人攻邢,齐桓公采纳管仲“请救邢”的建议,打退毁邢都城狄兵,并在夷仪为邢国建立新都。次年,狄人大举攻卫,卫懿公被杀。齐桓公率诸侯国替卫国在楚丘另建新都。公元前655,桓公率八国联军伐楚,迫使楚国同意进贡周王室,楚国也表示愿加入齐桓公为首的联盟,听从齐国指挥,这就是召陵之盟。管仲为政,善于转祸为福,把失败变为成功。桓公出于怨恨少姬,南下袭击蔡国,但管仲却借机,责备楚国不向周天子进贡包茅。桓公北伐山戎,管仲借机,命令燕国恢复召公的政令。柯地会盟,管仲借盟约力劝恒公履行曹沫之约”(著名典故)。说:懂得给予就是索取的道理,这是治理国政的法宝。各路诸侯皆见恒公重信诺,均愿以其为盟主齐恒公的霸主地位由此确立。管仲、隰朋及鲍叔牙等贤臣相继去,齐国仍然遵循他制定的政令法规,常比各国诸侯都强大。只是作为一代霸主的恒公,晚年昏庸,重用佞臣公子开方、易牙、竖刁等,导致诸子争位不休,互相攻打,城内一片混乱,太子昭出逃宋国。桓公四十三年(前643年)冬十月,齐桓公被活活饿死尸体在床上放了六十七天,尸虫都从窗子里爬了出来后才有人去收殓。太子昭也是在宋、卫、邾、曹等盟国武装压制下,回国即的位。经过一百多年以后,齐国又出现了一位晏子重续霸业。

 

52 兴亡继绝 三恪”之制  位比列侯     

夏、商、周三朝,都遵循继绝”或“兴废继绝”(成语典故。意思是追封先贤遗民,使灭绝的先圣王朝宗庙祭祀香火重新延续下去的传统,会加封前朝先贤嫡后裔中一个代表,给以王侯名号,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宗祀,与当朝为客。地位特殊,史三恪(音客),以示敬重显示本朝所承继统绪,寓意正统合法三恪之制是一种古代政治礼制,属宾礼之一。西周封为“三恪”的有陈国、宋国和杞音起国。类似今天全国人大和政协,安排的民国时期遗存下来的主流民主党派的先贤后辈,尊享副国级。西周至春秋之际存有一百四十多个诸侯国。比较活跃有影响的有:齐、鲁、晋、秦、楚、宋、郑、卫、、蔡、曹、燕十二三恪陈、宋在其中。后世历朝历代帝王亦多承三恪之制。只是说法不同而已。

 

53  “三恪”杞国  益智寓言“杞人忧天

杞国,“三恪”之一。含同起一脉的蓟国(音寄)和祝国祁姓均为帝后裔夏初时自然形成的部落小国其间时断时续。史书罕有记载。杞国,夏朝王室正统后裔,存有夏礼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杞国是个小国,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以地为氏定国号。杞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次迁徙。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其地尽归楚国。历史上流传着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著名成语典故(或称一则古代寓言)杞人忧天”,源自杞国。说是有个杞人,头顶蓝天,脚踏大地,却整天担忧天会塌地会陷,乃至睡不好觉,吃不下饭。他还担心天上的太阳、月亮、星星会掉下来,惶惶不可终日。于是,就有个劝慰人应时应景出现。为这个杞人的担忧而担忧,杞人劝慰说天不过是积聚的气体罢了,没有哪个地方没有空气的。你一举一动,一呼一吸,整天都在天空下活动,怎么还担心天会塌下来呢?杞人说天当真是气体积聚的,那日月星辰不会掉下来吗劝慰人日月星辰,也是气体积聚的,只不过是气体中发光的东西即使掉下来,也不会对人有所伤害。人说那地塌陷下去怎么办劝慰人说地不过是堆积的土块罢了,填满了四面八方的空虚之处,没有什么地方是没有土块的。你行走跳跃,整天都在地上活动,怎么还担心会陷下去呢劝慰人一番耐心开导,杞人终是放下心来,高兴极了。劝慰人见状如释重负,也很高兴。该典故之寓言,通过杞人忧天的故事,嘲笑了那种整天怀着毫无必要的担心和无穷无尽的忧愁,是个既自忧也忧人的庸人。告诉人们不要毫无根据地忧虑和担心。不必在不可知的事物上浪费心智。这是一则益智寓言。写了忧天者与忧人者两种人。人物形象分明,故事短小,以对话形式连贯,逻辑严谨,寓意深刻,耐人寻味。虽说用来形容庸人自扰的无谓担忧,但也有人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至于蓟国,是今北京广安门一带最早形成的小国之一西周受周天子分封,成为周的诸侯国。直到春秋中期,蓟国亡于燕国。虽是以帝后裔封国,但与杞有正统与旁支、大宗与小宗的区别。祝国,也一样。西周初年,被周武王封于祝(故城在今山东长清祝阿故城),是为祝国。子孙以地为氏。春秋时(前768年),祝国亡于齐国

 

54 “三恪”陈国  弱小摇摆  几度兴亡

陈国,帝虞舜后裔,妫姓是自夏以来,到西周之初最早所封之国。周武王灭商后,为取代亲商的虞遂后裔之陈国(亲商陈国被灭,遗民部分改封于遂国,今山东宁阳西北),重新访求找到先圣虞舜帝王的嫡裔妫(音规)满,以备三恪,把长女太姬嫁给他封爵称侯,封之于陈(今河南柘城),以国为氏,国号陈,史称陈。让他奉守虞舜的宗祀。是西周朝首任舜帝奉祀官。父亲虞阏父则留在西王朝任陶正之官。故此算来,妫满即陈胡公是陈国的首位国君。陈国迁都陈之宛丘(今河南淮阳)。陈国地处中原交通枢纽,陈人擅长经商。地理上南与蔡国天然接近,两国既是盟国也是姻亲国。北有夏的后裔杞国,商的后裔宋国。西北有卫国和后迁来的新贵郑国。西南有楚。东则有吴和越。春秋早期,陈国弱小,国势日趋衰败。自然难以独善其身。经常游走于列强之间。时常遭受侵犯。陈、宋、蔡、卫四国大多时间是同盟关系。起先有宠于天子,有一定实力和影响。曾帮卫国清理州吁。与齐、强国关系和谐。开始对郑较为冷淡。之后陈佗借郑上位。先跟齐,后亲楚,再服晋,又附吴。中间经历过两次亡国和两次复国。春秋后期,依附吴国时,终为楚所灭。陈、胡、田、王、袁之祖宗姓氏,皆是妫姓陈氏之后。后有陈和一脉,为齐国大夫,其后裔遂以田为氏,取代姜姓齐国,史称“田氏(陈)代齐”。由陈国的几度兴亡,可以看出,国弱必挨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唯有的永远是利益。

 

55 “三恪”宋国   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  

国的祖先是原商朝纣王的庶兄,即微子启。西周初期,周公旦辅佐周成王平定三监之乱,遵循兴灭继绝的传统,封微子启于商朝的旧都商丘,建立宋国,特准其用天子礼乐奉商朝宗祀,仍奉行着商朝时兄终弟及的传位制度与周为客。宋国地位特殊,被周天子尊为三恪之一。宋国版图跨有今河南东部、江苏西北部和山东西南部之间。面积约有十万平方公里,皆膏腴之地。宋国经济发达,宋国人善于经商,在继承与发展殷商文化,特别是商业文化方面,功不可没。宋国商业文化繁荣昌盛,首先表现于城市的发展。宋国是交通水运中心,素有八水过宋之称。当时,睢水北岸的宋都商丘、济水北岸的陶丘,获水和泗水交汇处的彭城,都是极为繁荣的商业都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深厚的殷商文化底蕴,使宋国成为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家辈出的中枢之国。儒家孔子、墨家墨子名家惠子道家老子、庄子皆出自于宋国商丘由此被誉为中国圣人文化圈”,华夏圣贤文化的源头,礼仪之邦”。

春秋时期,齐国内乱时,宋襄公帮助齐公子复国,代齐作为盟主,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泓水之战后,宋国国力受创。宋景公时期灭曹国,国力渐盛。公元前728年,宋宣公卒,其弟宋穆公继位。宋穆公去世后,不立其子公子冯,以忠于兄宋宣公所托为由,坚持立兄子与夷。于是公子冯流亡郑国,公子与夷立为国君,是为宋殇公。宋殇公继位后,大司马孔父嘉(孔子的六世祖)受穆公和所托,辅佐殇公,与另一大臣华父督共同执政。两人皆为公族大夫。华父督为宋戴公之孙,而孔父嘉则为弗父何之后。华父督对孔父嘉地位高于己很不满,而且有次华父督见孔父嘉之妻美貌并为这垂涎不已。由于公子冯在国内有一定势力,而且得到郑国国君郑庄公的支持,因此对此非常不放心。由此与郑国发生连年征战,输多胜少,因此国内民怨很深,华父督利用此形势,大肆散布谣言,说大司马将要再次对郑用兵。于是国内发生骚乱,华父督趁机袭杀孔父嘉,夺走孔父嘉之妻。孔父嘉之子木金父则逃难到鲁国,从此孔氏成为鲁国人。战国时期,史称宋康王行王政实行政治改革,宋国强盛起来。东败齐、南败楚、西败魏。受到齐、楚、魏忌恨。公元前286年,宋国发生内乱,齐国趁机便联合楚国、魏国攻打宋国。宋国百姓四处逃散,城池没能守住,宋康王于是逃到倪侯的住所。齐军抓获并杀死宋康王,宋国灭亡,三国共同瓜分宋国的土地。共传三十四君,享国八百二十九年。

 

56 以“仁义”起家  也以“仁义”覆败的宋襄公   

公元前651年,宋襄公继位前的名字叫兹甫,早被立为太子,但他讲“仁义”要让给庶兄目夷。后来还是他当了国君。名利双收,初尝“仁义”甜头。即位第八年,齐国国君病死,诸子争位不休,齐国内乱,太子昭逃到宋国,请求宋公做主。宋襄公想到齐桓公曾将公子昭托付于也有意扶持太子昭作齐国国君,支持太子昭是件“仁义”的事。于是,代齐作为盟主,立即会合了几国诸侯,共同出兵护送太子昭回齐国,帮他平定了内乱,立为国君(即齐孝公)。齐因此依附于宋。宋襄公有点膨胀,意图成就霸业。于是准备约请诸侯会盟。他决定先拉拢楚国,再借楚国的声威去压服小国。没料到事没办成,反受一肚子气。就拿挑头偏向的郑国出气,出兵讨伐。郑向楚求教,楚王带兵直攻宋国。楚、宋两军隔泓水对峙。楚仗人多,强行渡河,向宋军进攻。这时,庶兄目夷对宋襄公说:趁楚军还未全军过河,我们冲杀过去,定能胜利。可呆气十足、愚不可及的宋襄公却说不行,我们是讲仁义的国家,敌人渡河还没结束,我们就杀过去,还算得上是仁义国家吗。楚军全部上岸,正忙于整队摆阵目夷又对宋襄公说楚军立足未稳,我们杀过去,可能还有取的把握,否则,我们就危险了。宋襄公说你这个人太不仁义了,人家的队伍还没排好,怎么可以进攻呢。可话没说完,大队的楚军洪水般冲杀过来,冲得宋军纷纷溃逃,宋襄公的大腿也中了一箭,在几个忠心的大臣保护下,宋襄公才得以脱身。事后有人议论此事。而宋襄公满不在乎地说:依我看,讲仁义的人就应该向我这样打仗,比方说,见到已经受伤的人,就不要再伤害他见到头发花白的人,就不要抓他作俘虏……目夷实在再也不想听他愚蠢的胡说,气愤打仗就要消灭敌人,如果怕伤害敌人,你何必打仗,如果见到头发花白的人不抓,那就干脆让他把你抓走!说完甩袖而去。宋襄公没有当成霸主,反而因箭伤病势加重,过了一年(公元前637年)就病逝了。

 

57  寓言故事  揠苗助长(或拨苗助长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办法帮助它们生长。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大片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他回到家里,十分疲劳,气喘吁吁地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我帮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他的儿子听了,急忙跑到田里一看,发现禾苗全都枯死了。看来,普天之下不犯这种拔苗助长错误的人很少,但还是有。认为种植养护庄稼没有用处而不去管它们的,是只种庄稼不除草的懒汉;那种不按庄稼自身生长规律而靠良好愿望和热情地去帮助庄稼生长的,就是这种拔苗助长的人不仅没有益处,反而害死庄稼。这是一则十分有名的寓言故事。由此生出著名成语揠苗助长”或拔苗助长”。意思是将苗拔起,帮助它生长。比喻不顾事物发展的规律,强求速成,结果反而把事情弄糟。该成语嘲笑了那些不按客观规律办事,一味求快,反而把事情弄糟的人。它对人们的启示是,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要办好一件事,就必须遵循它的自然规律,仅靠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搞不好其效果适得其反。比如很多家长因为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不考虑自己孩子的具体条件,一味地施以不合实际的教育,致使孩子受苦的同时自己也多遭苦恼。家长们的良苦用心实为可贵,但一定要讲方法和因材施教。这则成语还告知人们一个具体的道理欲速则不达,凡事要按照客观规律循序渐进,稳扎稳打,不可主观冒进,不能好高骛远,靠幻想过日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