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初读《太阳照常升起》

 小贵杂文 2022-06-11 发布于广东
有时也感慨,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去看书,即便是那些名著,看着一本厚厚的书,要看完得花多少时间?现在还有几人坚持去做一件事情?特别是现在每天似乎都在忙碌,难得有点时间,刷刷小视频这个多有意思?有视频有声音,还有场景,甚至一个小故事,短则几秒,长则几分钟,有时觉得几分钟都有点长了。

当拿起这本书时,也算是打发一下时间吧,这本名著,很早听过,也很早买来,只是这几天才拆开,作者的名字可是够出名,而书名看起来也不错,如果不看作者,有时还有点恍惚,这书是不是中国最近的励志书籍?之前还有这样的错觉,直到再次看到作者,才发现,原来还真的不是。

当看到里面内容时,就更加确定这是国外的,而不是国内的,也不是现在的,不过也不算很久远。看国外的书籍,如果没有相关了解,或者了解一些相关背景知识,就是单纯这样看,觉得好多好陌生,特别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还是有一些较大差别。曾经也看了好些国外著作,话说,如果要我现在说看了哪些,居然回忆不起几本,待看到书名,印象中看过,但真的又要回忆起里面情节,又被忘记的差不多了,是不是白看了?这个能这样理解吗?

很早就要求译文,特别是名字地名之类,一般要求音译,这样让看这些书籍更难了,一本著作那么多人物,单纯那些人名都容易混淆,一个西方名,大部分是两组词,四到六个字,还是没什么规律组成的,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如果真要静下来理顺这些人物,都要花不少精力,而里面描述的那些场景,单纯需要自己去联想,对于孤陋寡闻的人,是什么东西,真的很难想起来,更难领会里面的意境。有时还不如直接百度一下,人家的评价和脉络整理一下出来了。这好像又偏离了看书了吧?

刚看起这本书,真的有点怀疑自己,为什么会拿起这本书来看?这样的书籍,即便是名著,又有多少人去看呢?不过还是坚持慢慢看着,觉得烦了,就中途做一些其他事情,终究看完了前六章内容。如今重新去回味一下前面的内容,有时觉得有点意思。人家写起这些来,确实厉害,写得那些细,那么自然,故事情节一开始没什么,但到后来,就开始丰富起来,多种人物形象开始展现出来,而且慢慢形成个人特色个人性格特点,之后你也会慢慢对那些人物开始有所熟悉。这也许就是,即便花盆里养了一株普通的野草,随着每天的照看,也会产生一些情感,有点不忍心拔除,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静下心,好好的去欣赏一下接下来的内容,你们读完这本书是什么感觉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