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安石《将次相州》赏析

 凤凰山居士 2022-06-11 发布于江西

  相州即今河南安阳市,王安石与柳子玉同为送伴使送走辽使后,回程途中特地凭吊了曹操所建的铜雀台,在向相州进发途中写下此诗,可见王安石对曹操是肯定的。王安石认为曹操“功名盖世”,有“英雄惜英雄之感”,表达了对曹操的崇敬之情,如今其墓难寻,难以凭吊,想当年曹公功名盖世,死前遗言却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不免儿女情长,想来令人感叹。

《将次相州》

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
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
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
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详解
荆公《将次相州》一诗,很可能是后来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说的源头。 诗从诗人由远及近“将次相州”的角度写起。所以第一句是远眺,“青山如浪”。第二句还是远观,所以可见大景物――“铜雀台西八九丘”――是八九个山包。接着,荆公开始议论。三四两句讲坟头历经沧桑,五六两句感叹魏武功业。最后两句引故书,言魏武死后诸子把他的“衣裘”“既而竟分之”,淡淡感慨在不言之中。 诗是说:快到相州了,远远望着漳水旁边的邺城故地,很多山包绵延起伏,其中哪一个是曹操的坟头呢?数百年沧桑,曹氏早已尸骨无存,坟前的骐驎也早已埋没了。想当年曹公功名盖世,死前遗言却是“分衣裘”一类家庭琐事,不免儿女情长,想来令人感叹。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丞相、新党领袖。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