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疰夏如何调治?注意四个原则

 谷山居士 2022-06-11 发布于上海

疰夏,为中医病证名,主要症状为入夏以后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头晕嗜卧,微热心烦,汗多口渴,食欲不振,大便溏薄。扬州市名中医、仪征市中医院张恩树主任医师对于疰夏的调治有独特见解,现总结如下。

《时病论》谓疰夏为“春末夏初”之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并记载:“疰夏者,每逢春夏之交,日长暴暖,忽然眩晕、头疼、身倦、脚软,体热食少,频欲呵欠,心烦自汗是也。”可见疰夏多因暑湿之气外侵,困阻脾胃,或暑热耗伤正气,脾失健运所致,是以夏季倦怠嗜卧、低热、纳差为主要表现的时行热性病。该病实验室检查通常无异常,相当于西医学所说的夏季低热。

从中医温病角度来看,疰夏与湿温的一些症状有相似性,但湿温涵盖范围比疰夏广。湿温是由湿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四时皆有,多发生在雨湿较多的夏季。清代吴鞠通《温病条辨·上焦篇》记载:“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

图片

脾胃应分而治之

图片

《杂病源流犀烛》有云:“疰夏,脾胃虚弱病也。”说明疰夏与脾胃有关,多见于素体较弱及脾胃功能欠佳者。故调治脾胃是治疗疰夏基本治则,但脾胃应分而治之。暑湿困脾之证者,常见头晕、纳呆、口淡无味、四肢酸重,舌苔白腻,脉濡弱。脾主运化水湿,湿浊不化,脾失健运,所以治疗以芳香化湿,健脾和中为先,常用中草药如藿香、佩兰、薏苡仁、焦三仙、鸡内金、陈皮、甘草等。若见口臭、纳差、口渴欲饮、大便异臭、小便黄赤、头汗淋漓等症者,乃胃火炽盛,应清胃泻火,常用中草药如川连、石膏、淡竹叶、炒山栀、芦根、石斛等。疰夏若表现津液耗伤之象,常见口干欲饮,舌红少苔,脉细涩。胃喜润,若胃阴不足,常口干欲饮,脾阴不足,则多舌干唇燥。滋养胃阴,可用北沙参、麦冬、玄参等;滋脾燥,药如扁豆、山药、炙黄芪等。

图片

用好养阴化湿法

夏日炎炎,又常多暴雨、洪水,故地气潮湿,热蒸湿动,空气湿度增高,故多湿邪伤人,常见四肢倦怠,胸闷呕恶,尿赤便澹,舌苔浊腻等证,所以在养阴液时需注意化湿邪。

疰夏湿阻而兼阴虚者,受夏日暑湿之邪,脾失健运,出现纳呆无味,口淡少津,四肢重滞,面色无华或浮肿,头目胀满,午后疼痛,夜间口干不欲饮,但常需湿润口腔,出现阴虚挟湿之证,治宜养阴化湿。常用芳香、理气、化浊的祛湿药,如藿香、佩兰等。亦可选用既利湿又养阴之品,如芦根、白茅根、薏苡仁、山药等。此外,养阴之品需避免黏腻呆胃、味厚重浊之品,常用清润、和胃健脾的养阴药,如北沙参、麦冬、赤小豆、石斛、绿豆等。

祛暑邪同时顾护阳气

疰夏患者多为素体气阴亏虚之人,因暑热伤津耗液,往往出现津、气同伤的病理变化。津液的生成、输布、排泄全靠阳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气旺生津,气随液脱,津液来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脾气旺则津液足;气有固摄之功,如气虚不固,则常有多汗、多尿等津液流失之变。反之,津液脱失,如发汗不当,大汗不止,可导致气随液脱。所以在祛暑时,应当顾护好阳气的盛衰。尤其老年及小儿患疰夏者,宜用清暑益气汤进行调治。此方既能清暑热之邪,又益气生津,为治疗疰夏良方。

图片

重饮食起居调摄

夏季的饮食原则应为健脾利湿,宜采用淡补、清补原料,如木耳、番茄、黄瓜、冬瓜、绿豆、胡萝卜、鸭子、鲫鱼等。对于已经患有疰夏的人,在食物选择上也要因人而异,体质偏实的人选清暑泻热的食物,年老体弱的人则应选益气养阴的食物。

夏天昼长夜短,晚上睡眠少,午饭后可进行午睡,补充睡眠。睡觉时,不要对着电扇或空调出风口直吹,天热皮肤毛孔舒张,邪气通过毛孔长驱直入,容易感冒着凉。

疰夏多是由于身体虚弱造成的,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素质,改善内分泌和新陈代谢,对调节植物神经和体温都大有裨益,是预防疰夏等疾病发生的关键。同时,也应该注重情志的调摄,对病愈有较好的助益。

 本文摘自中国中医药报,作者陶佳、杨晓明、张伟、 姚秋实/江苏省仪征市中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