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人都能学会的“关键词写作法”:想出一个词就够了

 高分写作余老师 2022-06-11 发布于浙江

01

初学写作的,往往一开头就不知道要写啥。

犹豫半天,写了半句话或者一句话,就放弃了。其实,你只要能想到一个词就够了。

我把这种方法称为“关键词写作法”。

你可以试试。

很简单,就是先确定好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逐层展开,把想表达的内容铺展开来。

打个比方,我们如何用一个小石子去影响一个池塘呢?

嗯?这怎么可能!

其实,我们只要把小石子投进池塘,当水波渐渐扩散开,就能影响到整个池塘了。

如果我们再脑洞大开一点,把整个宇宙想象成一口池塘,把声波想象成水波,当我向宇宙扔一颗石子,只要能量足够,同样可以影响整个宇宙。

不会吧!我还能搅动宇宙?!

好,这颗小石子就是关键词,而你要写的文章就是这口池塘。

举个例子。

我如果以“财富”为关键词,该如何写出一篇文章呢?

我们可以一群群画水波。

第一圈,是你最先能想到的,比如:富人、黄金、玉器珠宝、知识、精神、房产、投资.......

接着第二圈,我们给自己一个限定,比如从第一圈衍生出“人”:

跟富人有关的,可以是:查理芒格、巴菲特、马云等等;

跟黄金、玉器珠宝有关的,可以是:慈禧、葛朗台、严监生等等;

跟知识有关,可以是:孔子、亚里士多德、钱学森等等。

以此类推,你还可以想到很多,类似的人。

然后呢?

再把人背后的故事找出来,好好琢磨观点,就能一步步写出一篇观点文了。

试试吧!

接下来谈谈定位和选题。

02

自媒体写作,一开始如何找定位?

一个账号从0到1,最重要的是什么?

如果是以前,我可能会说是定位。

定位的确重要,但对于许多刚做自媒体的小白来说,他对定位根本就无感。

举例来说,一个会写小说的作者,他也懂得如何在职场稳步晋升,所以还可能是写职场文的高手。

那么,他可能不知道他的账号该写什么更好。

这时候怎么办呢?

(1)让读者和平台给你答案

什么意思?不妨自己想写的内容都去写写。

一段时间之后,你会发现,无论你写了几个不同方向的内容,总有一款读者更喜欢,平台也更愿意推荐。

这种方法,我们把它叫做“交给环境去决定”,是不是有一种自然选择的感觉?

对了,有的时候天定比人定更靠谱。

(2) 问自己的内心感受

啥意思?

真正擅长的内容,哪怕累你也能“吃得消”。

相反,有一些看似你擅长的,但是坚持下来会很累。

这里的累,不一定是身体的累,而是心累。

举个例子,我其实是不擅长上大班课的。

虽然,我如果稍加准备,也能把课上得有板有眼,但每次上完课都会觉得“大伤元气”,很像休息一十天半个月,这就是心累。

我给学生一对一上课的过程中,就不会有这样的感觉。

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人数多少的问题呀。

其实还真不是,因为我就见过有的老师人越多上课越起劲。可是,你让他给一个学生讲课,他会觉得无聊,不过瘾。

所以,内心感受会给你答案。心不累,才是适合的定位。

(3)题外话

我们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没有哪个人天生只适合干一个活,也没有哪个人每一行都能做得风生水起。

人和事,往往是一个动态匹配的过程:你在找合适的工作,工作反过来也在找对的你。

同理,写作也是如此。大胆去尝试,然后逐步发现你和文字都最舒适的状态。

各自安好,相看两不厌,这不正是最好的定位吗?

03

找到优质内容选题的3个好点子

几番折腾,终于找到自己的定位,然后呢?

最重要的就是选题了。不妨再说说如何找到优质内容的选题吧。

昨天去一家家常菜馆吃饭,中饭晚饭都在那儿吃。

是不是味道很不错呢?

我原来也是这样想的。但真相是:中午的味道的确不错,但晚上就有点咸了。

为什么这样?

我一对比,就发现中午来这儿吃饭的多数都是楼上办公、上班的年轻人;

晚上呢,来客少了很多,大多数都是在周围搞装修干体力活的工人。

工人一天下来,出汗多,体能消耗大,吃的淡了就会觉得不过瘾。老板,你这菜没放盐?

于是,饭加量,菜多盐。

说这点破事,是想告诉大家,优质内容往往不是我们自己以为的那样,而是用户需要和喜欢的那样。

所以:

(1)优质内容选题,能出自用户反馈,那是最好

哪里能看到用户反馈呢?

留言、评论区、互动区……如果自己账号的用户不多怎么办?

去看看其他同类账户吧,只要用户相同就行。

我的多篇10万加文章,其实就是回答用户的问题。

(2)关心用户当下的痛点,这里的选题往往容易出爆款

什么叫当下?什么叫痛点?

举个例子吧,我写k12教育领域的文章,必须知道每个阶段的不同。

期中考、期末考、中考、高考……这些时间节点,往往都是必须关注的。

那能不能提前写出契合痛点的文章呢?

这就值得好好琢磨,真枪实战地干了。

这些内容也许不是用户出于内心喜爱,但又必须关注甚至掌握的。

写到用户的眼皮子底下去,这就是当下和痛点。

(3)要有好的表现形式

明明是唱出来,变成歌才好听,你非要念出来,像老和尚念经,那就大打折扣了。

说这话的意思,优质内容也需要找到最佳的“皮囊”。

比如,一个金点子用短视频来表现可能喜欢的人会更多;

而对一个热点事件的深入探讨,写图文就更容易传播;

那如果是一个需要和用户面对面交流的话题,不妨来一场直播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