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推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专题

 蓝林观海 2022-06-12 发布于山东
编者按
为深入理解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构建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特邀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何可老师主持“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专题,约请湖北省政协副主席王红玲教授团队、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重大项目管理处处长杨毅副研究员团队、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宋燕平研究员团队、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处长高鸣副研究员团队、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吴雪莲副教授团队,分别就相关问题进行专题讨论。相关成果发表于《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年第3期。
主持人语
养殖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进入新时代,中国养殖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主要畜产品产量持续稳居全球第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养殖业生产国。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不仅丰盈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也鼓起了农民的“钱袋子”,为保障食物安全和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的同时,气候变化、地缘冲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也对养殖业高质量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且主要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更加趋紧、稳产保供任务更加艰巨、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突出等方面。因此,有必要准确理解和把握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概念内涵和现实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索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推动养殖业加快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本期专栏以“养殖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所发表的6篇论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中国养殖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对策,以期引发社会各界对养殖业提质增效问题更为广泛的讨论和关注。

何可,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图片

专栏论文摘要

【题目】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决定因素:基于互联网普及的视角

【作者】何可1,2朱润1,3 ,罗斯炫1,3
【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农业绿色低碳发展实验室;
              2.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
              3. 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为推进智慧农业技术普及,本研究使用湖北省规模养猪户的调研数据,应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分析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应用Probit模型进行异质性和影响路径分析。研究发现:(1)互联网使用会显著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智慧服务技术和安全追溯技术的采纳意愿,且效应大小排序依次为智慧生产技术>智慧管理技术>安全追溯技术>智慧服务技术。(2)互联网使用对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具有异质性:从年龄来看,新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智慧生产技术,老一代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从学历来看,较之于高学历规模养猪户,互联网使用对低学历规模养猪户4种技术采纳意愿的影响均更大;从经营规模来看,小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安全追溯技术,大规模养猪户倾向于采纳余下3种技术。(3)使用互联网能够通过提高规模养猪户对智慧农业技术的技术认知和价值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其采纳意愿。

【关键词】智慧农业;养猪户;互联网;倾向得分匹配法;智慧农业技术
【引用】何可,朱润,罗斯炫.规模养猪户智慧农业技术采纳意愿的决定因素:基于互联网普及的视角[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69-78.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08

 

图片

【题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立项项目布局分析——以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重点专项为例
【作者】杨毅1陶旭1孙康泰2

【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

              2. 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

【摘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是“十三五”中央财政科技计划改革的产物,已经逐步成为中国支持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重大科学问题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重要渠道。本文以2016—2020年农业领域立项项目为研究对象,梳理七大农作物育种、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粮食丰产增效科技创新、智能农机装备、现代食品加工及粮食收储运技术与装备、林业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技术创新、农业面源和重金属污染农田综合防治与修复技术研发、绿色宜居村镇技术创新、蓝色粮仓科技创新、主要经济作物优质高产与产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等11个重点专项立项和项目分布情况,并选取畜禽重点专项,从项目申报评审、分领域立项、研究力量组成和趋势分析4个方面进行评述。进而从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密切产学研合作和实施专业化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思考,旨在为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提高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任务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项目布局;科研管理

【引用】杨毅,陶旭,孙康泰.“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领域立项项目布局分析——以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重点专项为例[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79-86.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09


图片

【题目】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优化
【作者】宋燕平,范祥祺,王欣

【单位】安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摘要】利用定性分析梳理了当下我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性技术瓶颈,并借助2006—2019年畜牧业R&D投入与科技奖励成果进一步呈现了相应的研发现状与特征。研究发现,畜牧业科技成果总量呈现平稳态势,主要类型成果数量差异明显并具有阶段性波动特征,高校和农业科学院等机构是畜牧业科技成果研发主体,R&D投入与其产值不适配。基于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中的科技瓶颈,提出需从加大畜牧业研发投入力度、提升畜牧业绿色技术创新水平、促进畜牧业机械化和信息技术的联动发展、构建技术协同创新体系等4个方面助力推进畜牧业科技优化,实现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技术瓶颈;技术创新

【引用】宋燕平,范祥祺,王欣.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技术优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87-95.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10

图片

【题目】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与未来路径
【作者】高鸣1陈洁1姚志2

【单位】1.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2. 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为实现水产养殖业“产品增质、渔民增收、产业变绿、水域生态优化”的政策目标,本文应用定性与案例分析法,从中国淡水养殖业的发展历程、养殖面积、养殖结构出发,阐述了质量安全问题,以大水面、池塘养殖以及“稻鱼共生”“虾稻共作”养殖模式为例,剖析了生态与经济效益。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淡水养殖面积不断扩大、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养殖结构持续优化、养殖收入不断增加,但水体环境和产品质量问题阻碍了中国淡水养殖业的绿色发展。以典型的淡水养殖模式为例,分析了未来绿色健康养殖模式的生态和经济效益;为进一步推动3种典型模式“提质增效”,给出了未来绿色发展的路径:(1)大水面养殖需要尽快实现大水面功能分区、建立规范准则与加快产业融合;(2)池塘养殖模式需要加强池塘标准化改造、应用现代机械化设备与推广复合生态型与循环池塘养殖模式;(3)稻渔综合种养模式需要强化特色品牌、完善基础养殖设施与建设科技推广体系。

【关键词】粮食安全;生态振兴;水产行业;绿色健康养殖;稻鱼共生;生态效应

【引用】高鸣,陈洁,姚志.中国淡水养殖业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与未来路径[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96-106.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11

图片

【题目】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
【作者】吴雪莲,雷家乐
【单位】长江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农村发展研究中心

【摘要】为给我国养殖业绿色发展后续研究提供可能的方向,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8—2021年CNKI数据库中收录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信息可视化分析,并对其研究热点及前沿进行梳理归纳。结果显示: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领域逐渐活跃;研究多以高校为核心形成科研体系,但机构团队间缺乏密切合作;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聚焦于养殖产品质量安全、养殖业生态环境、养殖业发展战略与模式三大方向;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中的主要关注点有:绿色发展、种养结合、生猪养殖、养殖户、水产养殖;前沿分析表明“生猪养殖”“种养结合”以及“经济效益”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养殖业尤其是生猪养殖业如何转变发展方式、统筹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种养结合实现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问题仍需要继续探索,在未来依旧是极具价值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热点;CiteSpace;可视化

【引用】吴雪莲,雷家乐.养殖业绿色发展研究的热点领域及前沿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107-114.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12


 

图片

【题目】低碳背景下畜牧业甲烷排放现状与减排策略研究
【作者】胡婉玲1,黄玛兰2,王红玲2
【单位】1. 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 湖北大学商学院/湖北大学中国农业碳减排碳交易研究中心

【摘要】畜牧业产生的甲烷是农业源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减少甲烷排放已成为各国研究的焦点。本研究旨在为推动畜牧业甲烷减排进程以及实现畜牧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科学依据。利用FAO数据库1961-2019年的长时序统计数据,分析了全球畜牧业甲烷排放量的变化趋势。结果发现:(1)1961—2019年,全世界各地区畜牧业甲烷估计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并且总体呈不断上升趋势。(2)全球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量由1961年的6 804.79万t增加至2019年的10 352.91万t,分别占畜牧业甲烷排放总量的96.98%、97.51%;在不同品种反刍动物中,甲烷排放量前三位分别是肉牛、奶牛、水牛,其排放量分别由1961年的3 498.87、1 861.56、520.98万t增加至2019年的5 666.16、1 996.04、1 208.33万t。(3)印度、中国、巴基斯坦等国作为畜牧生产大国,牛、羊等反刍动物产量均排名世界前10位,其甲烷排放量也在不断增长,且增量多增速较快。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控制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策略:在政策层面方面,建立畜牧业甲烷排放的统计数据与规范测算标准,对畜牧业温室气体排放征税或使其参与碳市场,建立奖励机制激励农户降低农场甲烷排放,加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气候变化认知;在生产端层面方面,提高牧草质量,采取合理的放牧管理策略,添加饲料补充剂,优化遗传选育,提升畜牧粪污利用水平;在消费端层面方面,减少肉类和乳制品浪费和用植物性饮食减少或替代动物类饮食,多策并举减少畜牧业甲烷排放。

【关键词】反刍动物;畜牧业甲烷排放;农业甲烷减排;低碳;碳排放;绿色发展

【引用】胡婉玲,黄玛兰,王红玲.低碳背景下畜牧业甲烷排放现状与减排策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22,41(3):115-123.
DOI: 10.13300/j.cnki.hnlkxb.2022.03.013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