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dclda 2022-06-12 发布于江苏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这是一首介于诗赋的作品。通过描述自己的茅草屋被深秋的狂风掀开屋顶的情景,抒发由自己的遭遇产生的情绪,联想到读书人的贫寒,希望广厦千万,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能有安稳的生活条件。

就诗歌内容来说,作者是个推己及人的贫寒士人。至于清代文人汪灏所谓“秋风卷破草堂,举家竟夜淋雨中,歌以记事,不忧屋破,而思庇徧天下寒士,故不曰'叹’,而曰'歌’。”之说,纯粹人为道德形象的拔高。杜甫正是因为对自己屋破的忧虑,才联想到其他和自己同类的贫寒读书人。

农历七八九三个月是秋季。诗中所说的秋高大约在八月底左右,季节特点是气候由炎热转入阴寒,进入阴晴变动较快、秋风秋雨比较激烈的时期。诗中描写的就是其中一次风雨骤至的情况:风声很大,屋顶茅草被狂风掀起,到处飞散,随江水漂流、散落岸边、高挂树林梢头、落到旁边的池塘里。秋高指进入深秋。风怒号说明这次秋风很大,“怒”字说明风势盛大,发出的声音很响。但并非拟人,并不包含“无情”的意思。“卷”是裹挟发动,在这里表现出风力的威猛。三重茅,用茅草多层次第叠加覆盖在屋顶上,才能比较严实地承受日常风雨的吹打,遮挡风寒的入侵。三重就是形容覆盖的茅草是多层次的,和风没关系。挂罥juàn是形容茅草散乱悬挂着,就像破败的织网一样。

从怒号、卷、茅飞、渡江可以看出风势的威猛,造成的伤害就是屋顶的茅草被卷得到处飘飞,屋顶破漏,因此又带来之后雨脚如麻、床头屋漏无可遮挡的悲惨景象。

“忍能”就是竟然能够硬着心肠,并非“狠心”。“公然”指明当时一群孩童不躲不避抢走茅草的态度。由此可以推测出,作者属于一个外来者,而当地人的生活水平不会很高,孩童也不懂这个外来者是个高人一等的读书人。至于作者倚杖叹息,直接原因当然是叫不停孩子们抢走茅草而对自己处境的无奈,间接原因无可推测,否则只会是没有根据的臆测。

“俄顷”表示时间的短暂,在意念上给人造成一种紧迫感,从而强调屋顶破漏造成的后果。“秋”强调时令的秋寒。“天”是指当时的天空,承接下面“漠漠向昏黑”的状态。“漠漠”形容当时黑云漫天、混沌迷蒙的样子。“向”表示时间上的一种趋向。被子陈旧,多年没有更换,早已被睡相不好的孩子踏破了,冰冷似铁,几乎失去了御寒作用。这一系列贫困条件,再叠加上雨脚如麻、连续不断的雨水灾难,连床头都没有一寸干处。安史之乱以来贫寒读书人的悲惨处境完全地铺陈开来。“彻”是贯通,这里引申为由于衣被都被雨水打湿,长夜漫漫,有什么办法能够挨过整夜?!“何由”是自问还能想到什么熬过长夜的办法。

以上三段是全诗的主体,铺陈自己的遭遇、境况,由自己的现状发出感叹,完成最后一段对未来的企盼。

“何时”“突兀”表达出作者“天上掉馅饼”的迫切心情,“呜呼”则再次表现出内心的无奈,“独破受冻死亦足”则是一种绝境下的无奈“誓言”。这最后的一个长句,和前句“安得”“安如山”形成强烈的冲突,凸显出“安得”“安如山”的虚幻。全诗表现的矛盾,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公然抢走茅草的孩童与作者争利;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屋漏偏逢连夜雨,天灾。

整首诗歌表现出无所突破的贫困处境,现实、客观,看不到解决矛盾的办法、思路,只有突如其来的愿望。所以,“广厦万间”“大庇寒士”,这不仅是作者个人的虚幻,更是整个时代“寒士”的虚幻。这种虚幻状态,是当时社会立足于道德文章,依附于权贵的读书人缺乏能动改造社会的思想和能力的必然生活状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