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常可惜!说说重庆那些消失已久,只存在于老照片中的名胜古迹

 汀澜书院 2022-06-12 发布于重庆

万州桥

文章图片1

上世纪40年代的万州桥

州桥刚建成时,桥上是没有那个房子的,光绪十九年(1893年),才修了六间房子于桥上,使桥看上起更有特色。

五十年代中期,因桥上的房子成为危房,便将房子拆除,1970年5月29日,苎溪河山洪暴发,万州桥被连基冲垮。

规模宏大的重庆府文庙

重庆府文庙始建于宋绍兴年间,重建于明洪武四年。此后经历代修葺,成为有相当规模的建筑群。文庙建筑群由泮池、香水桥、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启圣祠、明伦堂、尊经阁等组成。

文章图片2

《重庆府治全图》中的文庙

清末民初,重庆文庙同全国其它地方的文庙一样,由于缺少管理和维修,日益遭到破坏。1931年,文庙前的泮池被填为体育场,1934年,崇圣祠失火焚毁,1939年市政府开辟马路将文庙西南角破坏。

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由于房屋紧张,一些部门将文庙作为办公用房使用,并在其中自行搭建改建,使文庙的破坏更为严重。

文章图片3

1917年的文庙大成殿

最要命的是,抗战期间,日军飞机对重庆进行了长达5年半的无差别战略轰炸。文庙也在轰炸中严重受损,一些建筑已被炸得破落不堪,随时都有倒塌的可能。

当时国民政府曾将文庙修葺之事委托于著名的建筑专家梁思成,梁思成于1941年8月完成了《重庆文庙修葺计划》。其中列出了详细的修葺计划,并将计划分为了永久计划及暂行计划两种。

文章图片4

1917年,文庙前的泮池与魁星楼

据现实情况,梁思成认为现目前应实行暂行计划,以保持文庙现状,防止其继续毁坏为原则。待抗战胜利后,再实行永久计划,即恢复文庙原状。

要是文庙修葺计划能真的落实到位,我想这必然会成为重庆的一标志性建筑。但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个计划一直没有落实,最后文庙被逐渐拆除,从重庆的城市中消失了。

文章图片5

从另一个角度看魁星楼与泮池

重庆古城门

乾隆《巴县志》中载有重庆有城门十七,九开八闭象九宫八卦。其中朝天门、东水门、太平门、储奇门、金紫门、南纪门、通远门、临江门、千厮门是九个开门,他们是从水陆进入重庆城的要道。

高大的城门,长长的石阶,显得很有气势,那些第一次来到重庆的外国人,往往都会被此景所深深吸引,现存的城门老照片,也是来源于他们。

文章图片6

重庆奉节依斗门

到了民国初年,随着旧有社会体制的崩塌,“拆旧”成了当时比较流行的做法,加之由于城市的扩张,原有的那些老城门,因不利于交通,从1927年开始,大多被陆续拆掉。朝天门是第一座被拆的城门。

文章图片7

《重庆府治全图》中的朝天门

文章图片8

1909年的朝天门

文章图片9

1920年的朝天门

现如今,除了通远门还在外,其它大多都没了。老城门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它们的名字,成为了一个个地名符号,继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文章图片10

东水门

文章图片11

临江门

文章图片12

通向太平门的大石阶

文章图片13

太平门

文章图片14

通远门

文章图片15

千厮门内外城门楼图

佛图关

重庆东、南、北三面环水,古时要想从陆路出入重庆,只有经佛图关这一条路可行。佛图关又称浮图关,自古便有'四塞之险,甲於天下'之说,为兵家必争的千古要塞。

晚清时期,当时的佛图关共有四座城门,分别为瑞丰门、泰安门、佛图关关门(俗称大关门)和仁靖门。

文章图片16

《重庆府治全图》中的佛图关

关内则有夜雨寺、浮图汛等建筑。夜雨寺始建于明朝。相传'寺内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晨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为古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图夜雨'胜景。

佛图关四门之中,只有东门仁靖门为内城门,其它三门都为外城门,走去成都的东大路需要从瑞丰门出佛图关。关门外的路边,有很多古碑及石坊,都是些表示古人贞节忠孝的牌坊。

文章图片17

清末的佛图关大关门

文章图片18

大关门前的牌坊

而由佛图关出入重庆则必经仁靖门。仁靖门上有门楼,上书“江天一览”四字,很有气势。仁靖门前面有“巴县节孝总坊”,在清末民初时,仁靖门上还有残存的门楼↓

文章图片19

仁靖门及前面的“巴县节孝总坊”

而到1917年的的时候,仁靖门只剩下石质城门,上面的门楼已经不见了↓

文章图片20

1917年的仁靖门

1945年的仁靖门,已改名为忠孝门↓

文章图片21

1945年的仁靖门

如今佛图关公园的南门,便是在仁靖门基础上新建的↓

文章图片22

佛图关南门

古巴渝十二景之“海棠烟雨”

位于南岸的海棠溪向北流入长江,溪边以前长满了海棠树,每当春雨降临,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其趣无穷,海棠烟雨由此得名。

文章图片23

1933年的海棠溪入江处

现在,海棠树早已不再,海堂溪上也筑上了公路,烟雨缥渺的“海棠烟雨” 除了地面上立的字碑外,其景色已经消失不在了。

古巴渝十二景之“歌乐灵音”

“歌乐灵音”是重庆的古巴渝十二景之一,其“灵音”的说法来自歌乐山顶的云顶寺,因为其大殿屋檐上有12个铜铃,在风中会发出美妙悦耳的声音,再和着山上的阵阵松涛,如灵音一般沁人心扉。

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掀起大炼钢的热潮,为修土高炉和炼钢,云顶寺被全部拆毁,从此铜铃之声没了,只剩下阵阵松涛。现在只剩下了几个大殿的柱基还在。

文章图片24

云顶寺大殿柱基

文章图片25

云顶寺大殿柱基

文章图片26

云顶寺大殿柱基

我作为半个重庆人,又住在歌乐山,对云顶寺非常感兴趣,很想一睹其真容。但我从民国期间来渝的外国人所拍摄的照片中,却找不到一张云顶寺的照片。网上也找不到相关照片,非常可惜。

很久之前,曾听说沙区有意重建云顶寺,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却一直都没有下文,我想可能应该不会再重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