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朝天门:永不消失的西部之门

 罗飞 2009-09-21
朝天门:
永不消失的西部之门


记忆重庆系列之14 朝天门:永不消失的西部之门 1927年因修建码头,拆除城门 1949年“九二”火灾,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朝天门将整体开发,建成“重庆之窗、西部之门” 美国《生活》杂志记者卡尔·迈当斯和杰克·威尔克斯分别于1941年和1945年来到重庆,并用他们手中的相机,为我们留下大量珍贵的历史记录。虽然没有更多的资料说明他们是怎样来到重庆的,但从当时的情况推断,?

  在那张曝光率最高的朝天门老照片(图1)中,我们看到了朝天门上世纪早期的风貌:简陋的竹木捆绑房依山而建,江边泊满了形制大体相同的小木船,宽大的石梯上熙来攘往的人群。从他们的衣着上看,应该是刚刚进入民国不久,那时,朝天门的老城门与城楼应该还在吧。

  朝天门是古代重庆最著名的城门之一,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前314年,秦将张仪灭亡巴国后修筑巴郡城池时,就以此地为迎接皇帝圣旨的地方而得名。明初戴鼎扩建重庆旧城,按九宫八卦之数造城门17座,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城门即朝天门。据市文物局专家吴涛介绍,这些城门当中,朝天门最雄伟,景色也最壮美,它位于重庆半岛东北尖角处,三面环水,一面靠山。 

  而据清代有关图经记载,朝天门建在江崖高处,门外是下到码头的长坡,远看十分雄伟,城门为双层结构,正门之外还有瓮城,瓮城门向北,入瓮城右拐,才是朝天门正门,正门朝东,与外城门呈直角。在朝天门外,瓮城门额上,刻有“朝天门”三个大字,正门额上则刻“古渝雄关”四个大字。

  重庆历来为长江上游的水陆重镇,在以水运交通为主的岁月里,两大黄金水道,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繁华与兴盛。在一张拍摄时间更早的老照片《繁忙的重庆港》(图2)的画面中,我们看到了代表水运的船只与代表陆运的骡马出现在同一镜头之中,南来北往的货物在这里交汇与转运,江边一片繁忙景象。这繁忙的背后,是重庆当年的繁华。

  作为重庆最具象征意义的地标之一,朝天门可以说浓缩了重庆城市的发展史。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世纪,朝天门的变迁,承载了重庆历史的象征意义———1891年重庆辟为商埠,朝天门始设海关。1927年因修建朝天门码头,将旧城门拆除。1949年“九二”火灾使朝天门附近两千米区域化为一片废墟,从此,朝天门仅余城基墙垣。

  据1936年完成的《巴县志》记载,(民国)十五年(1926年)潘文华长市政,建筑马路,宏廓码头,朝天、太平、南纪等门悉数撤废。”也许我们会感叹重庆城从此少了几处极具历史价值的文物,但在当时,却是打通重庆水陆交通接点的大手笔。遗憾的是,在众多记录重庆历史的老照片中,我们没有看到一张反映朝天门老城门与城楼的图像。今天的人们,只能从以往的文字与传说中寻找它们片鳞只甲的信息。 

  感叹也罢,惋惜也罢,时光依然如长江之水流逝,而朝天门,依然以自身的变迁记录着城市变迁的脚步。在一张拍摄于1948年的《朝天门码头近景》(图3)照片中,我们看到,从江边通往城市的石梯已趋近整齐,石梯两旁的捆绑房子已变成颇为整洁的砖瓦房。城市的面孔已悄然发生变化。

  到上世纪末,新建的面积达1.5万平方米的朝天门广场,已成为中、外游人观赏两江环抱重庆半岛,山水相映、百舸争流的好地方。而在今年6月传来消息说,朝天门地区整体开发项目交通枢纽规划已完成,新规划的广场将扩容4倍多,达到8万平方米,建成“重庆之窗、西部之门”,成为我市最大的滨江休闲广场。 ·重庆晨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