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新高考Ⅰ卷诗词《醉落魄》“人情苦向南山觅”解说

 钟楼语文 2022-06-12 发布于江苏

2022年新高考Ⅰ卷

 古诗文阅读  

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

[南宋]魏了翁

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对于开头一句的解释,较为流行的是《宋词鉴赏辞典》所收邱鸣皋的说法:

就人的常情来说,尽管处处是春色,还是要去寻春,觅春。次句的“苦”字,表现了人们的这种寻觅春色的执着。词中的“南山”,大约是春光尤美之处,也是作者约提刑官应懋之游春的目的地。

但是,“寻春,觅春”和“春光尤美”与词的主体内容无关。魏了翁另有同词牌的作品,在构思和用语上可与本词比较:

醉落魄·任隆庆之母正月十一日生隆庆十三日生日

无边春色,试从汉谕堂边觅。儿前上寿孙扶掖。九十娘娘,身是五朝客。

眼前富贵浑闲历,个中真乐天然的。儿孙强劝持馀沥。娘道休休,明日儿生日。

两词构思相同。“无边……觅”是总起句,引出下文的分写。“无边春色”是取比喻义,在这里是比喻任隆庆几代同堂、其乐融融的家庭温馨。在《人日》中应该指农村节日歌舞、各安其业的兴旺景象。

不同在于“无边春色,试从汉谕堂边觅”是让“春色”作“觅”的宾语,“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则是在之间加入了“人情”。一种理解是“人情”即人之常情,是“苦向南山觅”的范围状语。我们倾向于把“人情”理解为民情和民间风俗,是“无边春色”的本体,也是“觅”的宾语,全句等于说“苦向南山觅(如)无边春色(之)人情”。现举魏了翁其他诗词为证。

1.魏氏词用“人情”表示民情和民间风俗者:

《水调歌头·虞简州刚简生日》:香火家家绘象,鼛鼓村村祠宇,剪不断人情。

2.魏氏咏南山之游,往往言及民情而不及风景:

《朝中措·和刘左史光祖人日游南山,追和去春词韵》:天公只解作丰年,不相冶游天。

《人日南山寺约汪宪(杲)》:雨足剪来齐麦垄,时和看不断游轮。

3.魏氏与应懋之郊游,常以民生之乐为乐:

南乡子·上元马上口占呈应提刑懋之

连夕雨盈畴,先为农家做麦秋。更放年头晴甲子,知不,应是天公及尔游。

随事与民求,又与随时验乐忧。民气乐时天亦好,休休,为尔簪花插满头。

图书推荐

公众号ID:jlzxzwxp

 

钟楼语文

    为学生立心,

    为教师立命,

    为语文继绝学,

    为教育开太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