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7年杨成武陪同毛主席南巡,毛主席闲聊中问及:你认识曾思玉吗

 新用户49686918 2022-06-12 发布于黑龙江

前言

1973年12月份的一天,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正在视察工作,突然接到了中央军委打来的电话。曾思玉接起电话后,听筒那头传来了熟悉的声音。

文章图片1

曾思玉将军

原来这个电话是周总理打来的,要他前往北京,参加军区司令对调会议。

毛主席一声令下,曾思玉调任济南

曾思玉接到通知后,马上启程来到了北京。在周总理的安排下,曾思玉暂时住在了京西宾馆。

1973年12月12日,毛主席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曾思玉也参与了此次会议。毛主席在会议中说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呆久了不好,待得时间太长不利于吸收新鲜事物。换一个地方照样是革命,想革命的话哪里都能革命。”

政治局的同志经过讨论后,坚决拥护毛主席作出的决定。曾思玉也在会议上表态:“主席,您放心,我坚决主持党中央和您作出的决定,一切行动听从您的召唤。”

文章图片2

毛主席在会议上讲话

会议结束后,中央军委制定了对调人员的详细名单。几天后,毛主席在中南海接见了中央军委的领导同志以及各大军区的负责人,详细询问了他们对此事的意见。

这次会见,毛主席首先说道:“我们到了一个新地方会存在很多的困难,不熟悉党政军民学,我们只要慢慢来,这些困难都会克服的。”

接着,毛主席宣读了军委制定的对调名单。毛主席首先说到了陈锡联:“陈锡联,你在沈阳军区工作已经有10多年了,你就和李德生对调一下吧。”

说完陈锡联和李德生,毛主席望了望曾思玉和杨得志说道:“杨得志,你在济南工作有17年了,曾思玉在武汉工作也有7年了,你们两个对调一下吧。”

文章图片3

八大军区对调会议(影视剧照)

随后,毛主席又对着许世友说道:“许世友同志,你在南京的时间最长了,你就和丁盛同志对调一下。而韩先楚在福州军区时间也长了,你就和兰州军区的皮定均同志对调一下,至于秦基伟和王必成两位将军去军区任职的时间比较短,就没有对调的必要了。”

对调命令宣读完毕后,毛主席再一次叮嘱道:“对调一下是有好处的,你们一定要做好工作,打好招呼,不要冷冷清清。你们去了以后,一定要与军长、师长等各级领导保持好密切的联系,多见见面,熟悉熟悉工作。”

中央军委一声令下,八大军区司令员没有任何迟疑,着手准备调任的相关事宜。命令下发的当天,曾思玉向总政治部办公室移交了关于武汉军区的相关工作,随后同接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杨得志将军参加了武汉军区干部大会,并一一地为其介绍。

文章图片4

杨得志将军

几天后,曾思玉来到了济南军区上任。曾思玉第一时间召开了相关会议,商讨如何筑牢防御体系,进一步加强新中国的国防建设。

他在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将近七年的时间里,在军区内部开展了精简整编工作,进一步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完满地完成了毛主席交给自己的重任。

长征途中,毛主席夸奖曾思玉: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主任啊

对于曾思玉,毛主席是熟悉的。在战争年代,他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立下了无数战功,并受到了毛主席的关注。

曾思玉早年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在土地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深受上级领导的赏识。1934年10月,工农红军进行战略转移,曾思玉作为红二师通信部主任也跟随中央红军参加了长征。

文章图片5

红军在长征途中

1935年4月的一天,红二师师长陈光接到了组织上的通知。原来毛主席因为长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病倒在了行军途中,需要红二师选派得力人手来给毛主席担任担架队员。

陈光想来想去,把这个重任交给了曾思玉。曾思玉接到任务后,组织了几位年轻力壮的战士负责这个重任。

在强渡金沙江的路上,中央纵队休息让路,红二师来到了前面打冲锋。毛主席利用这段休息时间看书,研究革命理论,而负责抬送毛主席的担架队员也跟着休息了。

有一天,曾思玉刚好路过。担架员肖班长看到他后,大声地喊道:“曾主任,曾主任,你们怎么这么快就赶上来了?”

文章图片6

革命战争年代的曾思玉

担架上的毛主席听到后,放下手中的书坐了起来,他问到旁边的担架队员:“哪个是曾主任?”

一位担架员指了指前面的曾思玉说道:“他就是我们的通讯部主任曾思玉同志,选派担架员的时候他都找我们一个一个谈过话。”

曾思玉看到毛主席,连忙走上前去敬了一个军礼。毛主席仔细打量着眼前的曾思玉,开口询问道:“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曾主任啊,你今年多大了啊?”

曾思玉回答道:“报告主席,我今年已经24岁了。”

紧接着,毛主席询问了他的革命经历,得知曾思玉是江西信丰人的时候,毛主席笑着说道:“你这位信丰老表很精干啊,我多次到过你们信丰。1930年4月,我带着部队攻克了信丰县城,还给当地送了一些枪支。”

文章图片7

革命战争年代的曾思玉

听到这里,曾思玉的脑海里回想起了当年的场景。曾思玉说道:“那一年您来到县城后举行了群众大会,动员人民群众进行革命。令人遗憾的是,当时组织上派我下乡去了,没有聆听到您的革命教诲。”

紧接着,毛主席和曾思玉聊起了当地的一些风俗习惯。谈话的最后,毛主席叮嘱道:“革命过程中,通信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的任务需要你们用双脚来完成。不管怎么样,革命事业想取得成功我们必须要吃苦耐劳,才能克服一切困难。”

听完毛主席的一番教诲,曾思玉深有启发,他以更加饱满的精神投入到了接下来的革命工作当中。

文章图片8

革命战争年代的毛主席

曾思玉截获报纸,毛主席:这个曾主任,可是立下了大功啊

1935年9月18日,毛主席领导的红一方面军来到了甘肃哈达铺。由于不清楚城内的守军情况,陈光便派出曾思玉等人进城侦查具体情况。

为了不被敌人发现,曾思玉、梁兴初几名战士特意穿上了国民党的军服,打扮成了国民党的士官,走在队伍的最前面,用来迷惑敌人。

傍晚时分,曾思玉等人来到了哈达铺。国民党的一位少校副官运输着白面、弹药刚刚进驻哈达铺,当他们看到化装成国民党军官的曾思玉后,当即走上前去毕恭毕敬的人打招呼:“中校,你们辛苦了,兄弟我刚刚驻守在这里,没有来得及迎接,希望你们能够原谅。”

文章图片9

革命战争年代的毛主席

旁边的梁兴初客气地回应道:“没必要那么客气,我们也是刚来此地,对这里还不熟悉,希望你们能够提供一些方便。”

少校副官急忙回应道:“有什么需要兄弟我帮忙的,直接开口说就行了。”

曾思玉让战士们摸清楚了敌人的基本情况后,对着那名少校副官说道:“运输队的东西我们要全部没收,并且不打欠条,你看怎么样呢?”

这一番话,让这名少校副官摸不着头脑。紧接着,曾思玉对众人说道:“你们听好了,我们并非是国民党的中校,而是中国工农红军。大家放心,我们红军一向优待俘虏,只要你们放下武器,我们都会采取优待的政策。”

曾思玉说完后,国民党士兵面面相觑,选择主动放下武器,接受红军的改编。

文章图片10

革命战争年代的曾思玉

曾思玉让战士们对各类物资进行了清理,当他看到地上放着一捆报纸的时候,主动收集了起来,送到了毛主席的手中。

毛主席从报纸上获取了一个重要的消息,那就是在陕北地区存在刘志丹所领导的红色根据地。望着报纸,毛主席激动地说道:“这个曾主任,立下了大功啊。”

几天后,毛主席在哈达铺召开了团级以上干部会议。会议上,毛主席说道:“事实证明,南下的道路是行不通的。我们的战士们收集到了最新的情报,在陕北地区还有刘志丹所领导的工农红军。再过几天,我们就可以到达陕北与刘志丹的队伍会师了,中国的革命事业终将会取得最后的胜利。”

文章图片11

三大主力会师(油画)

正是因为曾思玉所缴获的这份报纸,才为党中央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不久,毛主席领导红军队伍抵达了陕北地区,结束了两万五千里长征,进一步扩大了革命的力量。

抗日战争时期,曾思玉担任了鲁西军区政治部主任,领导当地军民开始了长达六年的鲁西抗战,沉痛地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直到现在,曾思玉在鲁西地区领导军民抗日的故事仍然被当地百姓们津津乐道。

解放战争时期,曾思玉来到了晋察冀军区,参加了邯郸战役、石家庄战役、太原战役等,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后来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他率部参加了第五次战役和反击马良山、高旺山等战斗,为共和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南海举行了授衔仪式,曾思玉因为战功卓著,被授予了中将军衔。1958年,曾思玉担任了沈阳军区的参谋长,他在任职期间,大大提升了部队的战斗力,这一切都被毛主席看在眼里。

文章图片12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仪式

毛主席来到武汉,叮嘱曾思玉:做事不要太积极

1967年7月,正在视察工作的曾思玉接到了周总理打来的电话。周总理在电话中说道:“我已经派出飞机去沈阳接你,党中央和毛主席做出决定,要你担任武汉军区的司令员。”

曾思玉来到北京后,第一时间见到了周总理。周总理语重心长地说道:“你的任务艰巨,去了武汉你要做好大联合工作。你现在马上启程,祝你们此行一切顺利。”

文章图片13

周总理

曾思玉来到武汉军区工作后,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扭转了武汉的局面,圆满地完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自己的重任。

1967年9月,杨成武陪同毛主席乘坐火车或飞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划了一椭圆形的大圈后,来到了武汉地区视察工作。

来到武汉后,毛主席住在了东湖宾馆梅岭一号。9月19日晚上,毛主席吃完晚饭后,叫来杨成武将军陪自己在院内散步。在谈话的过程中,毛主席提到了曾思玉在武汉的工作情况,并转身问道杨成武:“你认不认识曾思玉?这个人怎么样呢?”

文章图片14

杨成武将军

杨成武认真回答道:“在苏区的时候,我在红4团当政委,他在红3团当青年干事。后来他去了红1军团当侦察参谋,那时候我们就认识了。抗战开始后,他来到了晋察冀第4纵队担任副司令员,而我在第3纵队担任司令员,当时我们就很熟悉了。”

“你看这个人怎么样呢?”毛主席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位新任武汉军区司令员的主要情况。

“曾思玉同志工作很好。”杨成武作了肯定地回答,接着又说道:“打起仗来,不怕他不勇敢,就怕他太勇敢。只要有机会消灭敌人,他就绝不放过,一心要打。我在指挥作战的时候,就担心他太勇敢,过早地暴露整个的作战意图。”

毛主席听后,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杨成武不知道毛主席是否理解了他的全部意思,又补充说道:“所以啊,交给他工作,不怕他做不好,就怕他做过了头,事无巨细,他都要管这方面,平时别人对他都有反应。”

毛主席满意地说道:“讲得好,我太了解这个人了。”

两天后,毛主席在专列上接见了曾思玉,详细地询问了关于武汉军区的具体情况。毛主席望着曾思玉布满血丝的眼睛,便关怀地询问道:“曾思玉同志,你知道杨成武同志怎么评价你吗?”

曾思玉看了看旁边的杨成武,心中打起了小鼓。

文章图片15

毛主席接见曾思玉

毛主席笑着说道:“不怕你打仗不勇敢,就怕你太勇敢。不怕你工作不积极,就怕你太积极。”

毛主席讲完这一段话,曾思玉的心中开始平静下来。

这时,毛主席又补充了一句:“所以啊,我讲了不少,叫你不要太积极的话,以免影响了战略部署。”

一番意味深长的话,让曾思玉感受到了毛主席对武汉军区、武汉市的关心和重视,以及对自己的殷切期望。在毛主席离开后不久,曾思玉展开了各方面的工作。

文章图片16

葛洲坝工程开工典礼

曾思玉通过推行治水治田夺丰收、军工生产的配套建设、改造千年沉湖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建设,受到了武汉人民的一致好评。

1969年,在毛主席的支持下,党中央在兴建葛洲坝工程的报告上做出了批示。很快,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指挥部正式成立,曾思玉担任了第一任指挥长兼第一政委。

葛洲坝工程启动后,作为武汉军区司令员的曾思玉,整日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完成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自己的重任,曾思玉每天都要挤出时间前往建设工地,了解工程的详细进展情况,发现工程建设中存在什么问题,他都会想尽办法在第一时间解决。

文章图片17

曾思玉视察部队

在曾思玉的努力下,葛洲坝工程起到了很大的进展。现在的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是我国水电建设史上的里程碑,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长江水患,同时还具有发电和改善峡江航道等功能,发挥出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一切都离不开曾思玉的努力。

1973年,在武汉军区任职七年之久的曾思玉来到济南军区。尽管他不在武汉军区工作了,但是他依然关着着武汉地区的发展,关心着那个倾注自己全部心血的葛洲坝工程。

1982年,曾思玉将军退休。离休后的他没有留在家中颐养天年,而是回到了家乡进行考察,为家乡的发展提供了一系列的建议。

文章图片18

晚年的曾思玉

2012年12月31日,为了国家和人民奋斗一生的曾思玉将军离开了人世。临终前,他对着自己的子女说道:“我的一生,对党和人民从无二心,回想起来也算是问心无愧吧。”

现如今,我们的祖国山河无恙,国富民强,这一切离不开曾思玉等老一辈革命家所做的贡献。斯人已逝,可他们的精神却流传了下来,如同一盏明灯一样,照亮了我们前行的道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