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馆探访|陕西考古博物馆(150张图)

 RK588 2022-06-13 发布于美国
图片
陕西考古博物馆于2022年4月28号
对外试运行开放。
该馆南依中国地理分界线-秦岭,
东邻佛教净土宗祖庭-香积寺,
整座博物馆面向秦岭,
与秦岭自然生态,
千年古刹融为一体。
博物馆用地面积250亩,
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
如果说2021年是中国考古百年,
陕西考古博物馆
便是结合近100年来的考古发掘研究成果
及其馆藏20余万件出土文物
全面揭示科学考古的专题博物馆。
博物馆由张锦秋团队设计
主体建筑10700余平方米,
室内展陈面积5800平方米,
室外展陈10000平方米。
展厅共有三层,
展出文物4218组5215件
其中9成文物是首次展出。
图片
常设展览
以“考古圣地 华章陕西”为主题。
分为:
考古历程篇;

文化谱系篇;

考古发现篇;

文保科技篇。

四大篇章。


图片
考古历程篇
考古历程篇
以大量实物和图片资料
展示陕西考古的诞生、发展和成熟历程,
讲述中国考古学
在滥觞时期——金石学阶段的积淀过程;
以考古项目为依托系统梳理了
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考古的发展历程,
其中不乏半坡遗址、周原青铜器窖藏、
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法门寺唐代地宫、
汉景帝阳陵陵园等著名遗址,
还穿插介绍了“大遗址考古”等
考古工作理念与方法。

金石稽古 证经崇礼


图片
西周(公元前1046年一前771年)
录盨
1982年西安灞桥区三店村
西汉王许墓出土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

图片
新石器时代陶寺文化
(距今4400-3800年)
玉琮
2005年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27出土

图片
新石器时代齐家文化
(距今4300-3700年)
玉璧
2007年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560出土

图片
商(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
玉杖首
2007年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560出土

图片
商(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
立鸟玉佩
2007年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502出土

图片
商(公元前1600一前1046年)
玉戈
韩城梁带村芮国墓地M27出土

宋代金石学的兴起


北宋时期,重文抑武,

鼓励经学,复兴礼制。
士大夫阶层开始关注先秦礼乐器的
搜集、整理和研究。 
造纸、传拓技艺、
雕版及活字印刷术的普及和改良,
为金石文字和著述的流传
提供了良好条件,
直接催生了 “金石学”。

图片
三足铭文鼎
北宋(公元960一1127年)
2007年蓝田吕氏家族墓园
吕义山墓出土
图片
北宋(公元960-1127年)
三足铭文敦
2007年蓝田吕氏家族墓园
吕大临墓出土
吕大临 (1038—1093)
吕大临,字与叔,
北宋金石学家。
其先汲郡(今河南卫辉)人,
后從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
通六经,尤精于礼,
所著《考古图》十卷。
在著录古器物的体例方面有开创之功,
与现代博物馆和考古学中的
文物信息登记颇有异曲同工之处,
为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诞生
作了长久的知识铺垫。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周(公元前1046年一前771年)
球腹簋
2013年宝鸡石鼓山薑地M4K8出土

图片

图片

顺应时运 考古扬帆


图片
图片
秦(公元前221一前206年)
跽坐俑
1979年秦始皇帝陵园马厩坑出土

图片

图片
唐懿德太子墓
彩绘陶骑马俑

图片
唐(公元618-907年)
彩绘贴金武士俑
1994年西安长安区南里王村唐墓出土

图片
唐(公元618-907年)
彩绘贴金天王俑
1991年西安长安区南里王村M20出土

图片
唐景龙二年 (708)
鸿雁折枝花纹银杯
1994年西安长安区南里王村韦洵墓出土
咸阳国际机场建设工程的考古

图片

唐贞观二十二年(648)

琉璃碗

1985年咸阳韩家村窦诞墓出土

图片
唐 天宝三年 (744)
生肖陶俑

咸阳国际机场二期M92
三期扩建工程中发现的 M92,

主人为唐万泉县主之子

驸马都尉豆卢建,

葬于天宝三年(744)。

该墓罕见的在围沟内出土 11 件生肖俑,

体量大且工艺精细,

还出土文武官俑、武士俑、舞俑、

动物俑、玉器等54件,

为研究唐代墓葬制度

提供了新的资料。


图片
唐总章二年 (669)
组玉佩
2004年西北大学
长安校区刘智夫妇墓出土

图片
唐开元二十二年(734)
龙龟铜盆(祭祀明器)
1998年西安东郊马家沟出土

图片
唐开元二十四年 (736)
八曲葵花形螺钿铜镜
2001年西安理工大学
曲江校区李倕墓出土
图片

援藏考古
看到最近的西藏考古新进展
西藏首次系统性发掘
吐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
在近期公布的考古成果中,
2021年7月,温江多遗址
出土了吐蕃时期具有唐代风格的龟趺、
无字碑、带釉砖瓦等建筑材料,
发掘了佛塔基址等重要建筑遗迹,
这些遗迹距今约1300年。

负责此处项目的团队

就有陕西考古研究院,
其中非常有名的专家学者
就有张建林先生,
在30多年间的时间里入藏30多次。
之前的一位好友是他的同班同学。
正是有了他们的坚守付出,
让我们更加珍惜雪域高原的珍贵之处。

图片
古格王朝早期(距今900-700年)
文殊菩萨像擦擦
2016年西藏阿里曲龙遗址
琼隆地点五区2号佛塔出土

图片
古格王朝早期(距今900-700年)
吉祥多门塔擦擦
2014年西藏阿里萨冈遗址1号佛塔

图片
古格王朝早期(距今900-700年)
三塔擦擦
2014年西藏阿里麦隆沟遗址1号佛塔

图片
古格王朝早期(距今900-700年)
天降塔擦擦
2016年西藏阿里曲龙遗址琼隆地点
五区2号佛塔出土


文化谱系篇

文化谱系篇以时间排序,

展示了陕西境内的考古学文化谱系,

主要包括五个单元。

第一单元

《旧石器时代》,

着重讲述现代人的起源以及

古人类的交流与迁徙;

第二、三单元

《新石器时代》《夏商时期》,

介绍了陕西境内前仰韶时期、

仰韶时期、龙山时期和

夏商时期诸多考古学文化和

类型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遗址;

第四、五单元

《先周文化》《周原遗址》

系统介绍西周文明之前

先周文化的类型划分、

文化特征和代表性遗存,

全面总结60余年来周原遗址的考古收获,

并设置了贺家车马坑特展,

将整体搬迁后的车马坑陈列在展厅内。

另外,文化谱系篇还穿插介绍动物考古、

植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等

考古学分支学科。


图片
蓝田人复原头像

图片

图片
图片

南郑疥疙洞遗址 

遗址文化遗存分三期,

分别距今 10 万年、7一5 万年和 

3一1.5 万年。

其发现为现代人“多地起源说”

提供了重要的考古学证据。

是201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南郑疥疙洞遗址出土的
人类牙齿化石
是秦岭地区首次发现的
早期现代人化石

时间归属为该文化遗存第三期。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4800年)
人面壶
1984年南郑龙岗寺遗址M396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4800年)
葫芦口双耳彩陶壶
1988年合阳吴家营遗址M1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4800年)
动物形鼎
2009年蓝田新街遗址H149出土

图片
仰韶时期(距今6800-4800年)
彩陶瓮
1997年华县泉护村遗址H107出土

图片
商代 中华田螺贝壳
2010年西安灞桥区
老牛坡遗址H36灰坑出土

图片
贺家铜轮牙车马坑
2014 年,在岐山贺家村
发现一座西周时期车马坑,
内埋一辆精美的青铜轮牙马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为此设立专门室内实验室,
将实验室考古与
现代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相结合,
进行检测、研究和保护。
六年时间里,
数十位专家参与保护、复原方案论证,
近百名考古人员参加发掘清理,
为铜轮牙马车的后续研究
提供了准确详实的科学资料。
这套马车长3.13米、
宽2.7米、
高1.5米,
轮间距宽达1.82米。
这台车马目前整体打包
放在了陕西考古博物馆的展厅里。


图片

西周时期 青铜兽面(车舆后栏)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图片
西周时期 镶嵌绿松石青铜马面

2014年周原遗址贺家车马坑出土




考古发现篇

探源文明 构建先史

考古发现篇也按时间顺序,

历数陕西考古各时段重要发现,

分为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探源文明 构建先史》,

重点展示杨官寨、芦山峁

以及石峁三个都邑性遗址,

再现史前时期文明辉煌;

第二单元《寻踪帝国 盛世再现》,

介绍陕西境内丰富的秦、汉、唐文化遗存,

包括都城、帝陵、贵族及平民墓葬等内容;

第三单元《追迹古都 陶冶风雅》,

介绍“王气黯然后”的陕西社会,

重点展示士人生活、瓷业发展等内容。


图片
仰韶中期(距今 5700--5000年)
浮雕人面饰残陶器
2004 年高陵杨官寨遗址南区 H84出土
高陵杨官寨遗址

位于关中腹地,
总面积约 100万平方米,
是关中地区仰韶中晚期
中心性聚落之一。

该遗址的发现

分别荣获过

2008、2017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图片
仰韶中期(距今 5700-5000年)
镂空人面陶豆陶
2008 年高陵杨官寨遗址
北区环壕 G8-2 段
遗址内功能分区清晰,
防卫设施完备,
已呈现早期城邑的雏形,
代表了仰韶文化鼎盛时期聚落规划管理的
最高水平,
标志着早期文明发展的高度。

图片
镂空人面覆盆形陶器
高陵杨官寨遗址出土

人面陶器

该类文物寄托着史前先民的情感和信仰,

在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极为少见,

体现了杨官寨遗址的特殊地位。


图片
仰韶晚期(距今5000-4800年)
浮雕人面饰残陶器陶
2004 年高陵杨官寨遗址
南区 H84出土

图片
仰韶中期(距今5700-5000年)
陶釜 陶灶
2008年高陵杨官寨遗址北区G8-2段

图片
仰韶晚期(距今 5000-4800年)
浮雕猪面陶环(残)
2004年高陵杨官寨遗址南区H17出土
不禁想起三星堆也有类似的发现,
虽然两个遗址不在同一时期,
但依旧可以感受到先民文化之间
也有类似的地方。

图片
浮雕蛙纹陶釜
仰韶中期(距今 5700-4500年)
2009 年高陵杨官寨遗址
北区环壕 H900出土

石峁城址

石峁城址

以气势恢宏的石砌城垣为突出特征,
城内面积超过 400 万平方米,
发现有城防设施、宫室建筑、大型墓地
及手工业作坊等遗迹,
出土了数以万计的文物,
是距今 4000年前后东亚地区保存最好、
规模最大、
内涵最丰富的都邑性城址,
代表了中国北方早期国家文明的发展高度,
被誉为 21世纪中国
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年)
石雕人头

2018 年神木石峁遗址

皇城台出土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年)
石雕人头
2015 年神木石峁遗址
外城东门址出土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年)
石雕人头
2018 年神木石峁遗址
皇城台出土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 年)

神面立柱石雕
2019 年神木石峁遗址

皇城出土

石峁遗址被评选为

2011-2020 年度世界十大重要考古发现
2012、2019 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2011-2015 年度田野考古奖一等奖
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年)
人面双虎石雕
2019 年神木石峁遗址皇城台出土

图片
这件石雕
会不会也觉得有些眼熟?
我看到这件,
第一反应也联想到了
石家河文化中的神人形象。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 4300-3800 年)

石峁壁画

石峁壁画
是目前陕西发现的时代最早的壁画,
也是全国发现同期数量最多的壁面。
出土于外城东门址和皇城台的重要建筑部位
以白灰打底路用毛刷绘出
红,黄,绿等颜色的几何图案,
采用了厌压起稿
炭黑勾边的绘制工艺,
线条流畅,画福饱满,
代表了石峁王国绘面工艺的最高水准。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4300-3800年)
头骨坑
2012年神木石峁遗址
外城东口址K1出土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4300-3800年)
陶鹰
神木石峁遗址出土

在皇城台东护墙北段的弃置堆积中,
出土了大型陶鹰20多件,
数量多,体量大,造型生动,
在国内新石器时代动物陶塑中十分罕见。
陶鹰非实用器,
可能与王权或曾在皇城台进行的
宗教祭祀公共活动有关,
反映出陶鹰在石峁王国中的重要性。
这件陶鹰
之前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基本陈列里展出。

图片
龙山晚期至夏代早期
(距今4300-3800年)
​口簧
2017年神木石峁遗址出土

出土于皇城台的口簧,
被赋予沟通人神、祭祀先祖的功能。
推想四千年前的皇城台上,
演奏者口含口簧,
通过口腔与乐器结合发出的“呷呷”
“嗡嗡”声,空灵飘逸,
极易产生肃穆的氛围。
这种无固定格式的即兴演奏,
随演奏者气息、口型的变化及
簧舌震动的节奏,
模仿动物的音律或其他复杂奇特的
具有仪式感的神秘旋律,
在节奏快慢、力度强弱
变化下产生的催化效应,
成为石峁巫现实现交于神明、
祭祀祖先、驱鬼
禳神的重要手段。

周代王都与采邑


图片

西周时期 卜骨

2008 年岐山周公庙遗址

祝家巷北 G2出土

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图片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四耳簋
2013 年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 M4出土
石鼓山考古队收藏

该墓地面积约 24 万平方米,
是目前以高领袋足鬲为标志的
刘家文化最高等级墓地。
近年出土青铜礼器 92件,
多数铸造精湛,
是为重器,而禁、牺尊、
铠甲等为首见或少见。
礼器来源有别,
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剧烈变化,
证实文献关于西周初期“分器”的记载。
这为姜姓刘家文化与姬周文化的融合
过程及考古学文化与
族群的对应关系等的研究,
提供了个案实例。
这件簋我还见过另外两件,
而这件是三件中体量最大的一件。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这个时间段从考古分期来看是一个阶段,

这里说的“分器”

指的是西周早期取得了“灭商”胜利后,

将商代的器物进行分封赏赐,

这一现象无论是古代文献中

还是墓葬发掘出来的成果中都有体现。

之前分享的叶家山一位曾侯出土的

20件鼎中

也有这样的现象。


图片

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

牺尊

宝鸡石鼓山商周墓地出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芮国遗址


图片
西周晚期  木俑

韩城梁带村遗址M502出土

布展中还提到了木俑文物

通过浇灌石膏液体

获得完整形态的周代木俑。

我们熟知的一句

孔老夫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韩带村木俑的发现

将陪葬木俑的使用提前到西周晚期,

看到有的报道称其为:“最早的木俑”。

这类木制品不容易在地底下保存下来~

平时也越发难得一见!

能展出也是难能可贵。

国内其他地区,

也有出土类似木俑

不过多以东周为主。


图片
春秋早期 七璜联珠组玉佩 
2006 年韩城梁带村遗址 M26出土

图片
西周晚期 
人形玉佩
2006年韩城梁带村遗址M26出土

图片
M27 为芮国国君墓葬,
随葬金器共 48 件,
主要为服饰件
是目前已知随葬金器最多的两周墓葬。

图片
西周晚期
梯形牌组玉佩
2009 年韩城梁带村遗址 M300出土

图片

西周晚期

玉牌項饰
2009 年韩城梁带村遗址 M300出土

澄城刘家洼
春秋芮国遗址


图片
春秋(公元前 770-前 476 年)
芮公鼎
2017 年澄城刘家洼遗址东区 M3出土

图片

春秋 芮公七鼎

澄城刘家洼遗址东区 M2出土

图片

春秋(公元前 770一前 476 年)

首饰盒
2018 年澄城刘家洼遗址东1 区 M27出土

寻踪帝国 盛世再现


图片
秦始皇帝陵

秦始皇帝陵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帝陵,
也是规模最大、埋藏最丰富的帝陵之一。
1974年以来,
发现了墓室墓上建筑、陪葬坑、
陪葬墓、陵寝建筑及墙垣陵邑等遗存,
发掘了包括兵马俑坑、跽坐俑坑、
铜车马坑、动物坑石铠甲坑、
文吏俑坑、百戏俑坑等陪葬坑,
基本究明了秦始皇帝陵遗存分布
范围及内涵,
为中国古代帝陵制度的研宄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秦始皇帝陵的发现

是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


图片
秦(公元前221一前206年)
跽姿陶俑
2002 年秦始皇帝陵K0007陪葬坑
(青铜水禽坑)出土

图片
秦(公元前 221一前206年)
箕踞姿陶俑陶
2002 年秦始皇帝陵K0007 陪葬坑
(青铜水禽坑)出土

图片
秦(公元前 221一前206年)
石胄 石铠甲
1998年秦始皇帝陵陪葬坑出土

汉长安城与周边陵墓


图片
西汉(公元前 206-8年)
金牌饰
2001 年西安雁塔区
缪家寨M15出土

图片

泾阳大堡子汉墓M68出土的

乐舞陶俑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西汉帝陵
西汉帝陵共 11 座,
除文帝霸陵、宣帝杜陵
分别位于长安城东南
的白鹿原、杜东原以外,
其余9 座均位于渭河以北的咸阳原上,
自西向东依次为茂陵、平陵、延陵、康陵、
渭陵、义陵、安陵、长陵、阳陵。
此外,还有“号墓为陵”的太上皇万年陵、
薄太后南陵、赵婕妤云陵、
许皇后的少陵、汉成帝半途而废的昌陵。
多年来的汉陵考古工作,
确定了西汉诸陵的准确名位,
探明了遗址范围与布局,
厘清了形制要素与发展演变规律,
有力地推动了西汉陵墓制度的
学术研究与遗址保护、展示利用等工作,
同时也为中国古代陵墓的考古学研究
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图片
西汉 着衣俑

图片
汉代 彩绘陶器
红底彩绘陶仓

北周武帝孝陵

孝陵是北周武帝

宇文邕与皇后阿史那氏的合葬陵。

地面末见封士和建筑遗迹,

地下部分为长斜坡墓道五天井单室土洞墓,

全长68.4米,

与向类北周大、中型墓葬形制基本相同。

出土帝、后陵志、玉带、玉璧等随葬品。
孝陵是目前唯一座经过发掘的北周帝陵,

填补了北周帝陵制度研究的空白。


图片
北周(公元 557-581年)
武帝孝陵志盖
1994 年咸阳渭城区陈马村孝陵
这件文物之前一直在陕西历史博物馆
基本陈列里展出。

图片

北周(公元 557-581年)

彩绘陶俑
1994 年咸阳渭城区陈马村孝陵


十六国西陵县候夫人墓

图片
十六国西陵县候夫人墓
出土陶俑
墓葬形制为
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
全长近45米,规模较大,
随葬品丰富且未被盗掘,
随葬器物具有典型的十六国时期风格,
出土的铜印章印文为
“西陵县侯夫人”。

图片
图片
隋 开皇十汇年(592)年
彩绘陶门吏俑
2005 年西安长安区小居安村
隋郁久阎可婆头墓
出土于甬道木门外两侧,
相对站立,
两侧各有一件小陶立俑。
门吏俑体型高大,
表情肃穆,
形象具有显著的北齐陶塑风格,
体现了北齐雕塑工艺
在隋代的延续和影响,
是已见体量最大的隋代陶俑。

图片
隋代 酒神图驮囊陶骆驼

骆驼两侧驮囊上
各模印一组人物,
形象相同。
主体为一主二从的三人形象,
居中男性呈醉酒状。
关于醉酒者身份,
有希腊神话中的酒神狄奥尼索斯、
大力士赫拉克勒斯、
酒神随从西勒诺斯或萨提尔以及
古印度的财神俱毗罗数种可能。
陶骆驼应由隋大兴城内的明器作坊生产,
但驮囊上模印图像则可能与粟特工匠相关,
反映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图片
潼关税村隋墓

墓葬出土 200 余件

粉彩陶俑等随葬品和
一具线刻画像石棺。
墓道东、西、北三壁绘有壁画,
保存较好。
综合壁画和墓葬形制等因素,
推测墓主可能是隋代的废太子杨勇。
潼关税村隋墓是目前已发掘
规模最大的隋代墓葬。

图片
隋 白瓷杯
苏统师墓出土

杯口沿厚仅1毫米,
是迄今为止仅见的保存完整、
纪年清楚的透影白瓷器。
唐让皇帝惠陵


唐睿宗嫡长子、唐玄宗李隆基长兄
李宪与妃元氏合葬墓,
下葬于天宝元年 (742)。
李宪被唐玄宗追封让皇帝,
墓号惠陵。
规模较大,
出土物丰富且规格高。

图片
唐 天宝元年(742)
彩绘陶跪拜俑
2000年蒲城三合村唐惠陵出土
图片
唐 天宝元年(742)
让皇帝哀册(残)
汉白玉
2000年蒲城三合村唐惠陵出土
图片
唐 彩绘陶羯鼓

图片
唐 彩绘陶俑

隋丰宁公主唐韦圆照夫妇墓


图片
绿釉蟠龙博山炉
隋 大业六年(610年)
1990 年西安长安区韦曲镇隋丰宁公主
杨静徽暨唐韦圆照合葬墓

该墓为单室土洞墓,
始建于隋大业六(610),
用来安葬丰宁邑公主杨静徽;
贞观八年(634),
驸马韦圆照与之合葬。
该墓有两套时代不同的随葬器物。
这种跨越朝代的合葬墓非常罕见,
可藉此考。
唐李晦夫妇墓


图片

唐永昌元年(589)

唐三彩随葬品

以绿黄褐、蓝、白等

低温铅釉装饰的唐三彩始见于7世纪中叶,

李晦墓唐三彩

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三彩俑之一
产自河南巩义黄冶窑。

其施釉手法稚拙,

釉上以黑彩描绘眉眼、带具等细节,

这些都是初期三彩俑的装饰特征。

唐昭容上官氏墓


图片
唐景云元年 (710)

上官婉儿墓志

隋唐时代的中、 高级墓葬,

甚至一些小型墓葬都随葬墓志。

墓志明确记载下葬年代和墓主身份,

使得考古实物资料具有标尺性意义。

以此为基础可以开展家族墓地、

墓葬分期和墓葬制度等一系列研究,

墓志同时也是历史、文学、书法
等研究的珍贵资料。


图片

唐景云元年 (710)

上官婉儿墓志铭文

该墓为斜坡墓道单室砖券墓,

第四、第五天井被破坏,

甬道和墓室毁坏严重,

带有典型的 “毁墓”迹象。

出土随葬器物 200
余件,主要为陶俑和陶动物。

墓主为唐代女政治家、女诗人上官婉儿。

出土墓志的记载,

刷新了自古以来对上官婉儿的固有认知。

唐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墓
颜真卿书墓志铭


图片
罗婉顺墓志书丹者为颜真卿,
书写时39岁,任长安县尉。
该墓志为颜真卿早年书迹真品,
字体瘦硬秀逸。
此时其书法风格尚未形成,
该墓志的发现对研究颜真卿的书法
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颜真卿书墓志铭

拓片


图片
唐景云元年 (710)
唐三彩牵马俑

唐节愍太子墓出土

节愍太子李重俊是唐中宗第三子,

中宗时发动宫廷政变被杀,

唐睿宗追复太子之位,陪葬定陵。

该墓地上有封士、墓园及石狮、石人;

地下部分为长斜坡墓道 4天井双室砖墓,

全长54.25 米。

墓室绘制壁面,配置石棺床,

出土壁画和唐三彩工艺水平均较高。


图片

图片

图片
唐 马球图

2004 年出土于陕西省富平县
北吕村唐嗣虢王李邕墓。
壁画位于墓葬前甬道西壁,
描绘了击打马球的精彩瞬间。
骑者视线皆聚焦于下方马球,
挥杆击球,
动感十足。
这件套壁画
几年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
参加过大美亚细亚 亚洲文明展。

图片
唐 彩绘胡人牵骆驼俑

图片
 唐 ​彩绘陶牵马俑
这两套文物颜色保存完好,
就像是刚从窑口里烧制出来的一样~

图片

二楼平台

就能看到不远处的秦岭生态环境。


文物保护篇
图片

文保科技篇
主要包括陕西文物保护工作发展阶段、
陶瓷器保护修复与制作工艺研究、
青铜器保护修复与科学研究、
实验室微观发掘、
壁画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法门寺出土纺织品文物的保护修复、
北方出土漆器的保护与复原研究等七个单元,
展示了近年来陕西文物保护事业取得的
长足发展。

图片
知微见著 吉金重光

青铜器的保护修复
科学研究


图片
战国
变形鸟兽纹四耳铜敦(dui)
2012年西安市临潼区湾李村M208出土

时常在展厅里

跟大家分享这些青铜器里千年前是用来

装些什么?


图片
在这个展厅里

展示了这些文物出土时

里面承装的食物,

以及通过科学研究🔬

监测的结果。

通过红外分析和蛋白质组学方法分析,

结合随葬动物骨骼种类鉴定,

判断铜敦中的残留物为黄牛肉。

该残留物是目前发现年代最早、

保存最好的黄牛肉制品。

图片
战国青铜鼎中
动物骨骼鉴定研究

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大石头墓地
战国晚期墓葬M360出土铜鼎内
发现浸泡在液体中的动物骨骼。
经鉴定,铜鼎内骨骼为一只
7个月左右幼狗的左前肢和
部分脊椎骨、肋骨,
其中左肩胛骨被砍成4段,
肱骨和尺、桡骨被砍成2段,
肋骨被砍成2段,
表明该鼎中原来盛有经过加工的狗肉。
该研究为了解先秦时期饮食结构和
加工方式提供了直接证据,
入选了美国《考古学》杂志
2011年全球十大考古发现。
图片

春秋 垂鳞纹铜鼎

加固修复

图片
秦 青铜天鹅
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出土

图片
秦始皇帝陵园K0007陪葬坑
平面呈 “F” 形,
总面积978m,
共出土形态各异的
原大彩绘青铜水禽46件、
箕踞姿和跽姿陶俑15件以及银义甲、
锥形铜器等小件器物110余件。
出土时大多数青铜水禽
由西向东依次排列于坑底南、
北侧的夯土二层台上,
头部朝向象征性河道量最多的
一批圆雕彩绘青铜器,
对进一步研究秦代的物质文化、
青铜冶铸以及表面装饰工艺
均具有重要意义。
图片
唐 李倕冠饰

李倕冠饰
是集唐代工艺美术之大成,
金筐宝钿,美不胜收。
李倕是嗣舒王李津的第二女,
去世时年仅25岁,
下葬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年)。
李倕虽为李唐宗室,但并无封爵,
身份仅仅是正七品下阶官员的夫人。
因身份所限,
其墓葬、砖墓志及随葬陶俑规格较低,
而以冠饰、铜器、银器为代表的
随葬实用器物却异常精美。
奢华的实用器
反映了夫家对李倕本人或
对姻亲嗣舒王府的重视。

图片
脱胎换骨 真颜永驻


壁画的保护修复与研究

图片
秦 人物车舆图壁画
秦咸阳城三号宫殿遗址出土

图片
唐 高士图
西安市长安区韦浩墓出土

图片
唐 调鸟仕女图壁画
2004年渭南市富平县
北吕村李邕墓出土

图片
蒲城县洞耳村
元代壁画墓壁画
洞耳村元代壁画墓,
位于渭南市蒲城县洞耳村,
为蒙古至元六年(1269年)张按答不花、
李云线夫妇合葬墓。
墓葬形制为竖穴墓道单室砖券墓,
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
墓室为八边形穹窿顶。
墓室内壁画再现了墓主夫妇
日常生活的真实场景,
为研究蒙宋对峙时期
蒙古统治区的物质文化和社会面貌
提供了珍贵资料。

因壁画地仗层极薄且与砖体结合紧密,
常规揭取方法难以确保画面的完整性,
在现场全面科学调查和记录的基础上,
创新性地采取现场更换支撑体的方法,
完成了壁面的整体搬迁。
该项工作为同类型墓葬壁画的现场保护
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

图片
观众在这个壁画下面
抬头仰望

图片
也可以通过楼梯上楼观看整个
墓葬结构。

图片

图片
外围还有不间断的
动画投影
将壁画内容活灵活现的呈现出来。

图片

陶瓷器保护修复与制作工艺研究

图片
图片

当您面对这一堆碎片

您会想象的出来拼成以后的样子嘛?

经过科研人员的一点点比照
拼凑最终形成了
下图这个样子。

图片
博物馆修复
有时候就会刻意适当保留
修复的痕迹,
您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有注意到嘛?

图片

图片
甘肃张家川县马家塬战国墓地 M16-2号车
(复原件)

陕西考古研究院承担了

马家塬出土车舆现场保护工作

并参与车辆复原研究。

我也有幸在北京多次见过这件复原件,

在去年甘肃博物馆也办过原件特展

我也有幸碰到,

这次在展厅外再次遇见,

既是缘分,

也说明了这组文物的珍贵之处。


图片
宋代 吕氏家族墓
陪葬器物复原​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由于疫情的不确定性

加上馆方宣传的三个月的试开放时间

本人第一时间前往

好在是不虚此行。

整座博物馆共三层,

总体看完历时8个小时,

为我积累了大量的资料~

陕西近年来考古发掘成果重多,

正是需要这样的平台来呈现,

期待后续展品更新,

以及其他区域的陆续开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