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刷屏的“代际离职原因图”:个体主义与马斯洛需求阶梯的上移

 盖雅学苑 2022-06-13 发布于江苏
最近,朋友圈被一张“不同年龄层离职原因”图刷屏了:
其实这是老梗,至少我在几年前讲课时就说过这个段子,只是这次新增了00后的笑点。
老梗能够再次刷屏,一方面是因为,它对不同年龄层员工离职原因的概括,确实犀利且幽默;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离职是所有人都异常关注的话题。对于企业、HR和职场人个体,“离职”都是一个事关利益、揪心劳神、甚至会引发血雨腥风的事。
不信你瞧瞧最近被广泛关注的两个话题:”华为胡玲”事件、“网易员工被赶”事件。
今天这篇文章,就来谈谈一些和“离职”相关的话题:为什么当前离职率在上升?不同代际的职业需求发生了什么变化?HR应该如何做好员工的离职管理?

离职率攀升的背后:

个体主义崛起

离职率可以直观通过数字,反应企业的经营和组织状况。没有哪家公司会主动公布自己的离职率(除非法律强制公布),这和财务数字一样属于机密。
但翻看近几年各大机构的员工离职率调查报告,会发现“离职率在普遍上升”:员工的主动离职率,已经在20%左右(还不包括企业主动让员工走的情况)了。
离职率攀升的同时,是招工越来越难。
蓝领员工招聘难,推动了灵活用工和劳动力外包业务的增长;白领招聘难,则让猎头的生意更好。HR们则被迫转变思路,从过去被动招聘、等着投递简历,变成了主动出击、招揽人才。
人好不容易招来了,还要承担培训成本,新人融入成本,以及招错人的代价。所以一说到离职率,企业主和HR都很头痛。
再仔细研究员工离职,你会发现一种代际差异。所谓代际差异,是指不同年龄层员工的思维和行事方式的差异。开头这张被刷屏的“不同年龄层离职原因图”,其实就略微夸张地呈现了这种代际差异。
代际更新最直接的现象就是:员工离职的意愿不断增强、离职原因也看起来越来越“轻率”。
六七十年代出生的群体,往往是超稳定的一代,这跟他们生活的时代背景有关。社会动荡不安,有份工作着实不易。经济处于集体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度期,环境风险很大。所以,求安稳是这一代人的共同诉求。加上,当前所谓“35岁现象”,也制约了这代职场人跳槽的念头。
而八十年代出生的群体,基本没有经历过集体主义的时代洗礼。自出生之日,他们就是个体为上,日后的价值观也从“集体价值”,过渡到了“个体价值”。这种“为他(集体)”到“为己(个人)”的转变,代表一种思维模式的根本性转变。离职率也从这个年代出生的员工开始,大幅攀升。

个体主义崛起背后:

马斯洛需求阶梯的上移

“不同年龄层离职原因”的背后,是个体主义的崛起。而个体主义的需求,也呈现了不同的本质区别。
80年代到00年代,从经济利益(收入更高就离职),到自尊需求(领导骂我、感觉不爽就离职),到自我实现(领导不听话就离职),我们的青年用20年完成了一个非常奇特的马斯洛需求阶梯的“上移”现象。

什么叫马斯洛需求阶梯的“上移”?
马斯洛需求阶梯大家都知道,这是伟大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70年前提出来的理论。它把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成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它同时认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递进实现的。先满足较低的需求、才会继续往上走,一直到最终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
马斯洛需求阶梯的“上移”是指,出生年代越晚的人,在马斯洛需求阶梯上的需求起点就越高。
比如,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员工,成长于国家经济刚刚恢复、市场化探索初期的环境中。大家都一样很穷,摆脱贫困,满足生理和安全的需求摆在需求层次的首位。
八九十年代出生的人,则开始呈现差异性了。这代人有出生在“先富起来”的家庭,也有依然出生在贫困农村的。大学毕业之后,有些人父母马上给买好了房;有些人则需要背负着房贷压力;有些人则认为买房是遥不可及的梦。
再往后出生的群体,鲜有出生在绝对贫困环境的了。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农村城市化,将绝对贫困大大消灭了。由于父母一般都有房产,越来越少的人会被房贷束缚。而且,随着国家整体实力的强大、法律的健全,安全的需求也不再是大问题。因此,对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他们的需求起点,变成了社交需求。
在中国,另一种特殊的情况是,发达的移动互联网技术将很多青年的交际需求也消灭了。理论上,我们作为个体都希望拥有稳定的人际关系网络,职业社区是提供这种人际网络的最佳场所。但进入21世纪后,各类社交网络将国民的交际网络从线下迁移到线上。人们可以在微信等IM软件构建的虚拟社交网络中,满足交际需求。

所以,新生代真正关心的需求是自尊和自我实现,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员工接受不了传统的主管管制模式,而期待一种更平等的关系。
 
无论是90后的“领导骂我就离职”,还是95后的“感觉不爽就离职”,尚且还都代表一种尊严的受损。但到了00后,情况更加不一样:前两者关注的依然是“别人与我”的关系,00后更关注的是“我与别人”——这是一种更加主动的“我”,也是马斯洛需求阶梯的最高层 “自我实现”。
“我”不再是任意的听话的“我”,“我”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见,这就是自我的价值。

HR绕不过的坎

做好离职管理迫在眉睫

离职率攀升的背后,是个体主义的崛起。而越晚出生的个体,在马斯洛需求阶梯的起点需求,就越“上移”。
回到HR业务本身,不得不面临的迫切话题则是离职管理。这几乎是不管什么时代、什么职位的HR,都无法绕过的一道门槛。
对于HR从业者,员工离职也是极容易出状况的事件。
大厂员工因为离职闹得不可开交容易上新闻,小厂员工也会因为离职搞得鸡飞狗跳。所以,现在各地劳动仲裁院都是门庭若市。不少仲裁庭也不好好审了(案子实在太多),履行履行程序就给判了。反正要优先保护员工,逼急了企业,大不了他们再去法院折腾呗。
所以这年头,HR们非常小心谨慎,生怕惹员工不高兴,离职时去仲个裁什么的。不但面子过不去,还得付出真金白银。
但这就是现实啊,一方面《劳动合同法》摆在那里,员工利益本就应被保护;另一方面,员工的个体意志在不断崛起,越来越讲求平等的关系,越来越具备维权意识。企业作为资方,不能再像过去一样——“我给你工作,就是我说了算”。
这种情况下,HR除了要摆正位置和心态,更得在业务上更加精炼,务必要好好学习员工的离职管理。
离职管理可以分为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
微观就是管个案。虽然离职原因就那几类,但每一个个案又是千差万别。所谓管好个案,就是:让好的员工不要走(这是离职预防),让“刺头”的员工顺利走(这是离职合规)。
后一条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既然被称作“刺头”,肯定是有利益不对称的地方,员工不高兴,企业也不高兴。如何让“刺头”员工,合规手段(合法)、且顺顺利利(合理)得离开,考验着HR的功力和价值观。网易前天之所以公开致歉,是因为实在做过了头,不合法也不合理,最后闹得天下皆知。
因此,好的HR既需要学习沟通技巧,还需要把劳动法律作为必修课。
那什么是宏观离职管理?这需要HR去思考:众多离职个案背后的普遍原因是什么?企业的离职率水平是否处在合理范围内?企业在组织层面有没有犯错?
“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出了问题,优秀员工往往最先用脚投票,随后带动更多的员工离职,企业离职率就攀高了。
离职率的宏观管理就涉及到组织发展的话题了。当个案的事情呈现出普遍性的特质,那一定是系统层面出了问题。组织发展就是把整个组织当成系统来进行剖析,找到组织的坏灶,然后来解决。

作者介绍:

李斌,盖雅学院执行院长、盖雅工场HRD。

李斌先生毕业于南京大学,硕士学位,先后拥有十五年大型制造企业、互联网企业资源以及非盈利组织从业经历,擅长企业文化建设、组织变革与发展和人力资源体系建设。

你可能还想看……

有酬征稿 | 寻找一起思考的HR

尤里奇和杨国安合作写了一本新书

从Lean到Flow :丰田的敏捷之道

“2019年最有价值的OD文章” | 李晖偈说OD

修炼领导力的武功秘籍:《领导力的五个层次》

玛氏中国HR:用产品思维推进人力资源数字化

7-11将缩短时间营业?灵活用工成主流的六大原因

蓝蛙:“Head”到“Heart”,让员工快乐工作的秘密

面试判断取决于前10秒,你被证实偏见操控了嘛?

撒贝宁说“最敬业变脸”心酸? 职场人基本的情绪管理而已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