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员工手册很特别?其实卓越公司都有这三大特点

 盖雅学苑 2022-06-13 发布于江苏
这是盖雅学院第113篇原创文章
与愿意思考的HR一同成长

前段时间,美国知名科技新闻媒体《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曝光了一份特斯拉最新内部员工手册。这份“员工手册”看标题就很特立独行,它被称为:《不是手册的手册》(Anti-Handbook Handbook)

《不是手册的手册》封面
这份只有短短四页的员工手册,吸引了众多视线和讨论。追其原因,一是手册呈现出的独树一帜的语言风格;二是可以窥见一二的,特斯拉颠覆传统的人才和文化要求。
这究竟是一份什么样的手册?我们摘录了些内容
  • 我们是特斯拉人。我们将改变世界。我们愿意重新思考一切事物。

  • 这并不是一份满是规章制度的传统员工手册,毕竟,这些传统的员工手册“只会告诉你各种底线在哪里,在你真正被扫地出门之前,你的行为及绩效表现有多糟糕”。

  • 我们会给予团队中的每一位新人大量信任和职责。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正确行事,包括你。事实上,有些人辜负了这种信任,或是玩忽职守。但我们不会改变自己,而是把你扫地出门。

  • 如果你在工作中不主动,无法胜任工作的话,你就是个懒人

  • “你迟到了”是孩子们在学校里经常听到的一句话。但特斯拉不是学校。
(完整手册的中英文翻译对照文稿,可在公众号后台回复关键词“特斯拉”获得)

马斯克本人对这份手册非常骄傲,他在Twitter中问道:“读起来是最差还是最好?
不过,撇开手册中强烈的马斯克风格、充满反叛精神、甚至有点霸道总裁式的语言风格,这份手册中传递出来的用人标准及文化理念,其实与很多优秀公司是有不少共通之处的。
 


永远以超高标准招人

这份手册开篇就这么写:我们喜欢设定超高标准,雇用能力超群、每天追求最佳表现的人。我们希望身边环绕着的,是那些自觉去做正确的事、即使独自一人也诚实行事的人。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欢迎你加入,并期待一同开创惊人事业。若非如此,你去别的地方会更成功。话虽刺耳,但这是事实。
特斯拉为什么要如此旗帜鲜明、甚至有些傲慢地发出“用人宣言”?除了因为马斯克的个人特质外,我理解它也是一种“有效吸引对味的人、快速排除不契合的人”的雇主品牌篇章,可以有效降低选人成本。
而卓越公司都非常坚持招聘的高标准要求,即使在面对业务和用人经理的压力时。同时,他们为了能够找到、识别真正优秀的人,愿意努力思考和持续投入资源。
奈飞的“只招成年人”已经成为人力资源圈的金句,他们同时要求“员工必须要和岗位高度匹配,不能只是匹配”。谷歌前任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在《重新定义团队》一书,更要求招聘官“只聘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即所聘用的人一定是在某些方面比面试官更加优秀的,不能是平均水平的人才。为此,他们愿意等待更长的时间,“慢工招人才”,甚至强势地说服用人经理放弃招聘权力。
以全员远程办公著称的Automattic公司,在提倡自由文化的时候,更对招聘严苛把关。大部分员工都需要创始人亲自“面试”,面试后的试用机制同样严格:正式入职前,求职者要以合同工(每小时25美元的报酬)的形式为公司完成一项真实任务。
近年来,国内互联网新秀字节跳动估值超过750亿美元,估值超越很多全球知名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对“提升公司人才密度”也有着非常执着的要求,为了吸引人才、保留人才,这家超级独角兽提供了高于行业标准的薪酬福利。

2018年11月字节跳动获软银投资后的估值高达750亿美元
而盖雅学院之前人力资源典范实践访谈中,也发现很多基业长青的企业,比如玛氏,一定会在招聘端,设定高标准、投入高资源,并愿意为了“招对一个人”,设置漫长而严谨的招聘流程。
为什么优秀企业都会如此坚持招聘的超高标准?底层思考来自这几方面:
 
1、高标准人才,往往会带来超高标准的绩效
很多领域都存在的“二八法则”,同时适用于人才与绩效产出的分布上:企业内80%的绩效,来自于20%的人才。

2、对比“选对人”,人才很难通过内部培训产出
对于人才靠“招”而非“培养”这一点,诸多优秀公司不约而同达成共识。与其投入成本在培训上,不如投入成本在招聘前端的“选对人”,谷歌前首席人才官拉斯洛·博克更是异常坚定地表示:招聘一名平均水平的员工,再通过培训将其培养成明星员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3、人才密度高,可以有效降低管理成本
张一鸣之所以如此执着于提升人才密度,就是因为“如果招的人才理解力极差,那么公司的制度就得定得非常详细。但如果面对一群高素质人才,就可以将规则定得很简单,简单成少数原则。”,在一个动态变化的行业里,规则规定了同事之间的配合方式,让公司依靠惯性往前走,容易“跑着跑着就跑不动了”。
而谷歌、Facebook、字节跳动、奈飞等众多优秀公司能够主张文化自由的原因之一,也在于他们的人才密度足够高。

4、用优秀的同事,吸引优秀的人才
知乎的一个“在字节跳动工作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的问题下方,被提到最多的是“大神云集、每天神仙打架,非常爽”。
无独有偶,奈飞更是旗帜鲜明提出“对优秀的人最大的奖励,是给他们一群同样优秀的同事”,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牛人,一起做一份伟大的事业,这样的吸引力是任何心怀抱负、向往优秀的人都无法拒绝的。

5、小而精团队的强大战斗力
人多力量大很多时候是种错觉,小而精的团队爆发出来的战斗力可能远胜一支庞大的团队。当奈飞在2001年经历互联网泡沫破灭,被迫裁掉了三分之一的员工,他们发现团队精简后,反而效率更高了。



对员工的三个共同要求

尽管优秀企业永远坚持以超高标准招人,但“人”实在太复杂了,无法保障永远不招错人。什么样的人是优秀的?什么样的人,能在这里高绩效产出?除岗位专业技能外,每家企业都会有自己的人才画像,但他们的画像也会有共同之处。

特斯拉这份“员工手册”中,同样可以看到优秀公司对人才的三个共同要求。

积极主动:

理解别人对你的期望是你的责任,你的主管也应该解释你的职责和对你的期望。然而,如果你在任何时候对此感到困惑,那就张嘴去问。「没人告诉我」这样的借口不会出现在特斯拉的字典里。
这段话的出发点,其实与现在的热门词——“自驱”非常吻合。你需要自己对工作负责,不是靠别人去要求和监督。它还让我想起了《高效人士的七种行为习惯》的第一条“积极主动”——主动去询问并反馈、而不是“说一分就做一分”;更不能用“没人告诉我”这样的受害者姿态为自己开脱,这其实是进入职场就需要学会的基础课而已。
也许能达到这一基本功的人太少了,以至于特斯拉这样的公司,还得愤愤地写进员工手册。
 

热爱工作:

大多数公司还挣扎在“提升员工敬业度”的樊笼里,因为越来越多的员工“不敬业”了,年轻人佛系、中年人危机、职场人自称“社畜”,职场倦怠成为一个明显的话题了。
但马斯克的要求更高一筹,他不是要求敬业了,而是要求:“工作期间,一定要有乐趣。如果没有足够乐趣,你就会不开心。我们希望你努力工作,热爱工作,并且乐在其中。”
这同样是很多优秀公司的要求——“你要在工作中找到快乐”,因为“快乐的员工往往是高绩效的员工”,尤其对于创造性的岗位。阿里巴巴新六脉神剑,更是把文化价值观,从“敬业”改成了“认真生活,快乐工作
如何找到工作的意义,如何打造快乐的工作场所,是职场人和雇主分别需要考虑的双向议题。

 

对结果负责:

手册里说:
“你的首要工作——每个人的首要工作——都是让这家公司取得成功。”
“我们的考勤政策是:成为团队可以倚靠的人。如果你靠不住,公司就没有你的位置了。你会被要求离职(你或许别无选择)。”

以上翻译成人力资源的语言就是“高绩效文化”或“结果导向”。毫无疑问,高绩效文化是世界级领先企业的共性,也是评估和判断人才价值的最终标准——人才的价值,不取决履历、不取决与企业价值观的匹配度、不取决人际关系,而取决于所创造的绩效、所达成的结果。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工商企业的实质、决定其性质的根本原理,就是经济绩效。他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卓有成效就是指必须对绩效和结果负责。
在要求全员自驱的优秀企业中,“对绩效和结果负责”不仅是管理者职责,更是所有员工的职责。





企业文化的三个共同特点

好不容易招来了优秀人才、并对其“高标准要求”。但他们能够驰骋才能,且愿意自驱、投入、高绩效产出,需要合适的土壤。

企业文化千差万别,受创始人、行业、服务客户三个因素影响。但特斯拉呈现的文化特征,在以下三点与很多其他优秀公司是相同的。
 

透明与授权:

“我们会给予团队中的每一位新人大量信任和职责。我们相信,每个人都能正确行事,包括你。

特斯拉的任何一名员工,都有权且应当给任何人发邮件或面谈,以期最快速度解决问题,使整个公司从中受益。

……

信任、扁平化、透明、坦诚沟通是优秀企业的共性。因为他们明白:信任可以让人笑,授权可以让人发挥潜力(更何况他们招来的是成熟自驱的员工)。而扁平化、信息透明、坦诚沟通的环境,才能让人把聪明才智用于“做好事情”上,而不是在应对办公室政治、照顾“人的情绪”上。
通过文化诱导,培养大家就此形成共识和习惯,一定能够助推经营效率的提升。
 

流程精减:

马斯克对樊笼的流程和无休止的会议深恶痛绝,他认为这些严重影响效率,在给内部员工的邮件里,他这么写: “如果你发现自己在会议上很明显无法提供价值时,就马上离开会议室,或退出电话会议。离开并没什么不礼貌,让一个人留下浪费他的时间才是不礼貌的。
也许很多公司做不到这么,但优秀公司一定都在致力于精简流程。因为流程复杂、节点过多,首先是影响了效率,其次是稀释了责任——节点责任人越多,就越没人对事情真正兜底负责。
 “少开会这一点,也是不少优秀公司在努力推动的。Zoom创始人袁征曾在演讲中提过:我不支持公司开会太多,开会应该越少越好,越短越好。我们的原则有两个:一是两个人可以沟通的事情绝不开会,另外就是每个人开会之前都要互相问问我为什么要开这个会。

规则明确:

很多人会羡慕众多互联网或科技型公司自由、宽松的氛围,但这样的自由并非是无边界的,它的前提是“先把规则和制度讲清楚”,一旦触犯规则,惩罚也是果断的;信任的背后,往往意味着更高的责任要求。
在特斯拉这样的主动“与众不同”的同时,也同样强调规则和纪律。他对每一个新人高度授权,
但一旦有人辜负了这种信任,惩罚也是毫不犹豫的。“事实上,有些人辜负了这种信任,或是玩忽职守。我们并不会因此改变我们的做事方式,而是让他们走人。
每一家企业,都有独特之处;但优秀企业之间,却往往存在很多共同之处:提炼出这些共同点, 也许就是企业保持活力和敏捷,保持免疫力和战斗力,能够快速增长和持续进化的奥秘,也许就是未来组织的发展必然趋势。
也许你和他们大不一样,但一定可以学到什么,不是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