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味逻辑中的或与且

 一个大风子 2022-06-13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2018年福建中考数学AB卷选择第10题,有的学生就在“或”这样的词上迷惑。完整的三个逻辑连接词是“或”、“且”、“非”。

这道题是省考以来最难的选择题。学生可能选对,但是如何写过程合理解释每个选项,是不容易的。

图片

这里提供趣味逻辑上的理解。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本书并不乏味,整书配置了153个有趣益智的例子!其中部分就是初中学生特别容易混淆的数学概念辨析,在书中作为案例解读,极好。

有学生说看不懂???把容易看懂的先看懂嘛,第一遍看不懂,过段时间再看第二遍嘛,第二遍好一些了,过段时间再看第三遍。。。。厉害重要的东西哪有那么容易一遍就会的。。。。学习容易?赚钱容易?减肥容易?

常说一个人数学不好的表现之一是逻辑推理差。在看到逻辑中的概念、命题、推理的结构后,部分也许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是这种架构是任何学习都适用的!可惜的是,现在的学校并不直接教授逻辑的相关知识,发现没有?学生基本是在几何推理里通过老师讲解得知逻辑的存在。而学习几何全等时,应该是事先储备了基础的逻辑推理的形式规则,比如一因一果,因果对应,不能循环论证等,这样学几何更顺手。

我在看逻辑这些书的时候,做了一些联结,逻辑的知识有必要和其他学科结合,并且能为其他学科的学好做铺垫。比如概念,是理解任何语句的基础。概念的定义、类别、结构有必要和学生做一些理解。这是在学知识里的知识。

在以前的框架里,数学就是数学,其他科目就是其他科目,知识就是知识,知识的来由与通用的更基础的学习技能略过了,但很可惜,这是最重要,也是终生受益的能力。有的孩子没意识到这点,有的家长没意识到这点,有的老师没意识到这点,那所做就是解决当下之急,或者只是缘木求鱼。

只是逻辑一系列的书从小能看下来,数学没理由学不好,没理由对思考没兴趣啊。

一个孩子从小学到高中结束的理科路径,我已经清楚,文体与招考,是后续需要了解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