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百练:落日忆山中(李白)

 一中大语文 2022-06-13 发布于福建

落日忆山中

李白

雨后烟景绿,晴天散余霞。

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

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

愿游名山去,学道飞丹砂。

【译文】

       雨后原野一片翠绿,烟景渺茫, 晴空里余霞像一幅幅绮锦。

       东风跟随春姑娘回来了,催开了我家的鲜花。

       现在正是花落日暮的时候,怎么不让人嗟叹不止?

       我想去游名山大川,找仙人学道炼丹砂金丹。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是诗人观看落日心有感触所作,题中的“忆”字暗藏感情,意蕴丰富。

B.雨后原野翠绿,晴空里余霞漫天,绮丽无比,“余霞”一词紧衔诗题而来。

C.五六两句急转,花开花落,美景易逝,又时逢天晚,令人咨嗟,触人心怀。

D.本诗语言清新雅致,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与陶渊明诗风相近。

2. 李白为何“愿游名山去”?请结合本诗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 D(“清新雅致”错误,此处应为“清新自然”。另外,“与陶渊明诗风相近”欠妥。)

2. ①李白亲近自然,乐游名山。“烟景”浩渺,“余霞”绮丽,青山亘古,诗人由衷喜爱。

②挣脱现实的苦恼羁绊。现实中好花不常,美景易逝;时光迟暮,人生苦短。

③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如道家一样,超尘出世,追求自由,崇尚本真。

④释放乐观豪迈、洒脱不羁的独特个性。花落时暮,且去游山学道;现实不畅,且去另辟“家园”,没有失意苦恼后的萎靡沉沦,只有不羁个性下的洒脱释放。(每点2分,答对其中3点给满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清新雅致”说法错误,此处应为“清新自然”。另外,“与陶渊明诗风相近”说法不妥,陶渊明诗风平易,而李白此诗充满想象,富于浪漫气息,两者的诗风明显不同。

故选D。

【2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对于李白“愿游名山去”的原因可以结合诗句内容和李白的生活经历来综合分析。

从诗歌的前四句“雨后烟景绿,晴天散余霞。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花”可知,此处作者描写了山中美丽的景色:“烟景”浩渺,“余霞”绮丽,青山亘古,处处都透着大自然的美好。从这些描写可以看出,诗人是发自内心的喜爱山中的景色,所以他愿意乐游名山。

从诗的第五六句“花落时欲暮,见此令人嗟”可知,作者情感敏锐,对现实中的事物变化观察仔细,现实中好花不常,美景易逝,人生苦短,现实社会充满着烦恼与痛苦,不如挣脱现实的苦恼羁绊而回归大自然的美好。

诗的第八句“学道飞丹砂”则是表面了作者对道家成仙的兴趣,到家讲究炼丹和飞升成仙,作者此处要学习道家,也是表达自己要超尘出世,追求自由的理想,要去追寻自己的精神家园,彻底脱离这尘世的羁绊。

最后,结合李白的人生经历和人物个性,他虽然屡遭挫折,但总是不改乐观豪迈的性格,“天生我材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等诗句都表现出他这种乐观精神。本诗中作者在面对现实不畅的现实,要另辟“家园”,没有失意苦恼后的萎靡沉沦,只有不羁个性下的洒脱释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