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汪重阳云游记(4):鹿邑太清宫朝圣记

 华豫之林 2022-06-13 发布于河南

汪重阳云游记

(4)

鹿邑太清宫朝圣记

像心中有佛的人朝拜尼泊尔的释迦牟尼诞生地兰毗尼一样,像伊斯兰教徒朝拜沙特阿拉伯的穆罕默德诞生地麦加一样,像基督教徒朝拜巴勒斯坦地区耶稣的诞生地耶路撒冷一样。近日,我乘着明媚的春光,朝拜了位于河南省鹿邑县的老子诞生地太清宫。

有人会问:“你是道教徒吗?”我不是。但我是一个心中有道的人。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巨著《道德经》中,第一次提出了宇宙本源的的概念。其探究宇宙奥秘的层次之高,尚无后人可以超越。然而,道虽神秘,却不离万物,道在物中,物在道中。同理,道在我中,我在道中。

那么,不去拜拜道宗祖庭,能说得过去吗?

一、老子文化广场

进入位于鹿邑县城东五公里的太清宫景区后,你首先会被大路南侧的老子文化广场深深折服。面对大路的首先是气势雄伟的牌坊。牌坊之后,有河流东西横亘,河上三座拱桥,造型优美,在“引渡”众生。走上拱桥,放眼望去,广场最南端,一尊高大的老子雕像迎面而立。只见那老头,长衣宽袍,胸前叉手而立;长髯飘飘,两目微闭入玄已经进入了“恍兮惚兮”之境。

老子像为汉白玉雕成,通高二十七米,下有三米高的底座。底座正面刻有天下第一四个大字。这样,将人物与标语连起来读,恐怕大家都会哑然失笑吧?老子天下第一?可是,在这儿,我们从这句话里读不到骄横,读不到野蛮,我们读到的是谦逊,我们读到的是智慧。

老子教人“无为”,却能“无不为”;老子说“守静”,却能“制动”;老子主张“不争”,实则天下莫能与之争。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哲理,怎能不天下第一

下桥,进入广场,浩大的气势便呼啸而来。这占地100亩的广场虽然空间有限,却包容了宇宙万物。巨型太极八卦图就镶嵌在广场正中。阴阳和合,八卦派生,宇宙万象,包容其中。

站在广场上,体会一下天人合一的感觉吧,我们的人体就有阴阳,就是小宇宙,包罗万象。广场周围,还竖立着八根卦柱。这立起来的八卦更显得有形有色。然而,形也好,色也罢,俱在无形中内涵而包容因为老子说过,有生于无,取寓于与,后含于先,阴包于阳。

因而,在这老子文化广场上,你也不单是你了,而是我也不单是我了,也是不单他了还是你。众生看似各自独立,实为融合之一体。

二、太清宫

出广场,穿大路,太清宫大门便“清静无为”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它没有金碧辉煌的光芒,它的光芒却能透过人们的心理防线,直达人们的内心。因为它身后第一座大殿——太极殿内,曾经诞生了一位“万教之祖”“百学之王”(唐玄宗语)。这位圣人不仅是道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先秦诸子的启蒙者,九流百家皆受其影响。

这是怎样的一块圣地呀,让我们慢慢地将这土地一寸寸细品吧——

(一)太清宫内,春光明媚

进入太清宫内,一团团春光便合绕了我们的全身。古柏长青,春花绽嫩,加上黄龙旗一杆杆在中轴甬道旁猎猎飘扬,尚且身着棉衣的我们,步子就轻快了许多。

这是一片幸运的土地,这又是一片不幸的土地。因为老子的诞生,这里成了圣地。特别是唐朝时期,太清宫更是成为了皇室家庙。宋朝时期,也因为皇帝的信奉,得到崇高地位。鹿邑太清宫曾经建得像唐朝皇宫一样雄伟壮丽。然而,因为它的“雄伟壮丽”,也引来了“祸端”。

正所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呀。它被仇视皇室的黄巢起义军毁坏过,它也被羡慕它辉煌的元末起义军领袖拆卸过。还有自然界的沧海桑田,也曾让它多次遭遇过黄河水淹。

其实,这一切早被老子说透了: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太执着于外表形式,也容易失去呀。

这些道理且不用管了,这些都阻挡不了后人对老子的崇敬之心,以及这崇敬之心所化作的行动:重修圣地,以敬圣人。中轴线甬道地面,俱都青石铺地,平平整整。

步行甬道之上,太清宫的核心建筑太极殿首先会出现在人们面前,这是进入太清宫大门后的第一座建筑,主体为清代遗存。它座落边长18.7米的正方形平台之上,台高0.35面宽五间,进深三间,硬山式结构,黄色琉璃瓦顶。

这便是老子的诞生之处了。 

老子诞生,日月同辉

公元前571年农历二月二十五,天上突然日月同辉。在入胎八十一年后,老子诞生了。老子诞生落地的瞬间,他家宅院内外九口井中的水,都突然同时翻动起来,像是烧开的水一样,咕咕嘟嘟地翻着水花,原来是井中的九条龙同时动了起来。

这是圣人降世的征兆,也是真龙临凡的预兆。所以大思想家孔子51岁时,第四次问礼于大他20岁的老子后,说了这么一段话:“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孔圣人把老子比作一条龙,称赞他“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

美丽的传说在鹿邑人民的手里变成了美丽的现实。太极殿前有一对日月池,一左一右分布在当院两侧。每个池子壁上都有九条龙头探出,细流喷涌,水花溅起,群鱼游动,一派圣地安详的景色。两池中间的空地上,有一口望月井,是当初老子家宅内外九口井中仅存的一口。相传每年农历八月十五夜,风清月圆之时,天上一轮明月会恰好投于水井中央,化现出“天上月是水中月”的美丽意境。

这在其它地方是看不到的,老百姓都说是老君爷显灵了。

太极殿前,有两株丹桂古柏。相传是老子亲手所植,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西面一株枝身扭结上耸,若虬龙盘旋,似乎曾经干瘦枯死过一次后,又继生了新枝,苍古葱郁,堪称奇绝。民间传说这两株古柏也讲究阴阳,西面那株为阴,东面那株为阳。只见东面那株古柏,就比西面那株粗壮,苍郁挺拔,枝繁叶茂,甚是壮观。

圣地之中,万物皆有灵气呀。生于这方热土之上,多么幸运

道生宇宙,万物同源

进殿,高达四米的老子金身雕像庄严地立在了人们面前。像为汉白玉雕刻而成,而雕像所镀金身和所披道袍则为台湾省道教信徒所赠。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我认为中华民族5000年的文化,具有强大的震撼力和凝聚力,不要因为50年的政治而丢掉5000年的文化。”这真是极有见地之语呀。我们海峡两岸,在宇宙大道的层面,是息息相通的。不,不只是海峡两岸,实际上,所有生命,都是大道本源派生演化而出的。

在老子像前,我虔诚地许下了大愿:愿世界早日大同,愿众生早得解放!

太极殿后,亦有两株古树,尚未萌发新芽。但那高高的枝桠上,两个鸟巢却温暖地安放着。虽然没有见到鸟儿的踪迹,但我依然想象到了它们幸福又幸运的生活场景。

生于盛世,家于圣地,安于时光,是多么让人羡慕呀

绕过太极殿,继续前行,宽阔的太清宫内文化广场又呈现在人们面前。广场尽头,便是近年新建的三清大殿了。道教有“一气化三清”之说,三清是玉清、上清、太清的总称。

玉清元始天尊开辟了天地创造了人类;上清灵宝天尊使百姓超越世俗境界,并常救济众生脱离苦海;太清道德天尊又称太上老君,主持天上人间伦理道德与刑罚,便是我们熟悉的老子了。

所以,老子的诞生地以及所有供奉老子的地方都有一个特殊的称号——太清宫。 

三、洞霄宫

三清殿后,长达数百米的甬道,直通供奉老子母亲的圣母殿。这里属于洞霄宫范围,又被称为“后宫”(太清宫为“前宫”)。

圣母殿是后宫的主要建筑,它虽然显得有些破旧,却能显出道教思想的包容性来。人们在祭祀老子之母的同时,也把孔子之母、释迦牟尼之母供奉了起来,这在全国都是罕见的。

三位圣母,孕育了三位圣人,三位圣人教化了无数众生。佛教出世,儒教入世,道教则介于出世、入世之间。古人一个比喻就把三教的关系写透了:红花青莲和白藕,三教本来是一家。其实,何止三教是一家呢?千门万教均是出于大道源流呀。我们常说万法归宗,不管什么教法,都会归宇宙大道的祖根上。

而以一部五千言《道德经》而教化世人的老子,在其巨著开篇中就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他揭示了道的特征——说不清,却又是实实在在的客观总规律,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是世界的本源。

因之,老子对于宇宙大道的认识,则是太清、太清了。单凭这一点,老子足可称万教之祖

在我们参观太清宫的过程中,一群庞大的老太太朝拜团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她们足有100多人,逢殿便拜。而领头的那位身材矮小却显得很精神的老太太,更是跪下便唱。所唱内容都是临场发挥、触景生情之作,所唱主题则全是劝人敬天地、行善事、莫作恶。其顺口拈来的功夫响亮动听的唱腔让人惊叹不已

而她对同行者的一句告诫最让我印象深刻:老君爷为什么叫'道德天尊?就是要叫人有德,若是没有德了,就不是人了多么朴实无华,又多么铿锵有力。

我愿意把她比作老子“代言人”,也愿意把她那句话当做指针,继续行大德,解放得自由……

(注:本文写于2010.03.25

作者简介:


    汪重阳,中小学高级教师,中华传统文化义工,区级政协委员,市级作协会员,2015河南年度教育新闻人物。

【华豫之林】文化资讯平台

  本期作者:汪重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