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厌食莫急躁 辨证施治有良效

 yy2751 2022-06-13 发布于黑龙江
图片

小儿厌食莫急躁 辨证施治有良效

四川 成都市 /林南

图片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常见许多小儿食欲极差,好像跟食物有仇似的,什么好吃的都不想吃,令家长十分着急。小儿厌食症是指小儿食欲减少或不想进食,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是多种疾病的一种症状。患了厌食症,不仅会使孩子的免疫和抗病能力下降,易感染其他疾病,严重时还会影响孩子的发育成长,所以应引起父母的特别关注。导致厌食的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因素。

脾虚胃弱

    脾肾不足,先天不能滋养后天;或早产发育不良;或久病正气亏乏,致脾虚胃弱,运化无权,不思饮食。

食滞中焦

    小儿不知饥饱,喂养不当,或暴饮暴食,或过食生冷、油腻与甜食,以致乳食停滞,或导致肠胃积滞,不想进食。

小儿虫积

    因饮食不洁,或平时不注意清洁卫生,感染诸虫,造成虫积,阻碍中焦运化,导致厌食,严重时会形成疳积。

痰湿内盛

    小儿体胖,痰湿内盛;或时值夏秋之季,暑湿之邪偏盛,脾胃被湿邪所困,运化失司,致不愿进食。

胃阴不足

    热病余邪未清;或素体阴亏;或天气炎热,致汗出过多,以致胃阴不足或气阴两亏,不思饮食。

图片

辨证施治规律

    临床观察和实践表明,辨证施治宜按以下5型进行。

脾虚胃弱型

    面色苍黄,发育不良,形体消瘦,好卧懒动,言语低微,或哭声微弱,食欲不振,舌淡苔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健脾,和胃进食,方用香砂六君子或参苓白术散加减。方例:党参6克(或人参4克),茯苓6克,白术6克,陈皮4克,山药10克,莲子10克,炒谷、麦芽各6 克,炙甘草4克。

    若脾肾阳虚,时有腹泻、四肢冰凉,宜加干姜3~4.5克,较严重者还可加附片、肉桂。其他如木香、枳壳、法半夏、炒扁豆、大枣、黄芪、薏苡仁、砂仁、白蔻、焦山楂等可随症加减。

食滞中焦型

    脾胃失调,乳食停滞,胃纳减少,或厌食;嗳气,恶心呕吐,有时会吐出奶块或酸腐食物;腹胀而满,或腹泻大便不化,气味酸臭。或伴有烦躁哭闹,爱发脾气,睡眠时爱出虚汗,手足心热,日久出现头发枯干等症状。

    治以消食化积、调中和胃,方用保和丸加味。方例:橘皮6克,姜半夏6克,茯苓6克,藿香8克,连翘8克,炒莱菔子6克,枳实4克,焦三仙各6克。若腹胀而满、便下酸腐,加酒炒大黄3~6克、黄芩6克。

    若腹部胀满等症状较明显,亦可用经验方冯氏消食散(炒莱菔子、炒大黄、炒二丑、焦三仙、炒鸡内金)加减。此外,厚朴、焦槟榔、木香、黄连、地骨皮、干姜等可随症加减。

虫积型

    精神不振,面白无华,脘腹胀满,困倦喜卧,手足心热,夜卧不宁,烦躁易怒,纳呆厌食,甚至面黄肌瘦、毛发稀疏,舌苔浊腻,脉滑细、指纹淡滞。

    治以理脾和胃,消积杀虫,方用《医宗金鉴》肥儿丸加减。方例:党参6克,白术6克,茯苓6克,黄连4克,胡黄连4克,使君子10克,焦三仙各6克,陈皮4克,甘草4克。

    若腹胀拒按,加厚朴、莱菔子;便结加大黄;呕吐加姜半夏、生姜。此外,槟榔、三棱、莪术、银柴胡、地骨皮、乌梅、黄芪、附子、肉桂等可随症加减。

痰湿内盛型

    面色黄白,身体多胖,疲乏懒动,口腻乏味,不想进食,口不渴或渴不欲饮,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腻,脉濡滑。

    治以健脾燥湿和胃之则,方用平胃散和二陈汤加减。方例:苍术6克,厚朴6克,陈皮4克,姜半夏6克,干姜4克,藿香6克,茯苓6克,炒薏苡仁10克,白蔻仁4克,神曲6克,甘草3克。

    此外,白术、炒扁豆、山药、桔梗、炒莱菔子、苏子、白芥子、焦三仙、黄连等可随症加减。

胃阴不足型

    口舌干燥,或干呕呃逆,脘痞不畅,不思饮食,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以滋养胃阴,和胃进食之则,方用益胃汤加减。方例:沙参6克,麦冬6克,玉竹10克,石斛10克,天花粉12克,山药12克,炒谷、麦芽各6克。

    若热病余邪未清或小儿夏季热致气阴两亏者,可用竹叶石膏汤加减。此外,太子参、生地黄、乌梅、百合、黄精、金银花、连翘等常随症加减。

    以上方剂用量以5~10 岁小儿为准,若是婴幼儿用量应酌减。 

图片

小儿厌食保健须知

1.调节饮食  不要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精越好,顿顿鸡鸭鱼肉或零食不断,连成人都受不了,轻则会造成孩子营养过剩、身体肥胖,重则导致食滞中焦,引起厌食症。所以,孩子的饮食宜多品种、多变化,注意荤素、粗细合理,应适当多吃含维生素、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不偏食,少吃油腻、煎炸、寒凉、黏滞食物和甜食、零食,并改正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

2.定时定量  孩子的饮食宜定时定量,少食多餐,控制孩子饭量,每餐以八成饱为宜,这样通过消化系统的反馈作用,可使孩子有一个旺盛的食欲。

3.清洁卫生  注意孩子的清洁卫生,特别是饮食卫生,避免或减少感染细菌和虫积的机会。若考虑患有虫积,应及时驱虫治疗。

4.生活规律  保证充足的睡眠,及时补充饮水。要重视运动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增进食欲。 

5.及时治疗  若孩子出现了食积等表现,家长也不要紧张,轻症可服健胃消食片、大山楂丸、保和丸、健脾糕片、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或用多酶片等西药;较严重者宜请中医师辨证施治,或采取捏脊、贴敷等方法治疗。要注意及时治疗感冒、肠胃系统疾病和以发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等,以免影响食欲。

(注:焦三仙指焦麦芽、焦山楂、焦神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