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疗病三心/内外兼修说正身/就从现在开始(摘自《日日有感日日谈(2018卷)》)

 惟虫能天 2022-06-14 发布于河北

作者心语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君共修,同登善域。

(别人对你不够好,是因为自己不够好)

健康应是人的常态,而疾病则是反常态的。钟永圣先生认为,至诚相信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不生病或少生病。我深信这个道理。但对大部分人来说,生病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因此如何疗病,就是不能不认真对待的问题了。病在身上,根在心上。心病还需心药医,此言不谬。首先,身心是不可分的;再者,任何病都可在心理上找到原因。不仅心病要心药医,即使身病也要心药医。应以什么“心药”医呢?我认为“三心”很重要。

第一,信心。别说一般病,就是重病,别说疾病,就是其他事情也一样,增强信心都是第一位的。要坚信自己的免疫力,要坚信医生的医术和治疗方案,坚信药物的治疗作用。总之要坚信自己的疾病一定能治好。信必须是真信,是坚定不移地信,而不仅是口头上的。有句话叫作“信者得救”。此话用在疗病上也是适用的。若真的相信病能好,你的病已经好一半了。

第二,耐心。病来如山倒,未必;病去如抽丝,千真万确。病不是一下子来的,更不会一下子就去。别说重病,即使轻微的感冒,没有一周时间也是不会完全恢复的。千万别着急,别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那会欲速则不达。

第三,清净心。疾病的根源,在于心的污染。心清净无染,一是不易得病,二是有病容易治愈。在极清净的水里,细菌病毒无法存活,更不会泛滥成灾。那么在清净的身心里,疾病能有“市场”吗?

对待疗病,毛主席曾经说过:“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做斗争,直到最后战胜之。这是对待慢性病的办法,就是急性病自己也不必着急,因为急是急不好的,这是我对疾病的态度。”这里讲的,说到底也是信心、耐心和清净心的问题。

做人须要修身,修身须内外兼修。内修,是指堂堂正正做人,不卑躬屈膝,不胡作非为等;外修,是指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不弯腰驼背,不歪歪扭扭等。内外兼修,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把人做好了,自然会昂首挺胸,理直气壮,生机勃勃;而身体健康、精神饱满的话,更有利于把人把事做好。

谈到正身,往往讲做人方面的多,健身方面讲得不够。这里侧重说说这方面的事情。要想身体健康,进而把人做好,首先要气血充足,气脉通畅。气脉通畅很重要的是身体要正,尤其是脊柱要正。人的生命活动是由大脑统御通过脊柱的六十二根神经来指挥的。若身不正,脊柱神经受到压迫,必然会导致各种疾病。有的人总是不快乐,他认为是精神因素,说自己得了抑郁症。其实有的是脊柱不正导致的。所以平时一定要挺腰直背正脊柱,这样坚持下去,不仅不会得颈椎脊椎病,而且一些内脏及精神方面的疾患,也会得到预防和缓解。


以前我在这方面做得也不够好,导致了颈部、腰部、腿关节等方面的一些不适。近年来,学习传统文化及中医保健知识,坚持内外兼修求正身,不仅诸多不适大大改善,而且对自己的健康也信心大增。

(谢谢您)

有些人喝酒太多,你劝他少喝点,他说他要谈业务,应酬这么多,怎么能少喝呢,以后再说吧。有些人不注重养生,你劝他注意锻炼,他说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锻炼啊,不忙了再说吧。我们还常听到有人说,现在顾不上,退休之后好好写点东西,还有的说,退休以后好好读点书,等等。他们也都知道有些事情很重要,但又认为现在不是时候,等以后再说。站在他们的角度看,这些说法不是没有一点道理。但我要说,任何事情要想做总能找到做的理由,要不想做也总能找到不做的借口。

我有个朋友爱喝酒,顿顿不醉不罢休。他请人到他家喝酒,自己先喝醉了,老婆责怪他。他说,请人家来喝酒,咱不喝人家好意思喝吗?下次别人请他喝酒,他又喝醉了,老婆又责怪他。他说,人家好心好意请咱去喝酒,咱好意思不喝吗?因此他酗酒的陋习就永无改掉之日。

有毅力的人,说戒烟就戒烟,说戒酒就戒酒,当下就戒。还有记日记的人,能一天不间断地记一辈子。他们不见得没有业务去谈,也未必工作不忙。若要了时当下了,若觅了时无了时。我借用这句话说:“若要做事当下做,过了此时无此时。不该做的事,说了就了,了就了断,永不复辟;该做的事,说做就做,做就做下去。”什么时候开始呢?就从现在开始。做到什么时候呢?要做就做一辈子。

欲购《日日有感日日谈》2017、2018、2019卷等书可联系“正己而已”公众号管理(15031160866)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