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正气的虚实决定病性的阴阳

 中医知识圈 2022-06-14 发布于山东

仲师书文义古难懂,缘起晋人叔和做伪。致误读千年,经方界最大阴霾。近有胡老拨云见日,正本清源,创立“六经八纲学说”。没有冯老多年的坚持与努力,恐胡老的“六经八纲学说”犹如宝珠蒙尘或就此淹没。幸有冯老将浮尘擦去,发掘和整理,使得胡希恕经方医学学起来更加容易上手,真乃吾辈之幸。

《医宗金鉴》: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在八纲辨证看来,世间一切疾病其病位离不开表里,病性里不开阴阳。医圣仲景创造性的提出半表半里的病位,使得病位由表里两个变成了表、里、半三个。病位、病性如经纬相交,才能构成诊断。三个病位、两个病性构成六个诊断即六经。

《黄帝内经》曰“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传忠录》说“阴阳为医道之纲领,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胡老强调人患了病,首先是代谢机能的改变,而其改变不是较正常为太过,便是较正常为不及,如其太过,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有亢进的、发扬的、兴奋的等等这类太过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阳证。如其不及,则患病机体,亦必相应的要有衰退的、消沉的、抑制的等等这类不及的病征反映出来,即称之为阴证。故疾病虽极复杂多变,但概言其为证,不为阴,便为阳。

马家驹老师通过反复研读和临床实践,强调这里的阴阳是结论,是我们透过四诊得出的结果。而这个结论来源和落实在望闻问切各个维度的寒热和虚实上。

张景岳也曾用道破中医诊病天机的话告诉我们:“六变者,表、里、寒、热、虚、实也,是即医中之关键,明此六者,万病皆指诸掌矣”。如何万病皆指诸掌?就是会辨病位:表里(半)。会辨病性:寒热、虚实。

寒热容易理解,寒指寒性证,热指热性证,即患病机体反映为寒性的证候者,即称之为寒证。若患病机体反映为热性证候者,即称之为热证。基于以上阴阳的说明,则寒为不及,当亦阴之属,故寒者亦必阴,则热为太过,当亦阳之属,故热者亦必阳。

虚实我们传统的认识就是“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病实,邪气实。而马师提出并强调这里的虚实,更关注人体正气的虚实,即虚指人虚,正气虚;实指正气不虚,或称为“正气实”。其实这个也不难理解,如中医的治则不外乎扶正和祛邪,而扶正扶的是正气,即虚则补之;祛邪虽祛的是邪气、但因正气不虚,即单纯祛邪而不予扶正,即“正气实”。

胡老在概论中也曾说道:基于唯物辩证法所说“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的规律反应,其主要原因,当亦不是由于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由于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这个人体抗御疾病机制的内在作用正是我们所谓的正气。

《伤寒论》原文【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从表面来看,是发热恶寒,属于阳证,无热恶寒,属于阴证。阴阳取决于发热与否,取决于寒热。其实发热恶寒、还是无热恶寒,决定因素不在于邪气,而在于机体正气的虚实。发热是正邪交争的表现,正气足,正邪交争有力,表现为发热恶寒。正气不足,无力抗邪,表现为但恶寒不发热。如此可见正气的虚实可以决定病证的寒热,从而决定病性的阴阳,可见辨虚实的重要性。

对于人体正气而言,又有阴阳气血津液之分,如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津虚等。在经方体系下,正气更多指的是阳气。因此,阳气足的人,发病后的证型就是阳证,因阳气实,正邪交争剧烈,机体功能亢奋;阳气虚的人,发病后的证型就是阴证,因阳气虚,正气无力抗邪,机体功能沉衰不足。经方中的阴阳指的就是阴证、阳证。而《内经》中的阴阳可以上升为哲学,万物皆可分阴阳。但中医治病不是靠哲学,而是靠实实在在的辨证论治,更不应该把它过分哲学化。

讨论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热,是热象,是亢奋的证候。有热象的证候为阳,三阳证都有热象的证候。 无热,是没有热象,是沉衰的证候。无热象的证候为阴,三阴证都没有热象的证候。

正气的虚实,虚则补之,不虚则攻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