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8大“怪味”小吃,豆汁都要靠后排,还真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

 简食记 2022-06-14 发布于山东

“这天儿可真够热的”

“可不嘛”

“劳驾,跟您打听一事儿……”

“麻烦您了,谢谢您”

“哎,您客气”

这些北京话,你是否经常听到?现在是否还能听到……老北京人说话为了表示尊重,都把对方放在心上。但也有时候,北京人给人一种“劲”,就是那种外地人学不来的“吊儿郎当”的感觉。当然这种“劲”中,并不是自以为傲的首都特性,而是一种打小就被教育出来懂规矩的“劲”,只要说话必须是“您”,“请”,“谢谢您”,“麻烦您”,句句不落!

北京人除了说话办事讲究之外,在吃这一块也是比较讲究的!吃烤鸭必须得配上甜面酱,荷叶饼;炸酱面里的炸酱,必须要用干黄酱,猪肉不可太肥,亦不可太瘦。“吃”在北京人眼中也是大事!比如当地人最爱的8大“怪味”小吃,豆汁都要靠后排,还真不是谁都能吃得了的……

1:芥末墩儿,随着社会的发展,北京好多经典食物都失传了,也许是北京人还做它的缘故,芥末墩儿就被保存了下来,不过现在的年轻人好像都没见过。芥末墩儿口味有些奇特,主要就是白菜和芥末,喜欢吃的一刻也停不下来,不喜欢吃的一口就吐。

2:麻豆腐,这可是正宗的北京特产,它与豆汁属于同一属性,具有开胃消食的效果,经过发酵后,与豆汁一样有一种特殊的酸香味。在老北京人眼中,正宗的麻豆腐里面必须要有雪里红,羊尾油,黄豆酱,青韭!做好的麻豆腐,红,绿,黄三种颜色,口感香醇味厚,别有一番风味。

3:卤煮火烧,作为的卤煮火烧,就是用各种猪下水和火烧做成的一道美食,它与爆肚,炒肝,并称为北京小吃“铁三角”。正宗的卤煮火烧,必须要用猪小肠,肺头,卤豆腐,火烧,热腾腾的老汤,再来点蒜泥,辣椒油,豆腐乳,韭菜花。在老北京人眼中,没什么是一碗卤煮火烧搞不定的。

4:羊杂碎,这可是北京平民最爱的食物!一般来说老北京最爱的是“白汤羊杂碎”。所谓的“白汤”,只是将羊杂碎放在清水里煮一小时以上,时间越长汤汁越白,不能称之为“清汤”,因为里面油乎乎的!一般来说,正宗的羊杂碎里面都少不了“老五样”,分别是,心,肚,肺,肝,头。这样重口味的食物,您吃过没?

5:姜丝排叉,又叫姜汁排叉,顾名思义这道美食的原料中有姜。不爱吃的朋友,恐怕听到名字就头疼吧!它不仅是北京的传统小吃,而且还是北京茶菜的一个品种。是满族,回族礼仪性食品。“南来顺”的姜丝排叉在1997年的时候被评为“北京名小吃”和“中华名小吃”。这样一道姜味满满的小吃,您会喜欢么?

6:茯苓饼,又叫茯苓夹饼,是北京著名的传统性滋补名点。原料选用,茯苓霜和精白面做成,之后再加入蜂蜜,蜜饯,松果碎,因其形如满月,薄如纸,白如雪,珍美甘香,深受老北京人的喜爱。但是,它如同中药一般的口味,劝退一众人。这样的食物您喜欢吗?

7:爆肚,一般来说在每年秋末冬初的时候,北京很多摊位和清真饭店,就开始卖爆肚了!爆肚,就是牛胃,羊胃,经过汆汤后蘸着特制的麻酱一块吃,再加点腐乳,韭菜花,葱花等,吃起来脆脆的,令人回味无穷。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味道几乎是不能接受的。你呢,喜欢吃吗?

8:豆汁,根据记载老北京豆汁有300多年的历史。主要是以绿豆为主要原料,经过发酵产生的。具有养胃,解毒,清火的效果。在清朝时期,还一度为朝廷的饮品。虽然很美味,营养也很足,但是外地人恐怕一口都咽不下去,一股子泔水味。你呢,喜欢这种重口味的食物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