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说三国:三 荒淫灵帝(4)

 秦时汉唐 2022-06-14 发布于重庆

为了敛财和玩乐,汉灵帝常常别出心裁,尽展奇思妙想。

光和四年(181年),汉灵帝在后宫建了一个集市,修建了许多商业店铺,让宫女嫔妃打扮成买东西的客人,自己装成是卖货物的商人,白昼与宫女们贸易,夜里就抱着她们恣意地淫乐寻欢,玩得不亦乐乎。

集市中的货物都是搜刮来的珍奇异宝,宫女内监乘机盗窃,有时分赃不均,争斗时有发生,只不过这些事情汉灵帝是不可能知道的。

有个善于逢迎的小黄门,为了讨汉灵帝欢心,从外地精心选购了四头驴进宫。

汉灵帝没见过驴,一见之后,爱如至宝,每天用驴拉着小车在宫内游玩。

开始,还用侍从驾车,几天后,汉灵帝忍不住心痒痒,索性亲自驾车,在园内来回奔驰,玩了个痛快。

消息传出皇宫,京城人以为时尚,竞相仿效,导致驴价一日数涨,与马匹同价。

又有宦官别出心裁,将狗打扮成文官模样,戴高冠,穿朝服,佩绶带,摇摇摆摆上了朝。

待狗走近,汉灵帝认出是一条狗时,不禁拍掌大笑,赞道:“好一个狗官。”

满朝文武虽感奇耻大辱,却敢怒不敢言。

此外,汉灵帝还挖空心思,把各种国家资源都进行买卖,连朝廷及地方官吏都标价出售,卖得的钱全部收入自己的私人腰包。

汉灵帝之前的一些皇帝,也曾有过卖官的现象,但都只是偶尔为之,而且所得钱款一般都是纳入国库,以备急用。

而到汉灵帝之时,一切都是赤裸裸的,最为荒唐的是,汉灵帝竟然在西园开办了一个官吏交易所,明码标价,公开卖官。

汉灵帝亲自制定卖官的规定:地方官比朝官价格高一倍,县官则价格不一,官吏的升迁也必须按价纳钱。

一般来说,官位的标价是以官吏的年俸计算的,如年俸二千石的官位标价是二千万钱,年俸四百石的官位标价是四百万钱,相当于二十年的俸禄。

除固定的价格外,还根据求官人的身价和拥有的财产随时增减。

汉灵帝卖官可谓雁过拨毛,不放过任何机会,连功劳很大、声望很高的张温、段颎等人,也都是给汉灵帝先交足了买官的钱,才登上三公之位的。

而且,这些官位循环使用,有一定的期限,实行定期轮换制。以三公为例,任期一般为一年。到期后如果还想继续当,那就得重新参与竞标。如曹操的父亲曹嵩,花万金买的太尉,就只当了一年就让位了。

及至后来,汉灵帝更变本加厉,官吏正常的调迁、晋升或新官上任都必须先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相当于提前上缴五到十年的俸禄,然后才会获得任命。

许多想做官的人,因无法交纳如此高额的“做官费”,只好望洋兴叹,徒唤奈何。

中平二年(185年),皇宫中南宫云台发生火灾,中常侍张让、赵忠劝说汉灵帝,趁机聚敛天下钱,每亩十钱,用来修建宫室,铸造铜人,名曰“修宫钱”。又下诏令各州郡收集木材文石,送到京师。算下来,大郡要二三千万钱,各地多少不等。各州郡为了完成任务,拼命盘剥百姓,百姓苦不堪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