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子弹试爆前,开国将军叮嘱:一定取走毛主席像,否则就是大错误

 信息宝库 2022-06-14 发布于湖北

前言:

1958年8月,陈赓大将找到了他的老部下,曾以上甘岭战役闻名于世的15军参谋长张蕴钰(军长秦基伟),他对张蕴钰说:“这次中央叫你去搞原子弹靶场,是我推荐的你。”

陈赓顿了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好好干,中国应该有原子弹。”

张蕴钰回答:“服从命令,保证完成任务。”随即就踏上了一段全新的征程。

据张蕴钰将军回忆,1946年他跟随叶剑英元帅在南京工作时,曾看过一部美国电影《女战士》,这部电影里就有美军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放原子弹的纪录片画面。这是他和原子弹的一次“缘分”。

让他没有想到的是,12年后,他成了中国核武器实验基地的司令员,而且一干就是13年。

苏联专家建议在敦煌进行核试验,张蕴钰坚决不同意

要当核武器实验基地的司令员,第一步就是先建设一个核武器实验基地。张蕴钰走马上任,首先去了苏联专家选好的核试验场区——敦煌。

然而到了敦煌后,张蕴钰很快意识到,苏联专家这次是大错特错了!

首先,他们是根据可以试爆2万吨TNT当量的原子弹的标准选择的敦煌,要知道,美国不久前试验的可是1500万吨TNT当量的氢弹。级别相差如此悬殊,这让张蕴钰憋了一肚子火。

随行人员还在解释为什么搞只2万吨的试验,张蕴钰打断了他:“2万吨和1000万吨在一架天平两端永远不会平衡!2万吨支持不了一个6万万人的民族!”

其次,张蕴钰在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后,发现敦煌附近文物古迹太多,千佛洞、烽火台、汉长城、鸣沙山……而且这里距离敦煌莫高窟只有130公里。一旦选择在敦煌进行核试验,必然会给这些文物古迹带来严重的破坏。

再者,苏联专家所使用的是一幅过时了的敦煌地图,建设核试验基地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地图上的几条河在100年前就已经干涸了,堰塘水也濒临枯竭,唯一可以使用的珍珠泉水量也不能满足需求。

最重要的是,国际上核试验的趋势是逐渐从地上转移到地下,而苏联专家选择的场区,地下水会一路流到甘肃和陕西。也就是说,在敦煌是不能进行地下核试验的。

经过开会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弃用以敦煌作为核试验厂的方案,并由张蕴钰专程赶往北京,向中央的领导汇报他们的这个想法。

到达北京后,经过大家的反复研究,中央同意了张蕴钰带来的转场建议,并提出了以罗布泊地区作为新场区的方案。随后,张蕴钰带着一行人火速飞到了乌鲁木齐,他们即将穿越茫茫戈壁,在罗布泊里为中国的核武器实验找一个新的“风水宝地”。

12月18日,张蕴钰一行人乘坐4辆吉普车,4辆生活车,带着10天的饮水和油料、帐篷、粮、菜、罐头、柴火和一部电台,从玉门关一路往西,去了罗布泊。经过数天的考察,他们最终在罗布泊黄羊大沟地区选取了一块地貌、水源和土质都符合实验条件的场所。

这里的北部有5400米高的博格达峰,南部有5000米高的阿尔金山,东、西为长达100多公里的原始戈壁,方圆300公里内没有村落,甚至没有可供开采的矿产资源,但是这里却有罗布泊和孔雀河带来的丰富水源。

张蕴钰返回北京后,立刻向万毅副部长和陈士榘司令员做了汇报,在经过万毅等人实地的空中考察后,他们向国防部上报了选场和转场报告。经国防部和总参批准,罗布泊被正式选为中国的核试验基地。

大漠创业,张蕴钰:干不成我哪里都不去!

1959年5月,张蕴钰带着五万名甘愿隐姓埋名的战士开进了罗布泊,掀开了一场没有金戈铁马,没有硝烟,但却有无数汗水和泪水的大漠创业的序幕。

戈壁滩上的气候不仅极度恶劣,而且变幻莫测。9月的戈壁地表50多摄氏度,胶底鞋都被烫化变形了,人则被晒得浑身脱皮,皮肤呈绛紫色,还有极度凶恶的毒蚊子,咬得人寝食难安。然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有一次,张蕴钰带着6个人外出勘察,结果遇到了沙暴天气,能见度不到30米,最后汽油也耗尽了,张蕴钰等人不得不在一棵枯树下静静等待。

最后,是指挥部出动了大批的人员和车辆,苦苦找了好长时间,才看到了满脸疲惫神色的司令员。

张蕴钰后来回忆这段经历时是这样描述的:“惊沙走石,寒暑无情,栉风沐沙,含辛茹苦,浴寒风而汗流,暴烈日而寒战。手不应心,足不适志。”

在罗布泊,不仅水资源稀缺,而且菜和食品也很紧缺。米饭里常夹着沙子,大家也就那么吃了,蔬菜经过长途运输,要不就是干了,要不就是烂了,大家只能吃榨菜和葱头。很快,夜盲症就流行起来了,因为营养不良,很多同志嘴巴、舌头都烂了,常常流鼻血。

后来又遇到了“下马风”很多项目被撤,一些机关人员被撤走,大家一度怀疑这个项目还能不能坚持下去。

张蕴钰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呢?他一次次地开会,向大家介绍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讲中央领导对核武器的重视。他尤其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周总理出访外国归来,特地在乌鲁木齐停了下来,在和新疆自治区的领导们用餐时,他语重心长地说:“中央在新疆有个原子武器靶场,他们条件非常艰苦,但任务很艰巨,希望自治区的领导能给他们一些帮助和支持,我替他们向大家干杯了!”

张蕴钰说:“就凭总理的这句话,我哪里都不回去,一年不行我干两年,两年不行我干三年,非要干成我们自己的原子弹试验场不可!”

为了支持核试验基地的建设工作,其余一些省份也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比如60年代初,解放军从河南、山东等地秘密招收一万多名有一技之长的农民,他们中有的人会做豆腐,有人会酿酱油,修车,做粉条……他们在经过严格的审查后,遵守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儿”的规定——事实上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被秘密送到了大西北,他们中的很多从此扎根西北,在那里安了家。

就这样,张蕴钰和5万建设大军在荒芜的大戈壁苦苦干了4年多,从公路、机场到地下公司,从指挥通信,到监控监测……终于在1963年12月完成了核试验场的所有建设工作。

核试验成功,周恩来却反问:你们怎么确定成功了?

1964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张爱萍宣布:原子弹将于1964年10月16日爆炸。当天下午,原子弹就被放到了102.438米高的铁塔上。

其实,早在进入10月份之前,张蕴钰就多次向张爱萍建议,核试验场早在9月25日就做好了一切准备,可以在国庆节前爆炸原子弹,这无疑是送给祖国最好的礼物。但每次建议后,张爱萍都一言不发,最后周总理发来了明确指示:国庆节前不试验,等国庆邀来的国宾走后再试验。

从9月25日到10月16日,虽然只有不到20天的时间,但对于试验场的所有工作人员,将军和科学家来说,每一天都是度日如年,大家心中的弦每天都紧紧地绷着,在这些日子里,张蕴钰说自己把一切的问题都想了一遍,甚至是实验失败的可能……

张爱萍将军为了缓解大家的压力,还亲自带队去孔雀河和古楼兰王国废墟进行了一次短暂的旅行。然后就是一遍遍的演练,大家在心中和手上一遍遍地把过每一个操作过程。

时间终于到了10月16日,这天上午10点,罗布泊风和日丽,碧空如洗,张蕴钰等人登上吊篮,升上了装载原子弹的铁塔,进行起爆前的最后检查工作。

检车完毕后,张蕴钰拿着操作规程表,在上面签了字:1964年10月16日,张蕴钰。这恐怕是张蕴钰一生写过最沉重的几个字了。

离开之前,张蕴钰和李觉将军特意嘱咐卷机手:“起爆前要把毛主席相取下,忘了的话就是政治事故。”

随后,张蕴钰把起爆原子弹的钥匙交给了主控室指挥张震寰。

15点钟,伴随着4、3、2、1的倒计时声,一道强烈的闪光出现在了罗布泊的上空,随后是一声震碎天地的霹雳之声,巨大的火球在每个人的眼中燃烧,欢呼、拥抱、泪水……

张蕴钰当场诗兴大发,吟诗一首:

光巨明‚

声巨隆‚

无垠戈壁腾巨龙‚

飞笑融山崩。

呼成功‚

欢成功‚

一剂量知数年功‚

敲响五更钟!

时任核试验总指挥的张爱萍将军立刻把成功的消息告诉了周恩来,他兴奋地叫道:“总理,我们成功了,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没想到周恩来的反应却格外冷静,他问道:“你们怎么证明是核爆炸?”张爱萍听了周恩来的反问竟无言以对,他随即下令专家对试验结果做一份综合报告。

专家们认为,爆炸后云烟上升到了8-9公里的高度,火球发光在3秒以上,烟云的外观和文献报道一致……

在完全确定了原子弹爆炸成功后,当天晚上,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大型音乐舞蹈剧《东方红》全体演出人员时,郑重地向他们宣布:“我国在西部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进行了一次核试验!”

很快地,国内和国际就都得知了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

当天晚上,张蕴钰夜不能寐,他一遍遍地收听着《新闻公报》的广播:“……中国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张蕴钰满意地离开了……

当年张蕴钰的老部下,曾在核试验基地工作过的霍振礼回忆:

张蕴钰是我国核试验基地的第一任司令员,1958年,他推翻了苏联专家敦煌定点的方案,历经千辛万苦,在大西北的戈壁安营扎寨,并在短短3、4年的时间里基本完成了试验场地的建设。他实际承担了几十个部门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在他任职期间,各种试验都取得了成功。

他是一个十分有功的“两弹一星”领导人物,因为他的贡献主要是在组织和领导方面,没有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称号。但实际上,他是“两弹一星”重要的功勋人员。

在张旅天的童年记忆里,父亲张蕴钰只是一个模糊的影子,因为童年的他能见到父亲的时候很少。

张旅天记得的是1960年的一个周末,家中来了一个陌生又熟悉的男人,母亲高兴地告诉他:“是爸爸回来了。”

张旅天问父亲:“爸爸,你上班的地方很远吗?你怎么一直不回家。”

张蕴钰伸出手臂,向西方一指:“在西边很远很远的地方,要坐飞机和火车才能到。”张旅天还是不解:很远很远是多远?有10个家里到幼儿园的距离那么远吗?

张旅天还记得,父亲教他的第一首诗是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张旅天一直到长大,才明白父亲为什么要教自己读这首诗。

在原子弹和氢弹爆炸后,1978年,张蕴钰被调回北京,先后参与了洲际导弹、潜射导弹、通信卫星等重大实验的组织和指挥。1985年,68岁的张蕴钰离休。

离休后的张蕴钰开始整理自己的文章和诗词,其中最多的回忆还是当年在戈壁滩上为原子弹建设试验场的场景。

2008年,张蕴钰因病住院,这一年是创建核基地的50周年,张蕴钰对儿子说:“我真想在回去看看啊!”

随后张蕴钰病情加重,被转入了ICU。张蕴钰自知病情严重,提笔给核基地的同志们写了一封祝贺信:

马踏西陲,兰花问早。精心梳妆五是在,神韵世人晓。

7月份,张蕴钰开始陷入昏迷。张旅天在陪护父亲的时候,总能听到父亲在昏迷中教导:“300万,300万吨!”300万吨正是当年中国氢弹试验时的爆炸当量。

2008年8月29日,在北京奥运会结束后,张蕴钰的心脏停止了跳动。张蕴钰生前有遗嘱:他离开后,不搞遗体告别,不设灵堂,骨灰火化后送回老家……

核基地的领导当晚赶到张蕴钰家进行祭奠,他们提出想把张司令员的骨灰安葬在基地的烈士陵园。开过家庭会议后,张蕴钰的家人们一致同意将张蕴钰的一部分骨灰送回核基地,这是张蕴钰50年前艰苦创业的地方。

本文参考资料来源:

《我参与指挥了中国第一次核试验》 张蕴钰

《回忆我的父亲张蕴钰》 张旅天

《中国第一任核司令》 刘建铭

《“两弹一星”传奇背后的故事》 北京晚报

《中国核试验中的真人真事》 霍振礼

《开国将军轶事》 吴东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