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生:糖尿病坚持做到“4个早”,降糖效果更明显,受益终身

 子孙满堂康复师 2022-06-15 发布于黑龙江

糖尿病对于很多人既陌生又熟悉,你可能身边有这样的人群,也可能你就是糖尿病大军中的一员。糖尿病由于老年人较多,且多同时伴有高血压、高血脂等情况,因此常被和“短寿”挂上钩,但随着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如果提高生活治疗,延长寿命,越来越被人重视。

医生给出4点建议,非常实用,降糖效果更佳,早知道受益终身!

一、血糖高没症状也要早点治,别犯傻

糖尿病存在潜伏期、早期两个阶段,目前我国除了3.3亿已确诊糖尿病的患者,还有5000万人属于潜在糖尿病患者。但由于没有任何不适症状,往往难以及时发现,也就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最终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因此如果体检时查出血糖升高,即使没有不适正常也应该积极治疗。

一般检查空腹血糖超过7.0mmol/L,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等于11.1mmol/L,确诊为糖尿病。如你检查空腹血糖在6.16-7.0mmol/L之间,餐后血糖处于7.8-11.1mmol/L之间,各项指标偏高值,就要注意你可能被糖尿病盯上了。

这时候要立即就医进行治疗,一般没有明显症状不用服药,可以通过调整饮食、增强锻炼、控制体重就能改善。如果出现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的情况,就必须用药治疗。

二、坚持个体化治疗,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

对于二三十岁的年轻患者,血糖应严格控制,在排除低血糖的情况下,血糖降得越低越好。但对于60岁以上的患者,血糖的控制可以适当放宽,尤其是伴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糖友,血糖可以适当提高1个点。

目前治疗2型糖尿病,常用药物有7类:二甲双胍类,磺脲类促泌剂,非磺脲类苯茴酸类衍生物促泌剂,α-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GLP-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

其中二甲双胍为基础类药物,年轻患者由于体质问题,不严重的不需要联合用药,老年患者为预防心血管病,一般联合用药,但不要超过3种,可以联合磺脲类、α-糖苷酶抑制剂等药物服用。

服药期间注意3点:按时按量,保证疗效;不随意停药或换药,以免血糖波动大,造成损害;注意监测血糖,以检验药物疗效,可以随之调整用药方案。

三、饮食有忌口,血糖才能低又稳

合理饮食是治疗糖尿病的一把“利剑”,运用的好可以保持血糖长期稳定。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除了血糖高,多数还伴有血压、血脂高及肥胖的情况,因此日常饮食必须坚持“三低”原则即低糖、低盐、低脂,以减轻肾脏的代谢负担,避免摄入多余的热量造成血糖波动。

除此之外,还有两点“食物”要戒掉——烟和酒。俗话说平时吸烟喝酒一时爽,如今血糖爆表悔断肠。

烟草中含有烟碱,会刺激血管收缩,加重下肢组织缺血、缺氧,增加糖尿病足并发症的风险;另外,会导致血液携氧量降低,也会加重病人的血脂异常,导致血增加血液黏稠度,从而提升心脏、血管疾病的风险;

酒精本身含有高热量,会引起血糖波动,如果不小心与磺脲类降糖药同服则会导致低血糖的情况,严重的甚至引起惊厥、昏迷,除此之外,过量饮酒会导致肝脏代谢变慢, 导致胰岛素代谢紊乱,危害同样不容小觑。

四、远离并发症,糖尿病更长寿

糖尿病的危害远超过糖尿病本身,因此提前预防大于治疗。除了按时检查血糖,也要做预防并发症的检查,比如肾功能检查包括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心血管疾病如心电图,视网膜病变如眼底检查,糖尿足包括血管、神经系统的检查等等。

糖尿病并非都“短寿”,掌握好“五驾马车”,长寿真没那么难!

(注:文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问题请联系删除)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快速找到人体的各个穴位 <wbr>365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