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咸丰年间,泼妇辱骂朝廷命官,官员不仅不生气,反利用其巧破冤案

 老大姐嗨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清咸丰七年的一天,湖北省东湖县的新任知县,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一个恶名远扬的泼妇关进了县衙大牢。

文章图片1

这个泼妇自入狱后,便开始没日没夜地辱骂东湖知县,除了吃饭、睡觉,没有片刻停歇,将东湖知县的祖宗八辈全都骂了个遍。

按照当时的律法,普通百姓辱骂朝廷命官,是要被施以杖刑的,因此泼妇之前虽然无罪,但现在却有罪了,东湖知县完全可以依律将其严惩。

可奇怪的是,不管这泼妇骂得如何难听,东湖知县就像没听到一样,既不按律治其罪,也不出面制止,任由其不断辱骂自己。

直到三天后,东湖知县终于有了反应,他命人将泼妇和与其同牢房的女子一起带到了县衙大堂,展开了审讯。

但令人不解的是,东湖知县审的并不是那个辱骂他的泼妇,而是那名与泼妇关押在同一牢房的女子。

文章图片2

而随着审讯进行,泼妇才明白,原来东湖知县之所以冤枉她,并将她关入牢房,是想利用她为这名女子伸冤。

那么,东湖知县是如何利用泼妇为女子伸冤的?女子身上又有何冤情?大家好,我是西凉烟雨,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起发生在清咸丰年间的——聪明知县巧断冤案事件:

故事还要从那名含冤的女子身上说起,女子唤做李氏,时年不到20岁,却早已嫁为人妇,李氏的丈夫是个商人,常年外出经商,家中就只剩下李氏和寡妇婆婆一起生活。

李氏认为婆婆早寡,一个人将丈夫拉扯大不容易,所以对婆婆非常孝顺,每天早上都会早早起来做饭烧水,待一切准备妥当后,再去叫婆婆起床。

一天早上,李氏做好早饭后,便来到了婆婆的房间,准备如同往常一样叫婆婆起床吃饭,但还没等张口,李氏就发现了不对,婆婆的床下竟有两双鞋,其中一双还是男子样式的鞋。

文章图片3

李氏虽然年纪不大,但也是人妇,对于男女之事又怎会不懂?她看到这双男式鞋,便明白是婆婆守不住寡与人通奸了。

想到这里,李氏羞得小脸通红,也不敢再叫婆婆了,连忙悄声细气地离开了房间,然后逃也似的离开了家,去外面躲避了。

李氏刚走,婆婆就从床上坐了起来,其实早在李氏进门时,婆婆就已经醒了,只不过因为无颜面对儿媳,所以才没有出声。

婆婆起床后,便将那个与之通奸的男人打发走了,然后一个人坐在床上,心中是又羞又愧,她作为婆婆,却被儿媳捉了奸,这要传出去她还怎么做人?

即使儿媳帮她将事情隐瞒下来,她也不知道以后该如何与儿媳相处,而且万一儿媳将此事告诉了儿子,她又该如何面对儿子?

文章图片4

诸如此类的担心,以及被捉奸的羞愧之情,不断折磨着婆婆的内心,最终羞愧难当的婆婆,选择在房中悬梁自尽,结束这痛苦的折磨。

当天中午,在外躲避的李氏回到了家中,她在外间没有看到婆婆,便来到婆婆的房间寻找,当她推开门看到婆婆已经悬梁自尽时,顿时崩溃的哭喊起来。

李氏的哭声惊动了四邻,邻居们见出了人命,便叫来了保长,保长到来后,便询问李氏,其婆婆为何会自尽。

李氏明白,婆婆应该是因为通奸之事被她发现,才选择自尽的,可她却不能将这件事说出来,因为如果说出来,婆婆的名声就全毁了,就连丈夫都要受到牵连。

因此,不管保长怎么问,李氏就是不吱声,只是在那默默哭泣,保长见状,便以为是李氏将婆婆给逼死了,于是就命人将李氏捆绑起来,送到县衙治罪。

文章图片5

正所谓“人命大于天”,治下发生人命案件,东湖知县自然不敢怠慢,第一时间就开堂审理了此案,而在审理过程中,不管东湖知县如何审问,李氏依旧是闭口不言。

东湖知县见状,隐约觉得此案可能有隐情,但他并没有深究,而是直接以逼死婆婆的罪名,将李氏拟为斩立决,然后申报各级上司核准。

事情到这里,似乎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只待朝廷的批复下来,李氏就会被处死,就连李氏自己都认命了。

但谁也没想到的是,就在等待朝廷批复的这段时间,事情突然出现了转机,本来负责审理此案的东湖知县任满升官了,由一位姓张的官员,接任了东湖知县一职。

张知县在上任后,便按例对尚未了结的案件进行重新审核,而他在翻阅李氏逼死婆婆一案时,觉得此案疑点重重,便决定重审此案。

文章图片6

张知县是个机智多谋、勤政爱民的好官,他在审理李氏时,虽然李氏依然一言不发,但张知县凭借多年的办案经验,还是察觉出李氏应该隐瞒了实情,她并不是逼死婆婆的凶手。

可若李氏不是真凶,她又为何宁可身死、宁可背着不孝的骂名,也要隐瞒实情呢?又该怎样让她开口呢?

张知县苦思良久,却始终摸不到头绪,直到在一次外出走访民情时,他偶然看到了一个被街邻称为“河东狮吼”的泼妇在骂街,张知县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能让李氏开口的办法。

回到县衙后,张知县便发出拘票,让衙役将“河东狮吼”带到了县衙,然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河东狮吼押入大牢,和李氏关在了一起。

河东狮吼可是个“得理不饶人,无理也要争三分”的泼妇,如今平白无故被冤枉入狱,她怎肯善罢甘休?当即就在牢房里骂了起来,并且一骂就是整整三天。

文章图片7

这三天里,河东狮吼是骂爽了,可跟她关在一起的李氏却受老罪了,三天来李氏吃不好、睡不好,后来实在忍受不住,便开口劝解河东狮吼忍下这份冤屈。

却不想,河东狮吼不仅不听劝,反而还指责李氏多管闲事,并说李氏是因为感觉不到冤屈,所以才不言语。

李氏听罢,语气哀怨地回道:“嫂子,要说冤屈,我可比你冤多了,你受的冤屈,顶天只是吃几天牢饭,而我的冤屈,不仅要被砍头,死后也要背负不孝的骂名,你说咱俩谁更冤?”

河东狮吼见李氏这么惨,不知怎的,内心的怨气突然就平息了很多,也不再喊骂了,李氏的耳根子终于清净了下来,可以安心等死了。

可李氏不知道的是,她所说的话,全被张知县安插在隔壁牢房的衙役听了去,然后又被衙役禀告给了张知县。

文章图片8

张知县听后,心中大喜,当即就让衙役将李氏和河东狮吼一起提上堂来,以衙役听到的话来讯问李氏。

李氏见状,知道隐瞒不住了,只能将撞见婆婆与人通奸,婆婆因羞愧难当而自杀的事情都说了出来。

张知县听罢,立即行文上司,为李氏平反,随后经过一系列的核查,李氏身上的冤屈终于得以平反,被无罪释放回家。

后来,李氏在外经商的丈夫回到了家中,当他得知妻子宁愿背负骂名身死,也要保全母亲的名声后,内心感动不已,自此对李氏恩爱备宠,夫妻二人自此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另一边,张知县利用泼妇巧断冤案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京城,朝堂上下无不对其称赞有加,其前途可谓一片光明。

文章图片9

可惜,张知县命运不济,还没等朝廷予以重任,就突然因病而亡了,张知县去世后,其巧破冤案的事迹,被湖北巡抚胡林翼安到了后任知县张建基的身上。

有此事迹加持,再加上胡林翼上奏为其美言,张建基的仕途走得非常顺畅,仅仅几年就升到了湖北布政使,而那位实际办案的张知县,别说名字了,就连籍贯都没有留下。

不得不说,清朝灭亡是有理由的,连这种传遍朝堂、人尽皆知的事迹,都可以堂而皇之地安到别人身上,咸丰年间的清廷官场到底有多腐败,可想而知。

好了,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喜欢,别忘了点赞、关注我,您的支持是我前行的最大动力,谢谢大家!

文章图片10

文/西凉烟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