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夸孩子,有讲究

 木香草堂 2022-06-15 发布于辽宁

夸孩子,有讲究


目前家长们都接受一种新的育儿理念,就是对孩子不要采取批评指责,而是更多的鼓励,以一种积极的语言引导孩子。诚然这个理论是不错的,但是我们现在的家长们到底有多少人正理解这个理论的内涵呢?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真的用对了这个方法?

夸孩子,有讲究

我们的家长在接受鼓励孩子的理念之后,在日常生活中都开始对孩子施以积极鼓励性的语言,诸如“你很优秀,你很棒,你很聪明等语言,诚然这没有错,但是如果长期如此我们会给孩子造成一种错觉,那就是孩子会逐渐专注于表现目标,即获取对其脆弱能力的正面评价而避免其负面评价,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再也无法预测自己能做得多好。孩子评估自己能力就越低,所知的有效学习策略就越少,就越容易逃避挑战,孩子就会表现为学习成绩差、不敢承担责任把失败归结为客观原因,开始学着说谎话,甚至厌学等。特别是孩子到9—10岁开始变现会更明显。

这种转变从儿童心理发展来看应该是从孩子入学之后,因为之前,对孩子的评估毕竟没有一个恒定的标准,但入学之后学习成绩成为评价孩子的唯一标准了。同时孩子在入学之后都会有一段时间的自信心下降,但现在的家长和老师很少关心到这一点,只是一味的在提高学习成绩上使劲,家长、老师包括学校等成年人的评价对孩子的转变起了关键性作用。

在品读《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关于表扬孩子有一个很恰当的比喻——“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发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父母不同的教育会导致孩子不同的成长方向和性格发展。与中国传统教育不同的是西方教育多采用一种叫赏识教育的教育方式。

赏识教育是世界著名的六种教育方法之一,赏识教育不是简单的表扬加鼓励。而是赏识孩子的行为结果,以强化孩子的行为;是赏识孩子的行为过程,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动机;创造环境,以指明孩子发展方向;适当提醒,增强孩子的心理体验,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

一、具体的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在家长眼里,孩子的每一个成长细节都是值得惊叹和赞美的——宝宝会笑了,宝宝会翻身了,宝宝会蹦了,宝宝说话了……就是在这种不断的惊喜中,甚是孩子的啼哭都会引起家长的兴奋不已。家长已经习惯于对着孩子说出“你真棒!”这样的评价,甚至一句轻轻的“啊”都充满着赞赏的语气。

家长随口的夸奖,可能意识不到会带来怎样的消极影响,直到有一天,发现孩子变得害怕失败,经不起一丁点儿挫折。总是笼统地表扬孩子,比如你真棒,会让孩子无所适从。也许孩子只是端了一次饭,妈妈与其兴高采烈地表示“好孩子,你真棒”,不如告诉他“谢谢你帮妈妈端饭,妈妈很开心”。有针对性的具体表扬会让孩子更容易理解,并且知道今后应该怎么做,如何努力!

你所夸赞的不是一句简单事件,而是孩子所做出的行为。你要将这种行为通过自己再次的描述之后,然后告诉孩子做的很好,有道理或者是做的不错但如果改进什么会更好!比如孩子学会自己做饭了,不用大人喂饭了。你就可以这样说:“恩,好儿子,已经长大了,自己学会吃饭了,不用妈妈喂了,你是一个很独立的孩子,妈妈为你感到高兴!你长大后一定是一个独立又坚强的人!”在你的这些话里或许有的孩子不容易理解,但是这将成为永久的数据保存在孩子的大脑里,深深的影响着他们。所以,家长要学会夸奖孩子,不能偷懒,不能简单的一句“你真棒!”

二、夸“你真聪明”不如说:“你真努力”

“你真聪明!”——又一个家长惯用的评语。家长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如果都用“聪明”来定义,结果只能是让孩子觉得好成绩是与聪明划等号,一方面他会变得“自负”而非“自信”,另一方面,他们面对挑战会采取回避,因为不想出现与聪明不相符的结果。美国的研究人员让幼儿园孩子解决了一些难题,然后,对一半的孩子说:“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对另一半说:“答对8道题,你们很努力。”接着给他们两种任务选择:一种是可能出一些差错,但最终能学到新东西的任务;另一种是有把握能够做得非常好的。结果2/3的被夸聪明的孩子选择容易完成的;被夸努力的孩子90%选择了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聪明与努力其实是一种归因方式,聪明是一种内在稳定不可控制的归因因素,而努力是一种外在不稳定可控制的归因因素。如果每次孩子考试考得好或者做什么事情做得好,家长或老师就夸奖他“聪明”,这会让孩子产生一种想法就是“我优秀是因为我聪明,与其它因素无关”这是十分有害的,一旦失败,他们就会找种种借口。做个比喻“你给孩子买了最好的鱼竿、最好的线、最好的钩和最好的鱼饵,然而你忽略了教给孩子如何去钓鱼,那面对着满池塘的鱼,孩子始终无法钓到鱼,最终导致孩子认为自己不适合钓鱼或者认为自己笨”而如果家长和老师夸奖他“努力去做到”,在他心里就产生一种念头“天道酬勤,我努力就会改变命运,如果失败了,那是自己还没有做到位”,通常这种孩子更容易成功,更能经受住挫折!

三、孩子人格的培养融入到生活习惯的言语中

“好宝宝”这样的话是典型的“夸人格”,家长们会无心地将其挂在嘴边。但“好”是一个很虚无的概念,如果孩子总被扣上这样一顶大帽子,对他反而是种压力。成年人也是,当领导不断夸奖你时,开始还会沾沾自喜,但慢慢地就会感觉到压力,甚至不想做得完美,以便得到喘息的机会。如果家长的称赞总是“言过其实”,孩子也会有压力,觉得自己不配这样的赞美。他们会怎么办呢?那就是在你刚刚赞美完他的时候,他就做出让你头疼的事情,以示“真诚”。

性格是天生的,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但是人格是可以培养的!影响孩子人格的最大程度来自于家长,家长在孩子成长阶段不能随便对待。同样夸奖孩子不能夸人格,这与孩子的认知程度有关系。孩子小,认知不够,对你的夸赞不能真正明白而只会将其融入自己的人格层面里。对于这种情况,简单点来说就是要“对事不对人”地夸奖!

心灵寄语:

家长就是孩子生活中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夸奖是一门学问,夸奖孩子更是一种深入学习的理论。对于对孩子的夸赞,可以影响到孩子一生的发展和成长。孩子的成长中不能没有夸赞,但是不能有那些流于表面一点意义都没有的夸赞,这些夸奖不会对孩子起到多大的作用,相反会害了他们。文章中说了夸奖孩子的三点注意的“夸具体、夸努力、夸事实”,做到这三也并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家长要留心孩子的行为,感受孩子的内心,观察孩子的努力。

当孩子慢慢步入校园中,成绩固然关注,但是孩子快乐的成真、塑造良好的人格更重要,根本问题解决不好,一味地在课余给孩子增加额外补习班只能使孩子更怀疑自己,更想着去逃避,家长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如何引导孩子,让孩子明白努力和能力之间的关系,清楚自己的表现。

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去引导孩子呢?在孩子入学之后,家长应该有意识开始给孩子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让他们体验到一些失败。当孩子遇到挫折后,及时的用“如果你更努力的话你就行”等语言修正孩子的思维导向。当孩子成功之后,及时教育孩子将成功视作是他们自己能力和努力的结果而不是机会的结果,并给与额外的语言奖励,比如“你真的很擅长”。逐渐的让孩子发现只要他通过自身的努力,他个人的能力可以得到增强,可以应对新的挑战,孩子的自信心也就会变得坚强而持久。

为人父母,生孩子,养孩子,更要学会教育孩子!父母路,乃路漫漫其修远兮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