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克喘饮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中医睡眠张医生 2022-06-15 发布于湖北

克喘饮加减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

孙轶秋,主治医师(江苏省南京市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邮编:210029)。

主治

小儿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喘憋型肺炎。

处方

杏仁、桑白皮、款冬花、葶苈子、地龙、蝉衣、黄芩各10克,代赭石(先煎)20克,法半夏6克,炙麻黄5克,甘草3克。

用法

上药加水250毫升,浸泡30分钟,煎15~20分钟.取汁150毫升,分3次服。临证若见鼻塞鼻痒涕多加苍耳子10克;痰多黄稠加黛蛤散(包煎)10克;痰多清稀去黄芩加干姜5克,细辛3克;皮肤湿疹加苦参10克;发热有汗口渴欲饮加生石膏(先煎)30克;口唇发绀加桃仁、当归各10克;白天如常入夜即发加僵蚕10克,制附片6克;血象升高加虎杖、鱼腥草各15克;肺部有湿罗音加车前子(包煎)10克,花椒目(打碎)6克。

疗效

一般服药5~10剂哮喘即可缓解。参照江苏省卫生厅1981年制订《儿科疾病诊断疗效评定标准》治疗患儿150例,缓解(喘憋、咳嗽、肺部哮鸣音消失)10例,好转(喘憋、咳嗽减轻、肺部哮鸣音减少)36例,无效(服药6剂,喘憋不减或加重)13例,有效率91.3%。

按语

小儿哮喘多由痰火内蕴,卒感风寒引发。治疗应以宣肺散寒,清热化痰,降气平喘之法。方中麻黄、杏仁宣肺平喘,兼解表寒;桑皮、黄芩、葶苈子清热解毒,泻肺平喘;半夏、款花、代赭石降气化痰、止咳平喘;地龙、蝉衣活血解痉,祛风脱敏而平喘;甘草调和药。合而用之有外解风寒、内除痰热、降气定喘之功。本方主要用于哮喘急性发作期,待哮喘平息之后当采用健脾、补肺、益肾等法,扶正固本、预防复发。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