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青岛人的记忆里,曾经的大鲍岛烟火气十足。而随着大鲍岛文化休闲街区的回归,岛城的百年商贸中心老街区也将再次焕发出新的生机,逐渐升腾起阔别已久的烟火气息。1897年,德国强占青岛,次年与清政府签订《胶澳租借条约》,将青岛划为殖民地。1900年,德国殖民当局颁布了《德属之境分为内外两界章程》与《青岛城市规划》,将胶澳租借地分为内界青岛和外界李村两大区,又将内界青岛区划分九个区,即青岛、大鲍岛、小鲍岛、小泥洼、孟家沟、台东镇、扫帚滩、杨家村、会前村九个小区。1910年,德占当局再次调整区划,将青岛区的9个小区合并为4个区(镇),自此,青岛老市区便成了青岛区、大鲍岛区、台东镇、台西镇4个基层行政区。当时规划的内界指的就是青岛区和大鲍岛区。青岛区是德县路以南的欧人居住区,大鲍岛区是德县路以北至胶州湾的华人居住区,即今天德县路与沧口路、济南路与济宁路之间大致围成的区域。四方路、黄岛路、海泊路、芝罘路、易州路、李村路、沧口路、博山路、平度路、潍县路、即墨路......大鲍岛作为最具有青岛特色的历史城区,这一方热土更是承载了几代青岛人美好而又难忘的记忆。走在大鲍岛老街区,那些老青岛耳熟能详的一条条老街,每条老街都是一段历史。每一条老街,都有着老青岛特有的人间烟火、市井风情。有着数不清的勾陈往事、家长里短......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与著名纪实摄影家王挺老师继续联袂推出《三十年前的大鲍岛·期待烟火气回归》纪念图文,本次精选编发的照片拍摄于1990年左右,记录下了三十年前,曾经商贾云集、热闹无比的大鲍岛商业街区,那些烟火气息浓郁、市井繁华喧嚣的旧影时光。博山路烧烤街,那时连同周边的易州路、四方路一带每日里人流涌动。
德县路、博山路、肥城路 博山路、四方路周边,那时大鲍岛的各条老街在中山路的商机带动下,都是繁华热闹。博山路、平度路,四方路市场肉类、干鲜果品、粮食市。易州路、四方路
潍县路与四方路口 博山路
博山路、四方路,估计很多年轻人想象不到这里曾经的繁华喧嚣。
热闹的博山路、四方路交界

春和楼前的结婚现场

繁华熙攘的中山路北段 中山路天真摄影前
潍县路、德县路,潍县路的商业繁荣,曾经是仅次于中山路的人气老街。
中山路德县路三角地的大广告牌
中山路“美达尔”烤肉前的火爆场景,在王姐烧烤开始红火之前,“美达尔”的生意应该是最好的。后来两家不但相邻,也成了竞争对手。
大鲍岛商圈正在紧锣密鼓地重启昔日辉煌之路,而大鲍岛的复兴也是每个热爱这座城市历史的青岛人的企盼,但回望过往,正如已消失的市场三路大楼梯,重新来过,一路前行,任重道远......
记忆的档口,镜头下仿是另一个时代,而它们曾经就在我们身边,或慢慢消失、或慢慢沉淀于模糊的回忆中......青岛能够被批准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老城区的存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也是判断这座城市是否具有历史传统的标志。随着近些年以来,青岛城市发展改造的巨大变化,大鲍岛正在不断消失中,也正在逐渐被人遗忘中。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自2018年初开始与著名纪实摄影家王挺老师合作编发“青岛记忆”专辑,在至今已经发布的四十余篇、一千多张王挺老师拍摄的老照片里,生动的再现了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日新月异的大青岛在城市建设、街区风貌、民生百态、市井风情等方面的记忆留存,每一篇的发布也都会勾起无数老青岛各种难忘的回忆。1985年买第一架相机开始摄影;1985—1995年拍摄青岛街头;1986年徒步黄河晋陕峡谷,后又进行多次徒步黄河考察摄影;1989年独自骑车进藏考察摄影7000多幅;1990年在青岛栈桥回澜阁举办《高原魂——王挺西藏行摄影展》;1993年8月被评为首届青岛摄影十佳新人;2000—2004年期间多次赴西藏考察摄影;2006年开始继续拍摄青岛街头;2011年第五次去可可西里;2016年开始,每年外出两次到全国各地城市拍摄。2020年9月6日—10月2日由青岛文学馆、青岛当代艺术文献中心策划的“异见——王挺街拍文献展”在良友书坊展出。2022年6月3日—7月3日,高原魂——1989王挺西藏行摄影复刻展在四川路23号不是书店·金茂湾店展出。 本组图文由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