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枇杷叶紫珠

 一帆csp 2022-06-15 发布于广东

如何辨认植物?这是个高深的话题,最简单的回答是:从植物的特征去辨认呀。这不是废话嘛。

当人们遇到不认识的植物,通常可以从花、果实、叶子等植物器官的特征来辨认。尽管花或果实的特征更突出,但开花期或能看到果实的时间总是很短,植物的叶子才是大多数时候都能看到的,因而掌握叶片的辨识技巧尤为重要。
最开始跟着大咖刷山刷园的时候,看见没花没果的植物,他们对它的名字也能脱口而出简直膜拜得不得了,慢慢我积累多了,掌握一点叶片特点,特别是混了眼熟,我也慢慢可以了。
不过,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过“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没有相同,并不代表没有相似呀,相似的植物太多了,而且科学家有时候直接把相似的植物叶片用在名字上,比如桂叶黄梅,比如樟叶槿,比如桃金娘叶远志。

那么今天想聊的枇杷叶紫珠(Callicarpa kochiana,它跟枇杷又有啥关系呢?

枇杷叶紫珠,唇形科、紫珠属灌木。
其叶如枇杷叶,故名。也叫山枇杷、野枇杷、长叶紫珠、劳来氏紫珠、黄毛紫珠等。
紫珠属原属于马鞭草科,新分类系统把它划到唇形科,枇杷叶紫珠的拉丁文是Callicarpa kochiana Makino,其属名Callicarpa是“美果的”,挺有意思,属名直接给一个点赞 ,种加词kochiana是一个日本的地名,叫高知县,这也是模式采集地,可惜这种中国本土分布更广泛的植物又被别人抢注了。对,后面的命名人Makino一看就知道是日本名,不熟,此处不谈。

生于海拔100-850米的山坡或谷地溪旁林中和灌丛中。产台湾、福建、广东、浙江、江西、湖南、河南南部。越南也有分布。

由于疫情的原因吧,今年去远方的机会并不多,对于本土的植物反而多了一份关注,这个可以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安慰一下自己。
比如,去年发现屋边村这个地方后,居然乐此不疲来了好多次,几乎每次都有收获。除了村里的古树林,就是村后那座不大不小,特别适合我这种懒人走的小山。
走多几次,山里的植物也愈加清晰了一些。山里的植物大都颜值不高,很少被用于园林绿化中,至于故事或者文化,很难挖掘,不过,它们大都具备药用价值,却是我要回避的,毕竟,药用价值这东西,我也成了“以讹传讹”罢了。
对于枇杷叶紫珠,可是说很熟,也可以说不熟,熟是因为几乎每次上山都能看见它的身影,名字也早就耳熟能详了,不熟是因为从来没认真看它,也没把它纳入囊中的那种冲动与激情。

这段时间,身边多了一个在植物圈里圈里圈外徘徊的刷山伙伴,特别能写,好想拉她入坑,让植物圈内多个歌颂的才女。跟她进山,也能满足我的虚荣心,可以假装做个师傅,跟她讲这个啥那个啥,其实嘛,对山野植物,我连半桶水还不到。

枇杷叶紫珠的辨识度挺高的,主要是因为我所走的地方,紫珠属的植物不多,而顾名思义,它的枇杷叶是这个紫珠的标配,就算没花没果的季节,也能将它揪出来。
它的叶片并不好看,因为它黄褐色的绒毛,它甚至有点像我们俗称五指毛桃的粗叶榕,一副脏兮兮的样子,其实这就是它的本色。
不开花不结果的时候,还真的有人把它误以为是枇杷,有个最好的辨别方式,枇杷大都是栽培的,野生的几乎不见,反过来,枇杷叶紫珠分布于山野中,几乎不见栽培。而且,等它开花了,或者结果了,那就完全不一样了。
枇杷叶紫珠的小枝、叶柄及花序都长有金黄色的茸毛,叶片像枇杷,侧脉通常多于10对,上面下两面的叶脉都长有毛,特别是下面的毛呈黄褐色。

这个季节正是它开花的时候,枝叶间,一簇簇紫色的花也是挺惹眼的,这类花型也是紫珠属的标配。

非常特别的是,听到紫珠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紫色的珠子,那它的果实也一定是紫色的吧,却不是。
紫珠属植物花色多为紫红色,果子成熟时多数为紫色的圆球球,然而,枇杷叶紫珠结的却是白果子,还好,我是真见过的,记得的还是好多年前在丹霞山拍到的。
而且,紫珠属的果实颜色多样,除了紫色,白色,还有红色,所以嘛,不要被名字蒙蔽了,还是多认多看才好。

结果的时候,枇杷叶紫珠是满树的果,密密匝匝结在枝叶间,不过果子不大,最主要是不能吃,大家就别再问我能不能吃这个问题了,要是能吃,估计早就引种为园林植物了吧。

其实,枇杷叶紫珠最大的贡献是药用价值,这个,我想回避都不行,我就再“以讹传讹”一次。
它的茎叶或全株入药,性平,味苦,归肝、脾、肺经,具有活血、止血、除热、解毒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痈疽肿毒、喉痹、风湿性关节炎、月经不调、烧伤等。紫珠属多种植物药效近似,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其主要作为止血药应用,民间习称止血草。近年来,紫珠属植物的开发利用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除了作为止血药应用外,根据其抗菌消炎、保肝护肝等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宫颈炎、宫颈糜烂、各型病毒性肝炎等。

说个最实际的,万一在野外,不小心出现流血事件,那它的叶子捣碎就可以用,不信你试试,当然没有机会试是最好的。

枇杷叶紫珠是灌木,不高也不矮,它的小枝、叶柄与花序密生黄褐色分枝茸毛。

它的叶片是分辨要点,一言蔽之,像枇杷的叶子。

它的叶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具细锯齿,上面脉被毛,下面密被黄褐色星状毛及分枝茸毛,两面被不明显淡黄色腺点。

嗯,它的花挺好看的,一簇紫色。

▼ 花序3-5歧分枝,径3-6厘米,花序梗长1-2厘米。

微距中的花。

▼ 它的核果或浆果状,白色,球形,为宿萼全包。

紫珠属( Callicarpa L.)约150种,主产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大洋洲、非洲和美洲亦有少数,我国有42种,产西南部至台湾,大部产南部,其中有数种,以叶入药,有散瘀消肿、消炎、止血之效。灌木,稀为乔木,除被各种毛茸外,常有黄色或红色腺点;叶通常对生;花小,聚伞花序;花冠形状各式果为肉质核果,内果皮骨质。
我认识的紫珠属植物不多,倒是有个它们家的杜虹花常见,这个名字就像一个人名,听起来特别的亲切。
杜虹花花果艳丽,挂果期长,适宜于园林中栽培观赏,也可用于盆栽观赏或植于灌木丛中、树林下,杜虹花还是一种多用途的药材,能补肾清血,治风湿、神经痛、喉痛等。叶可治疮疖、痈肿及各种内外伤出血。
它生长于海拔1590米以下的平地、山坡和溪边的林中或灌丛中,分布于中国江西、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菲律宾也有分布。
▼ 杜虹花 Callicarpa formosana Rolfe
唇形科 紫珠属

▼杜虹花的果,这是如假包换的紫珠了。

以下文字来自植物志,仅供备查。
灌木,高1-4米;小枝、叶柄与花序密生黄褐色分枝茸毛。
叶片长椭圆形、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2-22厘米,宽4-8厘米,顶端渐尖或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表面无毛或疏被毛,通常脉上较密,背面密生黄褐色星状毛和分枝茸毛,两面被不明显的黄色腺点,侧脉10-18对,在叶背隆起;叶柄长1-3厘米。
聚伞花序宽3-6厘米, 3-5次分歧;花序梗长1-2厘米;花近无柄,密集于分枝的顶端;花萼管状,被茸毛,萼齿线形或为锐尖狭长三角形.齿长2-2.5毫米;花冠淡红色或紫红色,裂片密被茸毛;雄蕊伸出花冠管外,花丝长约3.5毫米,花药卵圆形,长约1毫米;花柱长过雄蕊,柱头膨大。
果实圆球形,径约1.5毫米,几全部包藏于宿存的花萼内。花期7-8月,果期9-12月。

中文学名 枇杷叶紫珠
拉丁学名 Callicarpa kochiana Makino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目   唇形目
科   唇形科
族   紫珠族
属   紫珠属
亚属  紫珠亚属
组   管萼组
种   枇杷叶紫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