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UC头条:腹胀、积食?一剂名方,气积、血积、食积、痰积、寒积通通排掉

 青晓mnibc57lc2 2022-06-15 发布于四川

民以食为天,饮食和身体健康更是息息相关。俗话说,“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没错,吃得好了,身体也就健康了,要是这饭都吃不下了,也就别提健康不健康了。肚子里总是像被放了吹满气的气球?胀胀的,很难受?这是怎么回事儿呢?

点击加载图片

祖国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讲到“浊气在上,则生胀”,认为浊气不降为胀满所生的根源。事实上,历代医家临床实践发现,腹胀多与脾胃的升降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中医认为脾胃在中焦,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有道是,脾胃不好百病生,脾胃功能良好,则气血旺、体格壮;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那么,中医中药如何调理脾胃,缓解积食腹胀的症状?

点击加载图片

那么我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剂名方——五积散,来疏肝理气、顺畅肠胃气机,一网打尽气积、血积、食积、痰积、寒积。

五积散组方:苍白术,桔梗、麻黄、枳壳、陈皮、厚朴、干姜、姜半夏、茯苓、甘草、白芷、当归、白芍、川芎、肉桂,十五味药组成,这在古代是很少的大方子。

点击加载图片

制用方法:

1)上药共粉碎如黄豆般大粗末,文火炒黄发香即可收贮,勿泄气。成人每日用30g煎水去渣分2—3次服完。

2)碾细过筛为细末,收贮勿泄气,成人每次服3—5g,开水送下,或用生姜、红枣、葱头等煎汤为引,依症情选用。

五积散是一张综合性的大复方,本方虽为痰、寒、食、气、血五积而设,但对表里内外,脏腑经络之寒湿阴邪,均皆治之。

点击加载图片

《和剂局方》云:“调中顺气、除风冷、化痰饮。治脾胃宿冷,腹胁胀痛,胸膈停痰,呕逆恶心,或外感风寒,内伤生冷,心腹痞闷,头目昏痛,肩背拘急,肢体怠惰,寒热往来,饮食不进,及妇人血气不调,心腹撮痛,经候不调,或闭不通,并宜服之”。大家看看,这方子能治多少病。

五积散真心是个好方子!

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这组方子的关键之处:

第一梯队散气积——桔梗、枳壳。

桔梗辛散苦泄,开宣肺气,祛痰利气;枳壳辛行苦降,长于行气开胸,宽中除胀。两药合用,一升一降,共奏升降上下气机、宣胸利膈、止咳祛痰之功。

点击加载图片

第二梯队散血积——白芍、当归、川芎。

川芎辛温香窜,活血行气,偏于升散;当归甘补辛散,质润而腻,偏于养血和血;白芍微苦略酸,养血敛阴,偏于收敛。三药合用,活血、养血兼顾,疏肝、柔肝并举,使祛瘀而不耗伤气血,养血而不致血壅气滞,共奏活血祛瘀、养血和血之效。

第三梯队散食积——厚朴。

厚朴味苦、辛,性温,归脾、胃、肺经,能下气除满,有泻下、消积之功。

点击加载图片

第四梯队散痰积——苍术、茯苓、半夏、陈皮、甘草。

白术偏于补,健脾之力强,长于健脾燥湿;苍术偏于燥,燥湿之力强,善于燥湿健脾;半夏功长燥湿化痰止呕。诸药合用可增强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适用于脾虚生痰所致眩晕头痛,胸闷呕恶等。

第五梯队散寒积——麻黄、肉桂、白芷、干姜。

麻黄擅长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干姜发散风寒,温肺化饮。两种药合用,可以增强散寒解表,化饮平喘的功效。

点击加载图片

以上药物合用,可以疏肝养胃,理气健脾,一网打尽气积、血积、食积、痰积、寒积。那么腹胀、积食的问题就能迎刃而解,你学会了吗?

好了,今天就说到这里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