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zhuxrgf 2022-06-15 发布于江苏

2006年6月3日,伴随着一声巨响,我国痛失6名空军,1名通讯员以及34名的顶尖科研专家,成为我国之殇。而这也是我国空军历史上最为惨烈的灾难。此事一出,西方媒体更是幸灾乐祸,大肆宣传。那么,在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何会有如此多的专家牺牲?今天,阿扇将为大家讲述这场惨烈的空难。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空军惨烈的空难之一

当天,安徽省广德县的村民正像往常一样,在农田中劳作,就在此时,上空突然出现一架军用飞机,不仅如此,还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瞬间就吸引了众人的关注。然而,正当村民们纷纷揣测这架军用飞机飞往哪里时,只见它突然改变飞行方向,直直朝着山头撞去。

紧接着便是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以及映红半边天的熊熊大火。在事发后的第一时间,我国的救援队伍就立马赶到,展开搜救工作。但仔细检查了飞机残骸,以及大范围搜查了事故发生地后,依然没有发现幸存者。最后经过确认,军机上的40名人员全部遇难,其中就有34名研发人员,即便在经过不断地搜寻后,最终也只是找到了五具完整的尸首,其他均已分崩离析。这次的空难,是我国历史上极为惨烈的一次空难,更是我国空军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灾难。事后,相关部门迅速做出应对,并对空难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预警机

那么,这架军用飞机是什么来头呢?

原来,这架出事的飞机就是我国当时研发的空警200预警机。要知道,预警机是现代化战争中不可或缺的存在,它也被称为空军中的“移动指挥所”。虽然没有攻击力,但它在战争中的作用远超于战斗机、轰炸机等。纵观世界空战史,我们会发现,只听说过击落战斗机、轰炸机等,却很少听到有预警机被击落的消息。事实上,截止目前为止,在战争中还有出现过预警机被击落的记录。而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就是因为预警机有着预判的能力,它可以远距离发现目标,跟踪目标等,不仅如此,还可以拦截情报、预判威胁等。所以说,预警机的存在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情况下,拥有预警机的国家,空军实力都不会弱。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的空警200预警机

那预警机是从何时出现的?我国的预警机发展道路又是怎样的呢?

预警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在二战期间。在二战后期,老美提出了预警机的概念并开始着手研究预警机。当时,大多数的战斗机只能对高空中的敌机进行侦察,而对低空中的敌机则很难侦察到。于是为了改善这种局面,老美便对飞机的性能进行了改造,从而达到掌握敌机动态的目的。

经过不断的研究改造,老美得偿所愿,研制出了有侦察功能的预警机,而此时二战已经走向结束,所以在二战期间,预警机并没有出现。但老美对预警机的研制和改良,并没有停止。就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预警机的功能也在不断地增强。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美国早期的预警机

二战结束,开启了美苏争霸时代,两国在军事领域相互竞赛,也因此让预警机得到了更好的改进和完善,使其除了具备原有的侦察功能外,还有了拦截情报、通信导航等功能,使其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上个世纪70年代,美军的E-2C鹰眼预警机问世时,美军就曾表示,这架预警机可以追踪400多公里的目标,并且还可以同时追踪200多个目标,此外,还能自主分析其中最具威胁性的30个目标。可见,预警机在空中作战的重要性,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说,它直接关系着战局的走向。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美军的E-2C鹰眼预警机

1982年,以色列与叙利亚爆发了一场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为了打败叙利亚,以色列花费重金向老美购置了鹰眼预警机,并对叙利亚的军事基地进行了轰炸。随后,叙利亚发起反击,然而这一计划很快就宣告破产。起因便是刚刚准备起飞的叙利亚战机很快被以色列的预警机发现,于是在预警机的指挥下,以色列空军对叙利亚发起了猛烈的轰炸,就这样,以色列依靠预警机在短时间内就让叙利亚的战机变成废铜烂铁,失去了作战能力。

无独有偶,在1986年的黄金峡谷行动中,美军对利比亚发起了空袭,在预警机的加持下,这场战争仅用了18分钟就迎来了最终的结局。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1986年的黄金峡谷行动,18分钟分出胜负

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预警机在战场上的重要性,体现的更加淋漓尽致。在这场战争中,美军一共出动了10万多架次的飞机,而预警机就负责指挥了9万架次。不仅如此,预警机还可以一次性安排上百架飞机和加油机完成空中加油的行动。根据海湾战争中空战的记录来看,有八成以上都是预警机比战斗机先发现目标。可想而知,预警机的作用是多么的强悍,也正是依靠这样变态的能力,美军便在战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想想在二战中的空战,看看在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的空战,哪一场激烈无比,哪一场不是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才能赢取胜利。而预警机的出现,却让夺取战争的最后胜利变得更加轻松。看着如此强悍的预警机,众多国家开始争先恐后地进行研究,我国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期,我国就已经研制出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第一代预警机,空警一号,而这也是我国预警机的开始,但在最后,我们却放弃了它,这是为何呢?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的空警一号预警机

其实,这架预警机是在苏联图4轰炸机的基础上研制而成的,因此它与真正意义上的预警机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更何况,在当时,我们没有任何的经验,所以对预警机的要求也不太高,只是制定了一个飞行高度在六千米左右,探测120公里左右的敌机以及可以飞行8个小时的目标。

也就是在制定这个目标后,我国科研人员对美苏两个大国的预警机外形进行了深层研究,因为预警机的研制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机密,在加上当时我国还处于被孤立的状态,所以只能进行自我摸索。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科研人员仿制研造的第一架预警机

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佩服我国的科研人员,他们仅凭借着对其他国家预警机的外形研究,以及自己的见解,将苏联的图4轰炸机进行一番改造,成功制造出我国的第一台预警机。虽然只是仿造其他国家的,但它的性能却是不输国外的。然而我们在最后却不得不放弃它,是有着各个方面的原因。其一就是因为原型机图4轰炸机太过老旧,极易产生安全隐患;其二便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型技术出现,但无法在空警一号上进行更新。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不得不忍痛放弃它。

对于高精尖的武器装备,世界各国都不会轻易透露其核心机密。然而,对于预警机的研制工作,闭门造车是相当困难的一件事,毕竟在当时,我国还没有人见过真正的预警机内部。于是我们开始寻求与国外的合作,准备购买预警机系统。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以色列的预警机

那么,我国的这一计划会顺利实现吗?

1996年,以色列研制出了自己的预警机,而这架预警机恰恰有着最核心的“费尔康”雷达系统,这也正是我国所缺乏的技术。要知道,在当时,以色列的预警系统可以说是世界上最好的预警系统之一。不仅在功能方面堪比老美,价格也只有老美的三分之一。因此,基于这个原因,以色列的系统在世界上可是炙手可热,人人争抢。

于是,在当年,我国便与以色列展开了合作,并向其付了2亿多的订金。按照我们的构想,我们与以色列合作研制预警机,我们出原型机,以色列出“费尔康”雷达系统。原以为此次我们可以顺利的研究预警机,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老美竟横插一脚,向以色列疯狂施压,最终导致以色列单方面撕毁与我国的合约。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以色列“费尔康”雷达系统

虽然以色列在事后向我国进行了赔偿,但原计划卖给我们的预警机却被印度以10亿美元的价格买走,如果是其他国家买走的,我们还可以忍受,但在当时,印度与我国的关系并不友好,甚至还有些许的敌意,因此,印度买下预警机,与我国而言就是一种威胁。

于是,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我国决定自主研制属于自己的预警机。就这样,我们制定了“一号工程”,进行全力研发国产预警机。在无数科研者的不懈努力下,汇聚了无数人心血的空警2000成功问世,而它的出现也填补了我国空军没有大型预警机的空白,有了大型预警机,我国又开始走上研究小型预警机的道路,并成功研制出空警200。但谁也没想到的是,空警200竟然会出现如此大的事故。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的空警2000大型预警机

这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研制的,从2003年开始研发,经过诸多专家的不懈努力,终于在次年研制成功。但研制成功并不代表可以马上投入使用,必须要经过各方面的性能测试,只有全部满足要求,才能真正使用。所以在投入使用前,要进行多次的试飞检测

于是在2005年,第一架空警200进行首飞并获得喜人的成果,也表示第一阶段的结束,并在2006年1月份交于部队使用。但由于当时技术还不算完善,空警200还有许多的问题,如数据丢失、信息传输时常缩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便决定在6月3日第二次试飞,而试飞的军机便是第二架空警200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预警机空难事件

在当时,所有人员都对空警200的第二次试飞报以很大的信心,他们已经准备好迎接第二次喜人的成果。事实上,在试飞的前几个小时的确如人们所想,飞行极其平稳,也没有遇到任何问题。然而,就在人们心中的石头刚要落地时,飞机在经过安徽广德的时候,发动机突然开始发出不明声响。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紧急情况,试飞员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由于飞行的下方还居住着大量的村民,而此时的飞机也早已失控,为了保护人民安全,试飞员拼尽全力,操纵飞机飞往山区。朝着山头狠狠地撞了过去,随之传来响彻天地的轰鸣声,第二架空警200以及机上全部人员消失于世间。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伟大的试飞员

那么,空警200为何会突然出现意外?

这场意外震惊了全国人民,同时也成为了海内外媒体争相报道的事件。不仅如此,对于飞机失事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国内外都有着各种猜测。而此时我国也是痛定思痛,既然事故已经发生,也无法改变任何结果,因此眼下最主要的就是要了解事故发生的原因。对此,专门成立了调查小组,对事故的原因展开详细的调查。经过不断的搜查、取证后,调查人员在同年的9月份,向全球公布了调查结果。他们发现造成空警200失事的原因较为复杂。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飞机结冰,容易出现重大的事故

第一便是飞机出现结冰情况,导致最后的失控,而这也是飞机失事的主要原因。一般来说,飞机都会配备除冰系统,这是因为如果飞机长时间在低温高空的环境中行驶时,就很容易结冰。据相关权威资料表明,飞机每爬升一千米,温度就会相应地降低6.5度,因此大部分飞机飞行时由于外部环境经常低于零度,再加上冷暖气流的影响,就很容易结冰,这就需要飞机自带除冰系统。

虽然这架空警200也配备有该系统,但由于除冰系统突然出现故障,以致于无法发挥作用。再加上空警200还多次穿过了结冰区,更是雪上加霜。不仅如此,该架飞机的结冰区竟在机翼的位置上。要说飞机哪些区域结冰,对飞机影响巨大,那必然是机身和机翼。有资料表示,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哪怕只要机翼前端出现了较小的结冰情况,也很可能会直接导致飞机失去50%左右的动力,这就意味着,如果飞机的除冰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飞机大量结冰,那么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就会发生机毁人亡的空难事故。因此,飞机结冰便是此次失事的主要原因。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正在执行除冰作业的国外飞机

第二便是超载。事实上这架飞机的搭载人数应该不超过30人,但由于当时还处在试飞测试阶段,需要大量的专业人员进行数据记录的工作,因此,便搭载了40人,不仅如此,还搭载着大量的研究设备等,这严重超出了飞机的最大承重能力。于是,严重超载再加上本身除冰系统的故障,最终酿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

而这场空难也被称为安徽广德六三空难,而失事的山头也被命名为“英烈山”,以此来纪念在这场空难中牺牲的40位人员,时至今日,这里已经成为了爱国教育基地,不少人民前来悼念他们。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安徽广德英烈山

而在牺牲的人员中,科研人员就占据了一大半,据了解,在牺牲的研究人员中,最小的才24岁。他们年纪轻轻,就已经为我国的科研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并为我国取得了多项的成就。如若他们还在世,必然会做出一番伟大的成就,然而,就是这场意外提前结束了他们那精彩的人生,不得不令人感到万分的痛心。

虽然经历了如此巨大的灾难,但这并没有阻碍我国研发预警机的步伐,反而在这场空难后,我国的科研人员化悲痛为力量,加快了研发的脚步,希望可以早日研发出没有问题的预警机,以此来告慰那些牺牲的英烈们。那么,我国的预警机研发会顺利吗?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的科研人员们,为祖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由于此次失事的主要原因是飞机除冰系统故障,于是对于这个问题,科研人员夜以继日,寻求解决办法。最后他们对除冰系统进行了更新换代,同时还为驾驶员配备了新的逃生系统,一方面降低飞机失事的风险,另一方面还能增加飞行员逃生的几率。

就这样,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便再次迎来了试飞测试。然而,对于此次的试飞,却让不少人选择后退。毕竟六三空难的阴影还没有过去,很多人对此都是心有余悸,一想到曾与自己并肩奋斗的战友就这样离去,他们一时无法接受。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崔继先,预警机研究所所长

就在此时,一位名叫崔继先的科研工作者,挺身而出,表示愿意进行试飞测试。而这位科研工作者也就是现如今我国预警机研究所的所长。他为我国的预警机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在六三空难中,他也在第一时间参与了救援行动,作为亲历者,我们可以想象到他所面对的压力也是极大的,但在国家需要时,他没有选择退缩,而是迎难而上,直面困难。

在随后的试飞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惊心动魄的意外,但都被他一一解决,成功完成了试飞行动。同时,这次试飞的有惊无险,也打消了很多人的顾虑,为之后预警机的研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随后的几年里,预警机的研发人员开始不断的突破自我,没日没夜的进行研究,终于在2009年的阅兵仪式上,我国的空警200预警机亮相世界,赢得国内外的一片叫好声。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2009年的阅兵仪式上,我国的空警200预警机亮相世界

时至今日,我国在预警机方面的水平已经赶超世界,并达到了领先的地位。我们不仅拥有空警200,还拥有空警500和空警2000等预警机,他们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研制的,不仅如此,在识别精准度、探测距离等方面都稳居世界前列。而我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大的成就,离不开在六三空难中牺牲的人员,以及前仆后继,如同崔继先一样的科研人物。正是在他们的努力下,才让我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不断的发展,让我国的国际地位一步步提升。

虽然我国空警系列预警机的研发起步较晚,但通过不断的更新换代,性能也在不断的优化,在如今已经成为了世界的翘楚,与老美相比,也是旗鼓相当,甚至可以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虽然我们的这条发展道路上充满了鲜血和泪水,但值得庆祝的是,我们的科研工作者不负先辈的遗志,完成他们没有完成的目标。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预警机空警系列再添新员

如今距离安徽广德六三空难事件已经过去16年的时间了,但回顾往事,依然让我们感到痛心。但在痛心的同时,我们更要铭记历史,并从中得到教训进行深刻反思。

第一便是靠人不如靠己。从我国预警机的研发历史中,我们不难看出这一点,要想发展自己,就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他人的始终是他人的,我们无法决定最后的结局,大国博弈是如此,我们普通人也是如此。

第二便是要铭记历史,勿忘先辈们的付出。一个国家的发展,必定会有无数人的牺牲,回顾我国的历史,就会发现从屈辱到建国,我们牺牲了多少中华儿女,从建国到如今的国际地位,又是多少先辈付出生命的代价换来的。因此,生活在和平安稳环境中的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不能忘记那些先辈们的付出,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美好的今天。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铭记历史,勿忘教训

经过七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科研人员经过不断的努力,让我们的武器装备得到了全面发展,从弱到强,从机械化到现代化,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制,让我们的军事力量得到极大的提升。

如在陆军方面,我们有了99式主战坦克,其具有火力凶猛,射程远等优点,其科技水平处于世界一流的行列中。在海军方面,有了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还自主研制了山东号航空母舰,完全掌握了制造航空母舰的技术,成为了全球第二个双航母的国家,提升了我国的海军军事力量。在空军方面,我国自主研制了歼20战斗机,运20运输机以及轰20轰炸机,大大提高了我国的空军实力。其中我国的运20还在抗击武汉新冠疫情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导弹方面,我国成功研制出东风系列的导弹,它在全世界中都属于领先地位,尤其是搭载了我国航天领域前沿科技的东风17,被认为是至少领先全世界导弹水平五年的成果。

2006年我国军机坠毁,34名顶级科研人员壮烈牺牲,背后有何隐情?

我国的军事力量越发强盛

而这些成就都离不开我们的科研人员。因此我们要注重科研,加强国防力量,同时还要铭记历史,勿忘历史,这样才能够在历史的基础上更好地砥砺前行。最后,让我们致敬缅怀在六三空难中牺牲的40名先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