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辛:由大一、浑沌说礼——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上)

 渐华 2022-06-15 发布于山东

由大一、浑沌说礼

——兼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

张 辛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摘要:“大一”、“浑沌”是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或范畴。“大一”或作“太一”、“泰一”,实与“一”、“道”及“太极”同物而异名。“大一”主要指向自然,属天道,是关于宇宙本原的概念,而最终演化为天(上)帝;“浑沌”由“大一”而来,则主要指向人类社会,属人道,是关于社会本原的概念,并最终演化为人(皇、黄)帝。人类社会乃由浑沌为始,一步一步分别,一步一步开通。分化浑沌,则男女有别,是礼理出;告别蒙昧,则排除血婚,是礼事现;战胜野蛮,则夫妇定位,是礼形生、礼器成。而随着君臣有正,上下、贵贱、等级有分,则礼制确立。于是中国历史由浑沌,而三皇,而五帝,终于实现三代文明,总之,礼生于分别,成之文明,礼是中国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

关键词:大一;浑沌;分别;文明;礼

文章图片3

一、引言

《礼记·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列而为鬼神。”“故圣人作则,必以天地为本,以阴阳为端,以四时为柄,……鬼神以为徒,五行以为质,礼义以为器。”

先秦哲人每每言“大一”,其“大一”当作何解?而又为何作为“人道之极”(《荀子·礼乐》)的礼必以此为本?礼又何以成为圣人治政之器?诸如此类,直接关系到礼的特质和礼的起源,对于探讨中国文明的形成也有至为密切的关系和特殊的意义。

二、“大一”与“浑沌”

“大一',或作“太一”、“泰一”。最早见于《庄子》、《楚辞》、《荀子》和《礼记》等先秦典籍。

《庄子·天下》:“关尹、老聃……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名,一以不二为称,言大道旷荡,无不制围,括囊万有,通而为一,故谓太一也。”《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道也者,至精也不可为形,不可为名,强为之名,谓之太一。”是知庄子所谓“太一”,实即老子从一而终所谓之“道”。

《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又曰:“道生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得一以生。”《淮南子·原道》曰:“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是故一之理,施四海;一之解,际天地。”是书《诠言》曰:“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春秋繁露·重政》曰:“惟圣人能属万物于一而系之元也(“元者,万物之本”)。”《说文》释“一”曰:“惟初太极,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王弼《老子注》:“万物万形,其归一也。”“一,数之始,而物之极也”。高诱注《吕氏春秋·论人》曰:“知神之谓得一。凡彼万形,得一后成。”又曰:“一,道也。天道生万物,万物得一乃成也。”因此,“大一”即“一”,亦即“道”,至为明确,一无疑义。

文章图片4

而《易·系辞上》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郑玄注:“太极者,无称之称。”孔颖达疏:“太极……即是太初、太一也,故老子云:'道生一’,即此太极是也。”又本文开篇所引《礼记·礼运》曰:“夫礼,必本于大一,分而为天地,转而为阴阳,变而为四时。”二者表述方式完全一致,只是主名词“大一”和“太极”同位互换而已。同例复见之《吕氏春秋·大乐》,其直接以“大一”代替《易·系辞上》之“太极”,曰:“大一出两仪,两仪出阴阳。”是又可知“大一”即“太极”。《朱子语类》曰:“太极只是一个浑沌底道理,里面包含阴阳、刚柔、奇耦、无有不有。”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曰:“道者,天地人物之道理,即所谓太极也。”故“太极”亦“大一”或“道”的同义词。

总之,“大一”、“一”、“ 道”及“太极”均乃同物而异名,明确言之,即对同一哲学认知对象的不同命名或名义概称而已。张岱年先生说:“《庄子·天下篇》述关尹、老聃的学说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常、无、有是三个概念;太一是两个概念,指太与一。太即道,一即'道生一’之一。《易大传》的太极,当是受老子影响而略变其说,太极之太是从老子所谓太来的,而添上一个极字,创造了另一个最髙范畴。”(张岱年《中国哲学发微》第370页)所言至确。然“大一”、“一”、“ 道”及“太极”所称究系何物?其基本涵义是什么?其基本形态又如何把握呢?

孔颖达疏《礼记·礼运》云:“大一者,谓天地未分混沌之元气也。极大曰天,未分曰一,其气既极大而未分,故曰大一也。”

王肃注《孔子家语·礼运》曰:“太一者,元气也。”

韩康伯注《易·系辞》曰:“道者,何无之称也,无不通也,无不由也,况之曰道。”

《管子·内业》曰:“虚而无形之谓道……凡道,无根无茎,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精也者,气之精者也,气道乃生。”

王充《论衡·说天》:“说《易》者曰:元气未分,浑沌为一。'

孔颖达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条曰:“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则曰:“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造起天地,天地之始也。”众口一词,无论“大一”、“一”、“太极”或“道”,均释之为“元气”。是“大一”的基本内涵无他,元气是也。可见“大一”乃是一个表示宇宙自然最高实在的一个天道范畴,它直接反映出古代哲人对宇宙本原的一种形上学思考。

然而此种思考并未到此为止。

《淮南子·天文训》:“天地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太始。太始生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元气,元气有涯垠。清阳者薄靡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天地之袭精为阴阳,阴阳之专精为四时,四时之散精为万物。”

《易纬·乾凿度》则有另一种表述:“有形生于无形”,太极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列子·天瑞》曰:“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张湛注:“阴阳既判,则品物流形也。《白虎观·天地》:'起先有太初,后有太始,形兆既成,名曰太素’。”又成玄英疏《庄子·知北游》“内不知乎大初”句曰:“大初,道本也。”

由此可知,古代哲人关于世界本原,宇宙的生成实际已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链系:

大一(虚霩→宇宙→元气) →二仪→四象→八卦。

或:大一(太易→太初→太始→太素)→二仪→四象→八卦。

虚霩,即太虚。《庄子·知北遊》:“不游乎太虚。”《管子·心术上》:“虚者万物之始也。”张湛《列子·汤问》注:“夫含万物者天地也,容万物者太虚也。”司马光《潜虚》:“万物皆祖于虚,生于气,……故虚者物之府。”

总之,元气即大一、一或道、太极的实在内含。二仪乃指阴阳、天地。四象,即四时。虞翻注《易·系辞上》:“四象,四时也。”高亨注:“四时各有其象,故谓之四象。天地有四时,故曰:'两仪生四象。’”八卦如常言,即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之属,而概指万有、万物、万象。

关于“大一”的基本形态,文献亦有所记载并无所歧义。一言槪之,即浑沌。

浑沌又作混沌、浑敦、混屯、混沦、浑论等,又音转为洪源或洪元,所谓昆仑亦其音转。浑沌基本含义是昏懵、蒙昧、混浊、质朴、无分、不开通、原始及圆浑、敦厚等。《淮南子·天文训》所谓'冯冯翼翼、洞洞灟灟”,和《淮南子·精神训》所谓“窈窈冥冥,芒芰漠闵,澒濛鸿洞”以及《庄子·缮性》所云“混芒”、“混冥”等等均此状也。

《列子·天瑞》:“太初,气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相离,故曰浑沦。浑沦者,言万物相浑沦而未相离也。”

《易纬·乾坤凿度·太古文目》曰:“太天氏云:—大之物目天,一块之物目地,一炁(气)之蔀名混沌。”

实际上混沌由两部分构成,一曰浑,一曰沌。浑者实即天原,沌者实即地原。《白虎通·天地》曰:“混沌相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然后剖判。”剖判混沌而有天地。《淮南子·精神训》:“未有天地之时,惟象无形,……有二神混生,经天营地。”高诱注:“二神,阴阳之谓也。”

显然,浑沌即“大一”的基本形态或准物化形态,反映了古人对宇宙本原的一种更为具体和更为准确的一种把握,一种认知。由之使“大一”、“道”之类对宇宙自然所由来的朦胧虚无的认识得到了初级升华,而成为一种较为真实的存在,这种存在当然就可以直接理解为一种以浑然的力量形式存在的物化形态。于是人们顺理成章地便把浑沌与人类社会的本原的探讨联系在一起,而使之最终成为与“大一”相对应的人类社会的本原、始基或内在的终极根据。浑沌与“大一”天道系统分离,既是人类社会本来的最原始状态的传统映像的客观反映,又标志着人类认识能力的一种进步。

《庄子·应帝王》:“南海之帝为鯈,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鯈与忽时相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鯈与忽谋报浑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这半为神话半为寓言的记载使浑沌的形象变得更为真切,原来浑沌乃有人之情却无人之形。

《庄子·天地》曰:“彼假修浑沌氏之术也,识其―,不知其二。治其内,而不治其外。”浑沌之智力实在有限。这里浑沌更被人化而冠以“氏”。

当然,这还不是最原始状态的浑沌。

文章图片5

《山海经·西次三经》:“天山……有神,其状如黄囊,赤如丹火,六足四翼,浑沌无面目。是识歌舞,实为帝江也。”毕沅《山海经新校正》注曰:“江读如鸿。《春秋传》云:帝鸿氏有不才子,天下谓之浑沌。”毕氏所云《春秋传》即《左传·文公十八年》,其原文讲浑沌“顽嚣不友”,为凶德不才之辈。杜预注曰:“浑沌,不开通之貌。”章太炎先生据之在其《新方言·释言》中说:“今音转谓人不开通者为昏蜑。”并谓:“中央之帝为浑沌,无七窍,亦此义也。”按昏蜑,即今人常说之混蛋。(庞朴《一分为三》第24页)

又《神异经·西荒经》曰:“昆仑西有兽焉,其状如火,长毛四足,似熊而无爪,有目而不见,行不开,有两耳而不闻……天使其然,名曰浑沌。”则更由神沦为兽,混然无知至极。这当是庄子笔下浑沌的原形。

而由于“浑沌”之被物化、神化和人化,人们便很自然地将其与神话或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史记·五帝本纪》裴驷《集解》引贾逵云:“帝鸿,黄帝也。”《春秋纬·命历序》曰:“(黄帝)号曰寿鸿,即轩辕,有熊之子也。”似可为证。又《吕氏春秋·季夏纪》曰:“中央土,其日戊已,其帝黄帝,其神后土。”故袁珂认定浑沌即黄帝。(袁珂《山海经校注》第24页)庞朴先生更作专文《黄帝与混沌》论证之。(庞朴《一分为三》第1页)

且不论浑沌是否即黄帝,但在后来的文献中,浑沌确实堂而皇之地进人了上古传说之所谓三皇五帝之类世系之中,并居之前列。

宋张君房《云笈七谶》称:“太素以下……名曰上古;太素既没而有混沌……混沌以来,名曰中古;太连之后而有伏羲,……女娲没后而有神农,……神农没后有燧人,……燧人没后而有祝融,……三皇之后而有轩辕黄帝。”

南宋罗泌《路史》说:“乃谓天地之初,有浑沌氏者,出为之治。继之以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若至于所谓盘古氏异矣。”

而当此同时,浑沌所由来之“大一”,也在被神化和物化,而最终成为上帝,成为自然主宰大神。《尚书·舜典》:“肆类于上帝。”郑玄注引马融曰:“上帝,大一神,在紫微宫,天之最尊者。”孔颖达疏:“上帝谓天皇大帝,北辰之星也。”《楚辞·九歌》首列“东皇太一”,而统领“东君(日神)”、“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星神)”、“河伯”、“山鬼”、“湘君、湘夫人(水神)”诸神。《文选·五臣注》:“太一,星名,天之尊神,祠在楚东,以配东帝,故云东皇。”宋玉(高唐賦》曰:“醮诸神,礼太一。”《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正义》则云:“泰一,天帝之别名,刘伯庄云:'泰一,大神之尊贵者也。’”

“大一”神之居所为北极星。《春秋公羊传·宣公三年》何休注:“中宫天极星,其一明星,太一常居也。”原因甚为简明:斗极乃“天之中”(《广雅·释言》:“极,中也。”)。

与之相对应,人道之帝浑沌之居所亦必在地之中,即中国之昆仑。《礼记·曲礼》孔颖达疏引《河图括地象》曰:“地中央曰昆仑。”《纬书集成·尚书纬》:“北斗居天之中,当昆仑之上。”《春秋纬·命历序》:“天体始于北极之野,地形始于昆仑。”而如上所言,昆仑实即浑沌之音转,故昆仑之名亦源于浑沌无疑。

《庄子·天地》曰:“黄帝遊乎赤水之北,登乎昆仑之丘。”《庄子·至东》曰:“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穆天子传》:“天子升于昆仑之丘,以观黄帝之宫。”至于《山海经·西次三经》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海内西经》曰:“海内昆仑之墟……帝之下都。”此帝亦均释为黄帝。庄子“寓言十九”,《山海经》更属神话,自不能过于当真。愚以为此帝均非浑沌莫属,此“黄”以训“皇”为上(参见《古史辨》中编頋颉刚、杨向奎《三皇考》;吕思勉《三皇五帝考》)。

总而言之,“大一”主要指向宇宙大自然,属天道,是关于世界本原的概念,并最终演化为天(上)帝;“浑沌”由“大一”而来,则主要指向人际社会,属人道,是关于人类社会本原的概念,最终演化为人(皇、黄)帝。(未完待续)

文章图片6

书法释文:张辛教授诗书欣赏

作者简介

张辛,字此夫。著名学者,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海外联谊会理事,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书画协会会长,教育部人文学科学位论文评审专家,中国最早的考古学博士之一。曾被评为“北大十佳教师”,被聘为全国“真语文”系列活动总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