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有开端吗?德国古典哲学奠基人、天文学家、星云说创立者之一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对宇宙有无开端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他指出:“如果有开端,则它在起始之前必定等待了无限久,那么为什么需要等待无限久才开始呢?” 康德 斯蒂芬?威廉?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1942~,)说:“宇宙有开端吗?如果有的话在此之前发生过什么?”宇宙是否有开端?宇宙之前是什么?这些问题属于哲学本体论的范畴,可以说是全人类的不解之谜,是终极智慧之所在。 霍金 战国时期道家大师庄周(约前369-约前275)《庄子知北游》的“通天下一气耳!”,是揭示宇宙本原的哲学命题。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也就是宇宙之源,元气诞生之际——即老子所说的“道生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的那一刻就是宇宙原点,即宇宙开端。 庄子 宇宙是有开端的,宇宙开端即宇宙原点,宇宙原点即“道生一”、“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元气和阴阳同时诞生的那一刻。在宇宙原点之前处于无的阶段,宇宙原点之后处于有的阶段。在宇宙原点道、一、元气、阴阳、太极同时诞生! 宇宙之前是什么?宇宙之前是什么?这个问题即元气之前是什么?元气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元气是如何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呢?宇宙之前是混沌。作为宇宙自然之气,元气是从太古洪荒时期的原初物质——混沌,转化而来的。混沌阶段有物质吗?没有,宇宙万物都是元气的产物,混沌阶段是没有物质的。那么,这个混沌又是些什么呢?混沌又是从哪里来的呢?混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易纬·乾凿度》 《易纬?乾凿度》曰:“昔者圣人因阴阳定消息立乾坤以统天地也。夫有形生于无形,乾坤安从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未离,故曰混沌。” 从前圣人因“阴阳”确定宇宙秩序,说明创立宇宙乾坤、统摄天地万物的过程。有形之物生于无形之中,那么乾坤究竟是怎么来的呢?需要经历“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四个阶段。太易指的是什么都没有的阶段;太初指的是刚见到气时的阶段;太始指的是气已经开始有形状了的阶段;太素指的是气里面已经开始有质感了。气、形、质都有了,但却混然一体而未分离、不可剖析的状态,就被称之为是混沌。 孔子 《乾凿度》属于先秦典籍,是孔子“述而不作”的产物。几千年来,《乾凿度》的“天地万物生成说”被中国儒家、道家及整个中国文化圈所认可、吸取和传承。《列子?天端篇》及《道藏》里的《乾元子三始论》完全采用《乾凿度》之说,宋明理学也深受《乾凿度》宇宙生成论的影响。 老子对世界不解之谜的论述老子在《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开宗明义就在讲宇宙生成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老子先摆出了哲学本体论的终极问题——宇宙一定是从无到有、无中生有的。无,指的是天地开始前的状态;元气一旦出现就到了有的阶段,而这个元气就是宇宙万物之母——本原——了。 宇宙经历了几乎永恒的“常无”——混沌——阶段,最后竟然能够从无到有、无中生有地发展演变为可以生成宇宙万物的元气,想一想这个自然力真的很神奇!真的很美妙!真的很想搞清楚其美妙的过程。无,为0,为混沌;有,为1,为元气;常有,为万,为宇宙万物。现在的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什么都有,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元气的终极产物——一花、一草、一木、一石——等来感悟自然力之神奇,岂不闻“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即由结果来反证和了解宇宙原点的智慧。 宇宙原点 那么,宇宙原点究竟在哪里呢?当做无序运动的气形质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混沌,转变成有一阴一阳两种相对力量做有序运动的那一点,也就是在无与有、0与1、空与实、混沌与元气、无序与有序、无极与太极、元气与阴阳两个名字不一样却同时出现的那一点就是宇宙原点。 名字不一样的无与有、0与1、空与实、混沌与元气、无序与有序、无极与太极、元气与阴阳却能够在这一点上同时出现,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非常玄妙的事情,而且是玄妙之中的玄妙——玄妙的不得了,正因为如此,宇宙原点也就成为了宇宙一切奥妙变化之门——源头处的智慧。 关键词:康德 霍金 宇宙开端 老子 庄子 混沌 元气 大哉!元气、阴阳、五行! 美哉!华夏族群原生文明! 深层挖掘,传播正向能量; 以文明道,再生华夏人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