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HIT电池板块大涨 国产设备首次出口海外 年底全球HIT电池产能预计达到24GW左右

 草根阅览室 2022-06-15 发布于湖南
同花顺综合2021-12-10

我国异质结电池生产设备首次出口海外,下半年HIT扩产节奏加快 年底全球HIT电池产能预计达到24GW左右。

12月10日,HIT电池板块大涨,截至发稿,金辰股份涨停,奥特维涨超10%,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罗博特科、东方提升等个股纷纷跟涨。

近日,据有关媒体报道,迈为股份与REC集团签订了400MW 异质结电池整线设备订单。据了解,迈为股份将供应PECVD、PVD、丝网印刷等异质结电池核心生产设备,用于REC位于新加坡的400MW HJT电池生产线,该产线将采用210mm半片技术,设计产能约为11200半片/小时。

迈为股份董事长周剑对此表示,“这个订单对迈为而言意义特别,它代表着我们自主研发的异质结整线设备已走出了国门,站到了全球HJT(又称HIT)量产技术的前沿,比肩甚至超越国外设备,它增强了我们对中国制造技术的自豪感,也鼓舞着我们开拓海外市场的信心。

第三代光伏电池技术 在多个方面独具优势

资料显示,HIT电池全称晶体硅异质结太阳电池,是采用HJT结构的硅太阳能电池,该技术是在晶体硅上沉积非晶硅薄膜,它综合了晶体硅电池与薄膜电池的优势,是高转换效率硅基太阳能电池的热点方向之一。

在光伏行业中,几乎每隔2-3年就会有一次技术迭代。太阳能电池最关键的指标是电池转换效率,但提升1%也并非易事。2015年PERC之所以大火,也是因为它比原来的BSF技术的电池转换率高了2.5%。同理,随着PERC的效率挖潜正逐步接近极限,“异质结”技术就登场了。

异质结相比传统PERC技术在光电转换效率及全生命周期单位发电量上具有巨大的优势。HJT技术成熟,效率较现有PERC进一步提升,隆基先前发布的转换效率已经达到25.26%。同时,HJT高双面率、低衰减、低温度系数等技术特征,使得全生命周期的发电可能比PERC高7%~15%。

下半年扩产节奏加快 年底全球HIT电池产能预计达到24GW左右

今年下半年以来,异质结扩产节奏明显加快。据不完全统计,包括金刚玻璃、晶澳科技、华润电力、安徽华晟、爱康科技等在内的新老光伏企业已与设备厂商达成战略合作或签订采购协议,推动了HJT产业化进程。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1-2025年HIT电池(异质结电池)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随着专利到期,全球HIT电池产业规模迅速扩大。2019年,全球HIT电池产能不足3GW,且较多投运的产能为试生产线,但规划建设的产能正在迅猛增加。随着计划建设产能逐步建成进入投产期,2021年全球HIT电池产能将爆发式增长。预计2021年底,全球HIT电池产能将达到24GW左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