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清任《医林改错》六个“逐瘀汤”,从头到脚一览无余。 ![]() ![]() 第141首 通窍活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老葱,生姜,大枣,麝香,黄酒。 【功用】活血通窍。 【主治】偏头痛,日久不愈,头面瘀血,头发脱落,眼疼白珠红,酒渣鼻,久聋,紫白癜风,牙疳,妇女干血劳,小儿疳证等。 (经典方歌: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酒葱姜。当归川芎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一定要去读《医林改错》原文,其中对于“头发脱落”、“头面瘀血”、“妇女干血劳等”分开详细论述。) ![]() (《医林改错》·上卷·通窍活血汤所治之症目 局部截图) 》》》》》》》 第142首 会厌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枳壳,甘草,生地,柴胡,桔梗,玄参。 【功用】行气活血,解毒利咽。 【主治】呃逆,慢喉喑,喉痹等属气滞血瘀者。 (方歌如下: 会厌逐瘀是病源,桃红甘桔地归玄。 柴胡枳壳赤芍药,水呛血凝立可痊。) 》》》》》》》 第143首 血府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生地,柴胡,牛膝,桔梗。 【功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层口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忡,失眠多梦,急躁易怒,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舌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 (组成上特点:桃红四物汤+四逆散+上行之桔梗+下行之牛膝。要能想到王清任从头到脚的几个经典“逐瘀汤”。通窍活血汤、会厌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少腹逐瘀汤。方歌如下: 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归芎草赤芍。 》》》》》》》 第144首 膈下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枳壳,甘草,五灵脂,延胡索,香附,牡丹皮,乌药。 【功用】活血逐瘀,破癥消结。 【主治】积聚痞块,痛不移处,卧则腹坠,及肾泻、久泻由瘀血所致者。 (方歌为: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元胡甘。 》》》》》》》 第145首 少腹逐瘀汤 【组成】当归,川芎,赤芍,五灵脂,延胡索,小茴香,肉桂,干姜,蒲黄,没药。 【功用】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主治少腹寒凝血瘀证。症见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不痛,或痛而无积块,或少腹胀满,或经期腰酸,少腹作胀,或月经一月见三五次,接连不断,断而又来,其色或紫或黑,或有瘀块,或崩漏兼少腹疼痛,或粉红兼白带者,或瘀血阻滞,久不受孕,舌暗苔白,脉沉弦而涩。(参考来源:李冀 连建伟.方剂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8:201) (方歌: 调经止痛肉蒲香,芎归没脂赤元姜。 少腹茴香与炒姜,元胡灵脂没芎当, 蒲黄官桂赤芍药,调经种子第一方。) 》》》》》》》 第146首 身痛逐瘀汤 【组成】桃仁,红花,当归,川芎,没药,甘草,五灵脂,香附,川牛膝,羌活,秦芄,地龙。 【功用】活血祛瘀,通经止痛,祛风除湿。 【主治】痹症有淤血者。 (一句“痹症有瘀血者。”让人遐想无限,痹症有行痹、寒痹、着痹等,其中有瘀血者皆可用。方歌为: 身痛逐瘀桃归芎,红花秦羌膝地龙。 灵脂香附没药草,通络止痛力最雄。) 》》》》》》》 第147首 茵陈蒿汤 【组成】茵陈蒿 六两 栀子 (擘) 十四枚 大黄 (去皮) 二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主治】湿热黄疸。一身面目俱黄,黄色鲜明,发热,无汗或但头汗出,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微满,小便短赤,大便不爽或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沉数或滑数有力。 (出自《伤寒论》,原文如下: 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第【260】条:“伤寒七八日,身黄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满者,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谷疸之为病,寒热不食,食即头眩,心胸不安,久久发黄为谷疸,茵陈蒿汤主之。”) 》》》》》》》 第148首 固冲汤 【组成】白术、生黄芪、龙骨、牡蛎、山萸肉、芍药、海螵蛸、茜草、棕边炭、五倍子。 【功用】固冲摄血,益气健脾。 【主治】脾肾亏虚,冲脉不固证。猝然血崩或月经过多,或漏下不止,色淡质稀,头晕肢冷,心悸气短,神疲乏力,腰膝酸软,舌淡,脉微细。 (出自《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如下: 固冲术芪山萸芍,龙牡棕炭海螵蛸, 茜草五倍水煎服,益气固冲功效高。) 》》》》》》》 第149首 固经丸 【组成】黄芩、白芍、龟板、黄柏、椿树根皮、香附。 【功用】滋阴清热,固经止血。 【主治】阴虚血热之崩漏。月经过多,或崩中漏下,血色深红或紫黑稠黏,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脉弦数。 (本方出自《仁术便览》。) 》》》》》》》 第150首 甘麦大枣汤 【组成】甘草、小麦、大枣。 【功用】养心安神,和中缓急。 【主治】脏躁。精神恍惚,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心中烦乱,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呵欠频作,舌淡红苔少,脉细略数。 (出自《金匮要略》:“妇人脏躁,喜悲伤欲哭,象如神灵所作,数欠伸,甘麦大枣汤主之。” 原方剂量:甘草 三两 小麦 一升 大枣 十枚。 用 法: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分三服。亦补脾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