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 |12章| 君王的“道德情操论”

 布衣学者研究室 2022-06-15 发布于北京

第十二章

【合校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今译】

看多了五彩缤纷会使人视觉受损,听多了五音六律会使人听觉失灵,吃多了珍馐美味会使人味觉迟钝,纵马打猎的行为会使人内心轻躁,猎奇珍宝的贪欲会使人德行败坏。
因此圣人讲求基本生存的温饱,不务感官享受的虚浮。所以摈弃物欲,选取朴实。

【注释】

① 五色:黑、白、红、黄、青,泛指各种艳丽色彩。

② 目盲:夸张地形容眼花缭乱。

③ 五音:宫、商、角、徵、羽,泛指各类美妙音乐。

④ 耳聋:形容听觉失灵。

⑤ 五味:甜、酸、苦、辣、咸,泛指各种美食。

⑥ 口爽:爽,差失。形容味觉失灵。

⑦ 驰骋畋猎:畋,打猎。纵马打猎。

 人心发狂:内心放荡,轻躁妄为。

⑨ 难得之货:奇珍异宝。

⑩ 行妨:操行受到妨害。

⑪ 为腹不为目:腹,指满足温饱的基本生存,比喻清静恬淡的生活。目,指贪求外物的过分追求,比喻热衷物欲的生活。选择温饱摈弃奢华。

【悟道】

这一章可以说是君王的“道德情操论”。帛书本是“五色令人目盲,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这里不唯帛书是从,择善而从,遵从王弼本的排列,将五色、五音、五味紧挨着说完,然后由行为深入人心的欲望。

人生而有欲,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之一。正是欲望得到实现,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繁荣发展。因此,从历史层面看,这种推动人类历史向前进步的大欲应无止境。

宋代理学家提出的“灭人欲”。有点夸张了,欲望可以损之又损,却不能灭。《礼记》说:“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就是说正常合理的欲望必须有,有些是人之本能,岂能一概而灭之呢。欲望可以有,但反对多欲、过欲、纵欲,欲望一泛滥便会成灾。

老子作为周朝守藏室之吏,属于上层社会的高级官员。在统治者身侧,看到统治阶层迷恋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田猎、难得之货的桩桩行为,他指出宫廷贵族的奢侈靡费及欲望的过分膨胀,所导致的危害就是令人目盲、令人耳聋、令人口爽、令人心发狂、令人行妨。或许老子曾进行劝诫,或许也曾大声疾呼,最终可能无人动于衷。西汉辞赋家枚乘在《七发》中讲述了一位楚国太子因为过分沉溺音乐、饮食、乘车、游宴、田猎等事情而得病的故事。他说“纵耳目之欲,恣支体之安者,伤血脉之和。且夫出舆入辇,命曰蹷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玩乐无度,纵欲伤身,最终可能人命不保。

资源有限,人心无限,用有限的资源永远填不满无限的欲望。欲壑难填是一切痛苦的根源,随着统治者欲望膨胀而来的是天下纷争的结果。所以,兴兵革,动干戈,大争于列国,大争于天下,这也是老子身处的春秋时代天下动荡不安的根源所在。列国战争,苦得是黎民百姓。正如元代文学家张养浩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百姓的苦难,是因为统治者多欲,过多地追求物欲所造成的。所以老子提出:“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理想的统治者,是追求基本的温饱生活,不贪恋奢华的物欲生活。帛书甲乙本是“是以圣人之治为腹不为目”,高明先生据第三章“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而判定文义前后相通。然而,这里第一段讲述的五色而视,五音而听,五味而尝,驰骋田猎而狂,都是君王的行为,不是普通百姓而能为之的事情,同理下文是针对圣人自身而言,并不关乎“圣人之治”。这一章的主旨应该是围绕君王修为与人格而展开的。老子认为的圣人是“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的,彼与此对应目与腹,去目去彼,取此为腹。目是向外猎取的器官,代表外在世界的纷繁干扰,会让人迷失心智,心为物役,做物质的奴隶。腹是在肚里,代表寡欲无求,吃饱肚子就可以了,即基本的生存条件满足,是一种朴实无华的生活。上文第三章说“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按此章的意思,不仅要虚百姓之心,实百姓之腹,弱百姓之志,强百姓之骨。“以百姓心为心”的君王亦然。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