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超:我的诗学研究不是从理论中确证理论

 置身于宁静 2022-06-15 发布于浙江

小众书坊坊主按:

今年是著名诗人、诗歌评论家陈超先生冥诞60周年,中国青年出版社/小众书坊特别再版陈超先生的心血杰作《生命诗学论稿》。本书是陈超先生生前最为看重的一本诗学专著,他曾自信地宣称:““在中国,这是一本最好的现代诗艺术论。”此书出版20余年,一直被诗人和读者津津乐道,已经欲觅一本而不可得。小众雅集公号今选发其自序和目录,以供读者对本书有个大致的了解。

图片

坚持诗歌的本体依据,深入文本并进而揭示出现代人的生存与语言间的严酷关系,是我为自己设立的理论目标。如果说,在我一九八五年前的诗学文章中,还只是将现代诗的话语看作一项特殊修辞技艺的话,在这之后,我已渐渐自觉地意识到我要探究的不是“美文”,而是人与生存之间那种真正临界点和真正困境的语言。

我给自己规定了两项任务。其一,立足文本细读和形式感,并经由对诗历史语境的剖析,揭示现代人的生命/话语体验。它的结果是我在一九八八年写成的《中国探索诗鉴赏辞典》。其二,稍稍逸出诗学的个别问题,将之放置到更广阔的哲学人类学语境中,在坚持诗歌本体依据的前提下,探究其审美功能。这里,诗歌被看作世界观,立场和方法,对生命和生存的特殊命名。它的结果是收入这本书中的大部分文章。

其实,这两项任务是沿着一条线索展开的。这条线索就是研究个体生命——生存——语言之间的复杂关系,在现代诗本体中的展现;由诗歌形式本体论趋向与之相应的生命、生存本体论。我以为此乃是这时代诗学面对的基本问题。的确,这个目标的设置,对我来说是太高了。虽力有不逮,但我不想也不能放弃这个高度。

熟悉我诗学论文的朋友会注意到,我的诗学研究不是从理论中确证理论,我始终有着描述“当下”的热情。我写作的个人方式,更多是介于诗人和批评家之间,类似于快乐的自由撰稿人,而非中规中矩的理论家。这种话语立场,使我写出了一种性质含混的文体。我的确更偏爱这种诗性随笔式的表述,如果它不致影响到论证力量的话。

对跨文化语境中的中国先锋诗,我愿意在批评中与之保持对称姿态。这一姿态到近年发展得愈为显豁。我希望能够从先锋诗歌界各个不同的创造力型态中,都发现某种为我喜欢的东西,而不想彻底执于某一端。这种随时肯定又盘诘,亲和又拆解的立场,使我不同阶段的诗学向度呈现出自身的摩擦或龃龉。的确,这些年我是在不停地清理自己的思路,永无终的。

借本书出版的机会,我得以对自己走过的心路历程进行批判或省察。书中某些文章,当时写作时颇为激动,现在重读,不免教我怅惘。我还缺乏足够的学力,这种蹒跚之态是必然的。

我诚恳地希望听到读者的批评。

“吾生之梦必迎着醒来写作,那个说'是’的人必靠修改自身过活。”

目录

001_“真正的先锋一如既往”

  ——《生命诗学论稿》生成史兼论一个时代的出版生态/霍俊明

025_ 写在前面

本体与功能论

002_ 从生命源始到天空的旅程

027_ 深入当代

033_ 现代诗:个体生命的瞬间展开

  ——对现代诗歌价值确认方式的批判性思考

041_ 诗歌信仰与个人乌托邦

047_ 生命:另一种“纯粹”

054_ 意象与生命心象

079_ 生命体验与象征

108_ 精神大势

132_ 现代诗的基本性质

  —— 一本诗学辞典的一个词条:“现代诗”

138_ 谈极端写作的意义

  —— 一本诗学辞典的一个词条:“极端写作”

140_ 不留余地

144_ 实验诗对结构的贡献

149_ 快乐原则:非专业化阅读

154_ 疏淡:另一种“意象密度”

159_ 守旧者说——在一个诗歌讨论会上的发言

163_ 谈诗论方法的颠倒

169_ 散文之路——兼与诗歌本体依据比较

176_ 论诗与思

211_ 立场——现代诗人与传统

221_ 火焰或升阶书

现象论

228_ 反叛·反驳·反证

  ——关于现代诗的三次夜谈(陈超·杜栖梧)

248_“人”的放逐——对几种流行诗潮的异议

255_ 变血为墨迹的阵痛——先锋诗歌意识背景描述或展望

262_ 精神萧条时代的仿写者——诗坛现状随想

267_ 生存·文化·个体生命——’86 青年诗人群落扫描

279_ 朦胧诗中的“现实主义”因素

286_ 观点:第三代诗的发生和发展

292_ 诗审美特征的新变:个人话语

300_ 口语诗改变了哪些审美因素?

308_ 生命的意味和声音

313_ 悄然而至的挑战

322_ 骚动不宁的调色板

331_ 生命的复活:一个量的事实——探索诗审稿漫步

334_ 实验诗的结构特征(选章)——兼谈如何阅读实验诗

343_ 为什么写诗——应中华青少年文学夏令营而写

348_ 印象或潜对话(选章)

以诗论诗

396_ 空无与真实

399_ 渴慕(组诗)

404_ 一个新词(组诗)

409_ 回击死亡的阅读

412_ 我看见转世的桃花五种

415_ 艺徒或与火焰赛跑者之歌

420_ 博物馆或火焰

陈超

1958 ~ 2014.10.30

生前为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河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著有诗集:《热爱,是的》《陈超诗歌快递:夜烤烟草》《陈超短诗选》。诗学专著:《生命诗学论稿》《打开诗的漂流瓶——现代诗研究论集》《中国先锋诗歌论》《游荡者说——论诗与思》《辩难与沉默:当代诗论三重奏》《精神重力与个人词源:中国先锋诗歌论》《诗与真新论》《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的生成》等。曾获庄重文文学奖、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六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年度文学评论家奖、《诗刊》2014理论批评年会特别奖。诗集《无端泪涌》入选中国青年出版社“中国好诗  第一季”。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