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机《文赋》 ![]() 一、陆机《文赋》的基本情况 1.陆机的《文赋》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的一篇名作。它沿着《典论·论文》的方向,第一次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文学创作的基本理论。 2.后来两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批评就是按《文赋》的路子继续发展的。刘勰《文心雕龙》的写作受《文赋》影响也很大。 3.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文赋》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文赋》论文学思的构思 1.《文赋》的中心是以构思为主的创作过程 (1)陆机在《文赋》的小序里提出了“意不称物,言不逮意”的问题,并指出《文赋》写作就是要通过总结前人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①“意不称物”指构思内容不能正确反映思维活动对象。 ②“文不逮意”指文章不能充分表现思维活动过程中所构成的具体内容。它们分别指创作过程的两个重要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2)陆机认为要认识“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的问题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在于从实践中如何解决它。故《文赋》侧重于讲文学创作的构思和技巧问题。 2.如何进行艺术构思,是《文赋》探讨的重点问题 陆机注重强调了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和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两方面内容。 ①玄览、虚静的精神境界是指老庄那种虚静的精神状态,它可以使人不受外物和各种杂念干扰,通观全局,烛照万物,思虑清明,心神专一。这是针对“意不称物”而提出来的。 ②知识学问的丰富积累是指“三坟五典”,即书本知识。陆机认为书本知识和前人创作经验,是提高自己写作能力的极重要方面。这是针对“文不逮意”提出来的。有了这两方面的准备之后,构思活动就能够顺利地展开。 3.《文赋》提出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各类文体的特征及其艺术风格 (1)陆机在《典论·论文》提出文体分四体八科的基础上,把文体分为十类并具体概括了其风格特征。 (2)值得特别研究的是他对诗和赋的特征的论述: ①他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对诗和赋的不同作了区分,但是我们应当看到这只是就其主要倾向来说的,实际上诗也有“体物”的方面,赋也有“缘情”的方面,并非绝对的不同。 ②陆机提出“诗缘情而绮靡”的主张,具有开一代风气的重大意义。他只讲缘情而不讲言志,起到了时诗歌的抒情不受“止乎礼义”束缚的巨大作用。 三、《文赋》论文学创作 《文赋》对创作工程的具体表现技巧问题也作了很多分析。 1.在结构和布局方面,他强调必须恰如其分地安排好意和辞,即“选义按部,考辞就班”。务必使意和辞都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使“抱景者咸叩,怀响者毕弹”。 2.在艺术技巧方面提出了几个重要的原则,即“其会意也尚巧,其遗言也贵妍。暨银盛之迭代,若五色之相宣。” 3.构思巧妙、辞藻华美、抑扬顿挫的音乐美,这是六朝文学创作上非常讲究的三个问题。 四、《文赋》的美学思想 1.对文学作品的艺术美,陆机提出了五条标准,即应、和、悲、雅、艳。 2.从《文赋》所体现的文艺美学思想来看,虽然它也有若干儒家思想的影响,例如最后关于文学的社会功用的论述,以及内容与形式关系等,但主要还是受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影响比较深,同时也受到当时玄学思想的影响。 五、《文赋》的历史地位 《文赋》对六朝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影响很大。不仅《文心雕龙》是对他的全面继承与发展,而且挚虞、李充的文体论、沈约等人的声律论、萧统《文选》中的文学观念等,都是在陆机思想影响下,从某一个方面的进一步发展。 六、《文赋》之外的西晋文学理论批评 1.西晋的文学理论批评除陆机外,左思、皇甫谧、挚虞等也有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 2.西晋末年到东晋初年,进一步发展了曹丕、陆机的文学思想,比较典型地反映了时代文艺思潮特点的是葛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