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波消融仪行业概述 1、相关定义 微波消融仪,是指在超声/CT/MRI等影像引导下将射频电极、微波消融针或者冷冻探针,穿刺到肿瘤部位,利用射频和微波产生的局部高温或焦耳汤姆逊效应产生的局部超低温原位灭活肿瘤。上述技术具有微创、操作简便,疗效确切、相对安全,可以反复应用等优点,目前已成为实体肿瘤(尤其是肝脏)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对肿瘤病人临床症状有效缓解率达到99.3%。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2、特点分析 在20世纪70年代现代影像学技术的问世后,肿瘤消融治初次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到20世纪90年代,热消融技术迅速兴起,肿瘤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出现重大的进展。近20年来消融技术飞速的发展,消融治疗被广泛的应用于肝、肺、肾脏等实体肿瘤的治疗中。消融治疗具有微创、安全、可操作性高、复性好、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无论作为根治性治疗还是姑息性治疗手段,消融治疗在肿瘤的综合治疗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尤其是以射频、微波、冷冻消融为代表的消融治疗技术越来越受到临床医生的认可。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二、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现状 微波技术在医学领域里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二十世纪50年代,随着现代高科技和生物医学工程的迅猛发展,微波医疗设备不断改善,在医学研究和临床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根据观研报告网发布的《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显示,目前,在国内外肿瘤消融治疗领域,国际上已应用于临床的肿瘤消融治疗技术,我国均已开展。受益于我国人口基数庞大、临床病例丰富等因素,国内的肿瘤消融治疗病例数量均居世界前列,临床治疗经验更加丰富。综合来看,国内的肿瘤消融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就微波消融领域而言,全球著名的肿瘤微波消融设备厂家国内约占一半,国内生产厂商具备与国际厂商直接竞争的能力。 微波消融仪行业是医科、理科、工科等多学科交叉的、跨领域的高技术产业。与其他传统产业相比,微波消融仪行业更具有复合性,其技术研发更加依赖于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因此我国许多微波消融仪生产商都形成了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三、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现状 1、市场规模 我国微波消融仪市场可以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设备市场,即微波消融仪市场,第二部分是耗材市场,即微波消融针市场。 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达40.25百万元,近年来持续增长。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从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来看,伴随着微波消融仪的应用增加,我国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也持续扩大,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针市场规模为554.20百万元。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受到需求、技术、政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随着一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以及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能够承受高额的治疗费用,微波消融仪行业的市场规模也随之增加。 近年来,我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市场规模实现快速增长,主要得益于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及国民收入的增加。近些年,我国无论医院床位和注册医生数量、还是整体医疗卫生支出,均随时间推移而稳步增加。用于肿瘤专项的支出比例更是快速增长,超越整体卫生支出增速。所以近10年的跨度,我国癌症存率从30.9%到40.5%,提升了近10个百分点, 在医疗保障方面,城镇医保和新农合的报销比例都有相应的提高。特别是现在的新农合,将大病(癌症属于大病)报销提高到70%,如果符合贫困群体,民政部再补偿20%,而且这20%界定不是太严,一般普通家庭都可以试着申请。城镇医保大病报销,在原报销基础上,再予以报销。实际报销比例低于50%,总报销一般都是85%左右。 在居民收入方面,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同期,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100元,比上年名义增长13.6%,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2.6%;其中,人均医疗保健消费支出2115元,增长14.8%,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8.8%,增速高于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2个百分点,居民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 2、供应规模 近年来,我国肿瘤消融仪市场发展迅速,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产量为816台。作为肿瘤消融仪的配套产品,产量也持续增加,2021年产量为15.66万支。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3、需求规模 随着我国肿瘤患者增加,微波消融仪的需求持续扩大。从微波消融仪及耗材销量来看,截至2021年,微波消融仪产品销量为967台,微波消融针为18.58万支。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数据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4、供需平衡分析 微波消融仪是微创治疗领域的另一项前沿技术,是直接将化学物质或能量作用于肿瘤病灶以根除或实质性毁损肿瘤的局部疗法,具有简便、微创、精确等优点,已得到了广泛临床应用。 近年来,相关技术研究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微波消融技术在临床应用需求持续扩大。从供需来看,目前我国微波消融仪主要以国产化为主,近年来,微波消融仪供应稳定增长,截至2021年,我国微波消融仪产量为816台,销量967台。整体上还处于需求大于供给。 随着微波与生物相互作用的深入研究,微波消融仪的不断改进与发展,尤其是微波医用辐射天线的研制和完善,以及作用者这一决定因素的发挥,微波能在医学中应用可望迅速发展。目前来看,微波消融仪仍处于快速扩容期。肿瘤消融技术目前相对成熟,在肝癌治疗领域已成为主流的医疗方法之一,未来肿瘤消融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为行业后续持续高速发展储备了源动力。 5、细分市场分析 (1)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领域 甲状腺结节为甲状腺内的一种离散病变,与周围的薄壁组织呈放射性分离。甲状腺结尾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有数据显示中国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已经超过20% 。而微波消融技术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得到越来越多的临床认可,因为微波消融治疗在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中的渗透率不断提升,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甲状腺结节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甲状腺癌是全球最常见的内分泌系统恶性肿瘤,甲状腺结节患者的癌症进展率约5%。受生活环境变化和诊断技术进步的影响,中国甲状腺癌患病人数不断增加,2020年新增甲状腺癌人数接近40万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人口增长及老龄化趋势的加剧,未来微波消融仪在甲状腺结节及甲状腺癌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二、肺结节及肺癌领域 肺癌常常因为确诊时间晚而造成存活率低的后果。而肺部结节患者的癌症进展率为5.5%,因此肺部结节患者应在确诊之后即是进行治疗。中国新增肺部结节患者人数由2015年的0.06亿人增至2020年的0.07亿人,而每年新增肺癌人数则由2015年的78.7万人增至2020年的92.35万人。 目前,微波消融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到肺部结节以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相应的市场规模也逐年增长。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3、肝癌领域 中国是世界上肝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肝癌发病率由2015年的0.27%上升至2020年的0.30%。中国每年新增肝癌患者由2015年的37万人增至2020年的42万人。 微波消融因其操作方便及优越的加热特性,早在2011年CSCO和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肝癌学组等共同发起制定了《肝癌局部消融治疗规范专家共识》。当前,微波消融已成为肝癌治疗的主流方法之一,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应用范围也将越来越广。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4、乳腺肿块领域 受压力及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中国新增乳腺肿块患者的人数由2015年的304万人增至2020年的332万人。虽然大多数乳腺肿块为良性,但仍有一定风险发展成为乳腺癌,乳腺肿块患者的癌症进站率为7.0%。近年来,乳腺肿块的微波消融治疗逐步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微波消融仪行业发展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