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会昌 ![]() 王昌龄、高适、王之涣三大诗人齐名,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论文。 唐开元十九年严冬,雪花霏微,三人去旗亭沽酒赏雪。 兴致正高时,忽见十几个乐工手拔弄着乐器,后跟几个服饰华丽的歌女蜂拥而入。三人猜他们也是赏雪游乐至此,遂把坐位移至墙角,围炉静观。 ![]() 北风劲吹,大雪纷飞。旗亭内酒香扑鼻,笑语不断。乐工们起乐,歌女们清嗓备唱,三人见状小声议论。 王昌龄说:“吾等三人齐名,不分高下,今有伶人唱曲,谁的诗被唱的最多,谁便获优胜,如何?” 高适、王之涣欣同。 一歌女随乐启朱唇。王昌龄一听便是他的《芙蓉楼送辛渐》,赶紧用手指甲于墙上划一横记,不无得意地说:“一首绝句也!” 接下来,另一歌女唱的是高适的《哭单父梁少府》。高适自然很高兴,也效仿王昌龄作记。 顷刻,第三个歌女唱的也是王昌龄的诗,王昌龄更神气了,抓杯一饮而尽,墙上作记:“两首也”。还揶揄地瞅了王之涣一眼。 ![]() 王之涣在诗界早负盛名。虽王昌龄、高适领先自己,但他并不着急,反而打趣道:“先几个歌女无知,尽唱些俗调俚词!”他远指一位容貌甚美的歌女说:“我敢打赌,倘若此姑娘唱的非我之诗,我终生甘拜下风;不然,尔等皆要拜我为师。”说完,自信地哈哈大笑。 终于轮到那个姑娘了。她轻移莲步,歌喉清脆婉转,吐出妙律: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唱的正是王之涣的《凉州词》。九曲黄河,遥接云天。万山丛中,孤城一片。羌笛吹奏《折杨柳》曲调,但塞外荒凉,何来青青杨柳?只是一片壮阔雄伟而又荒寒寂寞的情景,春风从来也吹不到玉门关外啊! “何如?田舍奴,我赢了!”王之涣高兴的直嚷,三人不由得开怀大笑。 ![]() 乐工、歌女们误以为弹奏的不对或唱错了词才引来三人大笑,便上前询问原由,高适才把赌唱的经过实述了一遍。他们方知墙角三人正是驰誉全国的大诗人时,皆争先恐后的邀他们同饮。 此时,管弦重奏,莺歌再起,不一会儿,旗亭里的热闹气氛达到了最高潮。
【编辑制作:滑溜,本名刘健,高级教师,憨派文学创始人。在其《滑溜》一书的扉页上赫然写着:憨则精,精则憨。/ 憨者因为憨走向了死亡,/ 精者因为精走到了尽头。/ 人生不同,/ 人死相通。/ 活着,曾经为一根鸡毛面红耳赤,/ 可以为一个女生舍身忘死;/ 死了,不骄傲广厦千万美女满城,/ 不沮丧与狗为伍娶羊为妻。】 ![]() 壹点号中国憨派文学滑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