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晏凌羊 01 我司有两个男员工,非常实在、敬业的两个男员工,因为被家里逼婚,离职了。 第一个男员工,是合伙人最看重的业务骨干。 小伙子做的是创造性的工作,做出来的活儿又快又好,每隔两年合伙人就给他涨工资。 他有了女朋友后,家里催结婚,说他在东莞发展的话一辈子都买不起房子,不如早点回家生孩子当爹。 那段时间,家里每天都给他打电话,他爹几乎是一哭二闹三上吊,逼得他整个人要精神崩溃。后来,他扛不住压力,真回家结婚了。 可是,回到十八线小城,他能做什么呢?父母没有任何像样的资源,他回去也找不到像样的工作。 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话,又卷得很,他考不上。 最后,他去修车了,可是,他的特长和志向根本不在那方面。一双原本打电脑的手,弄得到处是淤青、伤口甚至是骨折。 他离职的时候,我找他聊过,给他讲了很多道理——比如,拥有“自己的事可以自己做主”的魄力,以后你的工作也好、婚姻也罢,才会更顺利。 他当时也纠结,但还是不敢忤逆自己的农民父亲,最终还是离职了。 上次合伙人回老家,还苦口婆心绕道他家,邀请他再出来一起干,但迫于父亲给的压力,他一直在纠结。 而我觉得,一旦他老婆怀孕生子,他可能一辈子只会呆在老家修车了。 第二个男员工,也是一样的情况。 他父母觉得他年纪大了,再不找老婆就更找不着了,而现在疫情,好多女孩子在外面找不到工作,返乡了。 他父母觉得,这对他来说,是一个绝好的相亲机会,一定不能错过,就逼他辞职回家。 这个男孩子,性格相对比较内向一些,初次见面感觉像是个闷葫芦,但相处久了,你会感觉到他人很好。 这种性格,让他在相亲市场上不受欢迎,但长期相处下来的话,可能真会有小姑娘慧眼识珠...... 现在,他爸妈还是要逼他回老家去相亲,每天对他进行电话轰炸。那不是他想走的路,但他承受不住这种巨大的精神压力,提出了辞职。 可是,他家也是十八线小城,家庭经济情况也不是很好.... 现在全国经济形势都不大好,能在广州保住一份工作都很不容易,回到老家就更难找到像样的工作机会。 确切说,我觉得他是在有业和失业之间,选了失业。 如果保住这份工作,回家相亲还可以说道说道自己是干嘛的。继续呆在广州再奋斗个几年,将来还有希望攒点钱回老家做个小本生意或是付房子的首付。 现在是招聘方市场,一个岗位有很多人竞争,老板有大把选择。站在老板角度,我们是不怕人手出现断层的。但是,跟他们相处时间久了,我也会对他们有点关怀的感情。 都是很年轻的95后,我看着他们这样做选择,我有时候很痛心,但又无能为力。 我们80后是赶上了学历红利、房价红利,能在大城市扎根,我也不知道95后的小镇青年应该要怎么选择才能让人生过得更容易一些。 我只是本能地觉得,如果是农家子弟,留在大城市先做几年候鸟未必是最好的选择,但年纪轻轻就回老家待业,可能路会更窄吧。 跟着比父母强的老板,你还能长见识、变思维,屈从于自己父母的淫威,往后的工作、婚姻、育儿等等可能处处受钳制。 这种日子应该也不好过的。 02 父母处理不好内心深处的不安全感,就很容易对孩子产生控制欲,而控制欲有时候是会毁掉孩子的前途的。 说到父母因为处理不了内心的焦虑和恐惧而产生对子女的控制欲,进而毁了子女的事,那我三姨也是榜上有名。 那时候,她家在山区,而最好的教育资源都集中在坝区。山区除了山野和植被,其他啥也没有。 没有电,自然就没有电灯;没有公路,自然就没有汽车;因为山上喝的都是溪水,不用钻井,自然也就没有井;山上水源比较充足,也就没有建任何的水库。 那时候,农村意外事故频发,时不时就会发生小孩被电触死、被车撞死、掉进井里或水库里淹死的事情。这种事情,总是能传得很远。 我三姨听了,就特别害怕,然后就禁止她两个儿子下山读书。 是的,她严令禁止,理由是:担心儿子来了坝区,一不小心会被电触死、被车撞死、掉进井里或水库里淹死。 她自己害怕,并且把这种害怕灌输给了两个儿子。 小孩子不惊吓,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只是本能地听从父母的,然后,两个儿子小学毕业就不肯到坝区念初中了。 等两个儿子长大了,发现不管是电、车、水井和水库都没那么可怕的时候,已经错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 至于他们会有怎样的未来,几乎是肉眼可预见的。 父母为啥要控制小孩呢?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充满不安全感,而控制小孩能让他们产生一种“事情可控”的安全感觉。 如果小孩服从控制,他们会觉得这种路径是可行的,然后,就会产生路径依赖。 被控制的小孩,如果不敢反抗,那就过得生不如死,因为你不是你自己,你是执行父母意志的工具。 我父母对我也有控制欲啊,只是没那么变态,而且,我大概从六七岁起就通过反抗确立了“自我意识”。 我觉得这个“自我意识”是很重要的,它是创造力、生命力之源。 没了这个,你就是一具活在关系中的行尸走肉。 昨晚,我跟第二个男员工聊了一下,感觉现在好多父母对儿子的控制也很恐怖啊。 他父亲没啥本事,但特别强势、暴躁,曾经因为他拒绝沟通而踹烂房门,曾经因为他坚持来广州工作而扣留他身份证——他道歉了才给。 他母亲则特别喜欢死缠烂打,只要他不接电话,那一定会把他电话打到没电。 以前,他父母要求他每个月工资都要上缴,然后他在广州租个房子、看个电影都嫌他花费贵。现在,他们觉得他若是三十岁还不结婚,那他们家列祖列宗的脸就被他丢尽了。 但是,这样的父母从来不觉得自己折腾了大半辈子却连一万块钱都攒不下来——很丢脸。 我说,你要是自己想回家发展,那我马上配合你办离职手续。若是这些原因,那不管你还是否愿意呆在我们公司,都请三思而后行。直觉告诉我,你回老家的话,那是个火坑,别跳。跳了的话,你从一个半独立人变成了提线木偶、从一个有业青年变成一个只能啃老、任由他们控制的失业者。当然,主意还是你自己拿,最终告诉我们一个决定就行。 对了,他父母想让他回去做水泥工。我......这是什么神操作? 其实啊,听准备要离职的男员工说他父母发现这段时间返乡的女孩子增多,我的第一反应是:经济形势真的不好,大城市可能也提供不了太多就业岗位了,好多年轻人只能返乡。 大城市都撑不住,小城市的经济形势、就业形势只会更严峻。 返乡年轻人变多的话,大家只不过换了个地方,为更低收入的工作“卷”成一团。 而他父母的第一反应是:赶紧让儿子辞职回来相亲,这可是千载难逢的相亲好机会。 可是,如果女孩子返乡的女孩子增多了,男孩子也会增多啊。 女孩子们不是挂在树上的苹果,等着你回去摘的啊。 到时候,你家里没背景、没资源、没钱,人长得一般,性格又有点内向,人家再一问你干啥工作的,你还没工作.....那在相亲市场上就更卷不过别人了啊。 我还是那句话:不听父母言,幸福在眼前。我们做一道数学题都要请教学霸或数学老师,可在人生很多重大选择时,却要听从“啥啥都不如自己”的父母的,那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全文完 |
|
来自: 新用户48533353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