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管理|谈谈审计团队的知识管理

 高艺哲 2022-06-16 发布于辽宁

内部审计人员,和律师、咨询顾问等一样,都是知识创造者。每个审计人员基于自身的知识经验,通过项目工作,沉淀出团队知识。

一个审计团队,仅仅有每个审计人员自身的知识是不够的。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需要集合大家的智慧。同时,还有每个人头脑中的“隐性知识”,需要被挖掘和提炼、共享。

很多审计团队的现状是,曾经有招聘过不少优秀的审计人员,但人员中间离职了,他们的优秀项目经验并没有被留下来。

下面我分享3个在知识管理中的经验:

01 文化:构建主动分享的氛围

要想真正做好审计团队的知识管理,首先要牵头构建一个主动分享的氛围


大家都知道麦肯锡公司,以高质量的咨询输出为特征,其首先在制度上就要求员工有协助他人和回答问题的义务,同时在考核上也是“全球一张损益表”。

可能你所在的公司并不太重视知识管理,对于审计档案也没有特别的管理要求。这对于审计负责人来说,是一个挑战。

我觉得审计负责人应该先主动分享,并鼓励大家多分享。比如,可以设立一定的分享日,比如在项目完结后等,要求审计小组进行每人分享。

在分享的过程中,大家就会不知不觉地把过程中的实操经验分享出来。

02  容器:审计信息系统等

(1)知识库和数据库。有了审计系统,好处不仅仅是把审计发现“搬到”线上而已,实际上是把每一个审计发现“数据化”了。以前仅仅只有一个线下登记台账,用来登记项目信息、每个项目的审计发现,难以满足搜索、统计和分析等要求。

除了,每个项目信息以及审计发现,还有行业知识、审计制度、审计简报和审计锦囊等内容,都需要提前做好分类规划,并持续录入更新。

其中审计锦囊,就是各个审计小组、审计人员的复盘和分享经验,可以是课题形式的,遇到哪类项目应该如何审计?也可以直接分享审计方法。

(2)知识共享。知识储存了,还需要及时进行分享利用。

一是审计人员通过审计系统进行自行浏览;


二是可以通过审计公众号,及时同步审计部门的工作信息(适合全国多区域的审计团队);

三是通过即时通讯工具(比如企业微信的文件功能)分享操作模板,类似于云储存。比如我们审计团队,对日常工作中用到的各类报告模板、表单等,就通过企业微信共享盘进行管理。省得要用的时候让同事发来发去。

03  动作:项目复盘和档案管理

(1)项目复盘——经验的复利。审计小组在做完审计项目的一个星期内,就组织大家及时进行复盘,是最好的时机。

审计小组邀请部门其他非项目组人员一起,通过非正式沟通的方式,总结项目的得与失。

  • 本次项目目标达成情况如何?

  • 有哪些审计发现亮点?

  • 用了什么好的审计方法?

  • 不足又有哪些?

  • 如果下次来,哪里可以做得更好?

(2)审计档案的利用与再利用。审计档案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但我想重点讲讲档案的再利用。很多审计部门,对于档案管理并不太重视,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让各个审计小组自行打印归档,就完事了。

真正起到利用作用的,有多少呢?

如果你有审计信息系统,线上归档确实可以带来一些好处,同时通过设置一些标签和分析维度,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分析报表。

如果你没有系统,也同样要做好审计档案归档和利用工作。建议最好先建立审计档案管理制度,列明哪些应纳入审计档案、归档时间和具体标准要求等。同时,建议由专人来保管整理。

同时,建立并及时更新台账,定期进行统计分析,也为审计部门写作工作总结打好基础。


今天,为大家分享了做好审计团队知识管理的3个建议,分别是:

01 文化:构建主动分享的氛围

02 容器:审计信息系统等

03 动作:项目复盘和档案管理

最后,想说的是,一个审计人员很强,靠得是其专业技能;一个审计团队很强,靠的是团队知识和经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