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息要落实了

 培训班文摘 2022-06-16 发布于山西

加多少基点?

其实在上周前,市场一直预计加息50个基点,直到这周一,市场预计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是30%,但是今天升到94%,这意味着大概率加75个基点了

很多人对这个挺陌生,美一直提倡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利率小幅度的调整,如果这次直接加息75个基点,说明了使用了非常激进的利率调整措施

加息75个基点,往前看,只有在1994年,有过这种力度,因此如果加75个基点,对全球市场的扰动会加剧,而且这很可能只是开始,下个月,下下个月,加息的预期仍会一次次掀起,目前全球的通胀情况已经挺夸张,只是我们在国内,感受不到:

图片

可见我国的通胀整体还是管控的较好,国外目前的通胀率,会导致连续性的加息,超强力度的加息,会进一步增加经济衰退的可能性

因此,在美进一步大加息后,全球国家进一步跟随加息,未来下半年,可能会有不少中小国家经济体系崩塌,这也是我之前说今年的全球经济形势很复杂,复杂到看不到,所以我只敢下中长线的确定性仓位

离我们最近的,就是日-本的经济情况在持续性恶化,今天更是盘后看到新闻,日本国债熔断了:

图片

与此同时,日元今年疯狂贬值:

图片

不知道都以为是股票的主升浪了,今年整体贬值了23%,小幅度贬值有利于出口外贸,但贬这么多,更多会引发国际资产的疯狂出逃,这已不是良性的贬值调控了,个人理解是失控了

日本是否会引发全球性金融风险,或者是个开端?我不知道,但我知道,全球性风险可能才刚刚开始

这类情况,恐怕下半年,还会大量在很多国家上演,这也是我担心或看不清的一些国际形势点,目前来说,我们国家是相对安全的,也是相对健康的,但如果下半年,全球的金融风险加剧,通胀按不住导致经济动荡或衰退,可能像新能源车这类赛道的故事能否继续讲得动?我不清楚,我只知道不清楚的事,我可能会留后手,会谨慎,这是我做投资的最基本思考

有人可能会问,加息是不是就可以把通胀控制下来?

我翻查了很多国家的数据,加息控制通胀,整体上算是正确的调控方法,但不一定可以按住通胀,常见很多国家一直加息,通胀依旧居高不下,这不是特例,所以美加息是否可以在未来一年里,有效控制通胀,这是个疑问

所以大家可以看到,上面我发出了很多疑问,因为看不清,这不是我的问题,而是全球共识了,这加剧了未来一年市场的变量,所以确定性变的非常重要

打短无所谓,但像我下中长线仓位,就要时刻思考确定性了,说回我们市场

加息的事情我认为不用再纠结,无论怎么加,我们都会理解为:消化了,反倒要看看我们自己内在的一些因素

例如大金融的亢奋后,怎样理解?

大家试想想,指数一直慢慢往上走,反弹了1个多月,这几天大金融加速,是不是赶顶的意思?这本质上是加速

图片

没有永远只涨不跌的市场,适当的调整才有助于走的更远,所以大金融疯狂过后,指数会有单日3%-5%左右的阴线,我认为是大概率

但估计大金融反复折腾,还要再撑几天,撑不动了,再叠加赛道的调整,就自然而然了,但调整我认为是好事,没有调整就没有未来

我拿2020年证券+银行的指数型行情给大家参考:

图片

2020年7月,证券+银行快速攻击指数,一样是由光大带领,随后高位横盘一周,指数开始调整,力度较大,但证券+银行有效的拉起了大盘的上涨趋势

这波我的理解也是差不多,证券+银行板块最大的作用是给指数做了支撑底作用,把趋势拉起来了,避免了今年出现的这种单边下跌行情,这才是主核心

但我们最大的优势是,这轮行情取决于钱,钱太多,这不今天巨量成交了将近1.3万亿,这是天量了,这钱才是支撑本轮行情强势,和不跌的根本,所以有这钱在,可能行情想跌,其韧性也会比以前的要强一些

而调整过后的起来速度,可能还是会很快,毕竟,增量的钱,才是推动一切趋势的根本,钱在,行情在

目前这个阶段,我们更多要考虑的是,赛道的整体涨的过快过凶了,面临调整,大金融接力后,短暂的指数高潮是很难持续的,大金融目前也不具备源源不断往上拉的动力,但短期可能会有全面注册制来临的消息等刺激,但我相信大金融也很难产生持续性行情

那么,在这个阶段,其实想好和做好一件事就可以了

1、未来调整产生的时候,别受伤

2、降低交易的频率,减少出手的次数

3、适当的仓位控制,留一些现金,等调整下来时抄底

这也是我其实昨晚想做的事了,昨晚我实在复不出确定性了,我告诉自己,腾钱,慢慢找,保住这轮阶段性反弹的利润更重要

大家多注意点风险哈,可能这轮调整不一定会马上来到,但来的那天,可能指数会挺惨的,注意防这个事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