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是不是教案设计的好,学生就学的好?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Shut Up》总第398期 2019年10月15日 第25期


“教学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为了减少授课时的随意性和盲目性,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需要在教学开始之前做必要的准备。”读书时这段话引起了我的思考,上课前老师是要做准备,但随意一些不好吗?

营销上容易犯的错就是一味强调产品本身的好处而忽略消费者的感受,我发现教师也容易犯这个错,太注重自己的教学设计,而忽略学生的真实感受。我虽然没当过教师,但我当了十几年的学生啊。所以我在想:是不是教案设计的好,学生就学的好?

我上学的时候经历了老师写黑板到多媒体幻灯片的教学形式,写黑板的时候,老师会在黑板上写下1、1.1这些从大标题到小标题,写得工工整整,普普通通,完全没有新意、没有啥学习兴趣,导致我也不记得哪个老师讲课特别有特色。到多媒体的时候就是把这些固定的板书放在了PPT上,不用写,坐着直接念就行了,更枯燥了。

我记忆中最深刻的课堂是我上大学时学的古代汉语课程,那位老师教学不仅在班级里,还在校园的到处,讲对联的时候,就带着学生们在校园的各处教学楼、图书馆走,讲每一处挂着的楹联;晚上他带我们看星星,讲星空。

没有什么教学设计比这样的课堂更生动的了。

我不是聪明的学生,脑袋笨,别人讲一遍就通的我可能要私下里研究两三遍才理解,作为笨学生,我知道我们成绩平平甚至不好的人更需要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我一个妹妹上初中的时候,我辅导过她英语,同样都是笨学生,我能理解她为什么不会,因为当时我也不会,所以我辅导她的时候我就不会按照一般老师讲解的套路走,我用我的方法给她讲,她就特别明白,英语成绩着实有了很大提升,在各项成绩中英语成为了提升分数的优势学科。

教学,和营销一样,不能执着于教师本身,是否把课讲的是否完美、是否都按照教案设计的都讲了,讲的再全学生无感一样白扯;更应该把心思放在学生身上,因为每个学生真的都不一样。当然我这一个疑问也不是说那非得教案设计的差,学生就能学好了?不是这样,教案是工具,工具再精美,不适合学生,老师白费力,还是要因材施教。教案是通用的,但每个学生都有个体化差异,所以要多从不同学生的角度调整教学,选择不同的教学工具,比如我的古汉语老师,校园都是他的教学工具,还有蓝天、大地,教文化的,何处无文化呢?何必拘泥于形式?

以前我总是不自信,脑袋这么笨有什么资格教别人,但给我小妹辅导英语让我找到了自信,脑袋笨,更有可能成为一名好老师。


点点广告

给我好看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