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样为孩子选择一所好幼儿园

 淑心阅读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Shut Up》总第414期 2019年12月5日 第41期


昨晚读完了《捕捉儿童敏感期》,我又拿起《爱与自由》,都是孙瑞雪儿童教育系列图书里的,序言部分有一对父母分享:他们看过《爱与自由》之后,就开始给周围结婚的、准备要小孩的、已经有小孩的亲戚朋友送书,到后来,连谈恋爱的朋友她都热情的去送。

我是“心中满是温暖、脸上满是笑意”这样一个状态读完这对父母的分享,因为好像遇到了知音,一边读一边频频点头,我也送过书,而且是全套的四本书,每每看到朋友圈哪位分享宝宝小视频,我都忍不住留言,建议他们读孙瑞雪的书,而且一定要先读《捕捉儿童敏感期》,我想让父母了解孩子在不同的敏感期的不同表现,好让他们知道该怎么做帮助宝宝更好的成长,比如孩子为啥喜欢吃手?为什么喜欢走不平的路?为什么喜欢玩沙?为什么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分享?为什么会说我要和xx结婚等等,那都是孩子释放出的成长信号,如果你不了解,就错过了孩子最好的成长机会。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分享孙瑞雪的读书心得,有的宝妈给我留言说道理他们都懂,但是就是做不到,所以当孩子哭闹的时候他们仍然还是生气,没好声好气地说“憋回去!”,吓得孩子连哭都不敢哭,孩子不听话就打。他们知道科学育儿方法,可是不会用,还是用他们父母曾对他们的养育方式来养育自己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有那么一刻我突然明白了,大人才应该感恩孩子,是孩子来这世上给大人带来一次重新成长的机会,可是很多父母漠视这一点,他们不注重自己成长,只用自己的老办法让孩子成长,教育孩子该怎样怎样,他们要孩子感恩自己:你看,是我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做父母的多辛苦!是啊,孩子身体是长大了,可精神呢?

《捕捉儿童敏感期》这本书里提到“成长到12岁时,一个拥有自我的孩子,和一个没有自我的孩子,在处理同一件事情时,人格存在巨大差异。例如,一个吸毒者引诱一个意志独立而坚定的孩子,说'你吸一口吧!不吸就不是男子汉。你是胆小鬼吗?’这些语言不会使独立的孩子产生犹豫和挣扎,因为他归属于已经形成的自我,他不需要从归属别人那里而寻求安慰,并且他能清晰知道对方的意图。但丧失自我的孩子,因为有人对他说'这样做’'那样做’,他容易在别人的自我中迷失了自己,于是,他可能屈从别人,寻求归属。没有自我,不能归属于自己,必归属他人。”

这两个孩子,因为童年接收的教育方式不同,而走向了完全不一样的人生。其实现在成年人之间的恋爱观、分手了就要死要活,有一点挫折就一蹶不振、敏感、脆弱、自杀事件越来越多,都是童年教育的不完善导致的,“幸福的人一辈子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辈子都在治愈童年”,所以,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教育太重要了,与其要求孩子十艺全能不如培养孩子人格健全。

大人不是孩子的主宰者,别在孩子面前扮演上帝,能做到这一点,教育就成功一半了,那大人是什么角色呢?蒙特梭利说“大人是孩子精神的仆人”,我们只为孩子提供充分的发展环境即可。什么意思?就是当孩子到了口的敏感期,他什么都往嘴里放,那你就尽可能给她提供卫生、安全的东西让他去尝试,孩子到了手到了走路的敏感期,就让他尽情地区走路,走坡路、不平的路,就让孩子走,别怕摔而赶紧把孩子抱起来,这就是为孩子提供充足地发展环境。按照这个指导原则,在家你知道该怎么做,那上幼儿园呢?

怎么给孩子选择一所好的幼儿园呢?别只盯着硬件设施,更要看师资,看老师的状态,看老师是不是把自己当成“上帝”、当成发号施令的主导者、当成什么都说了算的大王,蒙特梭利认为“教师是观察者、是陪伴者、是引导者、是环境的维护者,他们践行规则与平等,倡导爱与自由。”看他们是否对孩子充分的尊重;再看幼儿园孩子们的精神状态,如果一个个孩子都坐直了背着小手乖乖听话,这样的幼儿园别送去了;如果幼儿园宣称从我们这毕业的孩子都会什么什么才艺,学多少多少汉字,小九九倒背如流;古诗词张口就来,这样的幼儿园也别把孩子送过去,因为孩子0-6岁的时候成长的是生命,建构和创造的是自我,而不是用这珍贵的时间学习一个技能。

读儿童教育的书,给我很大的温暖,温暖我一个敏感脆弱的心,在书中我一直在寻找治愈。我们大人习惯了在各种从属关系中构建自己,对陌生人礼貌,对熟人热络,对长辈听话、孝顺,对领导遵从,对自己呢?往往无所适从。其实儿童教育我们尊重孩子,本质上就是人与人平等,摆脱世俗的关系,就是面对人的那种尊重即可。但是我们很难做到,却要努力去做。因为,成长是终身事。

真心地,愿每一个来到这世上的孩子都长成一个人格健全、身心健康的大人。


晚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