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产重组、转岗、内退、下岗的大背景下,一个个晴天霹雳砸向回城的知青们头上的时候,我在公交公司大修厂工作了十五年,如何面对转产、转岗、下岗?我又到了一个艰难的人生转折点。 1993年年底我得到一个信息,园林系统要成立一个新单位:无锡市太空城管理处。听到这个消息我很高兴,高兴之余,但又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毕竟已到四十多岁,人家还会要你吗? 犹犹豫豫地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到太空城管理处筹建处,正巧遇到太空城管理处刚任命的总经理。他听了我的叙说、看了我的履历表,算是进行了简单的面试,连忙说太空城需要你这种经历的中年人,并且欢迎我到太空城工作,还立即拿出调单位的“四联调令单”让我填写,在接受单位一栏处他还签上:“同意调入”,且签上了总经理的名字盖上了公章。上帝给我关上了一扇门,又给我打开了一扇窗。我是幸运的。更幸运的我不仅找到了新的工作,而且走进了园林局下属的事业单位大门。退休后的待遇不言而喻,当然这是后话。 1993年年底我正式调进了当时的太空城管理处。 太空城进大门左侧第一个圆形建筑是360°环幕影视厅,是太空城成立后第一个对外开放的景点、也是第一个开始试营业的影视厅。 我是新单位员工中第一个到太空城报到的。单位领导任命我为太空城影视厅机务长。对影视行业,我一窍不通。要当好影视厅机务长,首先要有放映技术。单位立刻把我外派到无锡市影剧公司去学习放映技术。到影剧公司才了解到,培养一名合格的放映员一般至少要经过三年的培训。但太空城的环幕影视厅按计划在1994年4月份开业。面对严峻的考验,时不我待,时间紧、任务重,没有捷径,只有刻苦努力,才能速成成才,成为一名合格的环幕电影放映员、而且还要力争当好一名合格的机务长。 太空城环幕影视厅使用的是“井冈山104型”放映机,无锡市只有黄巷乡山北影剧院使用此类放映机。单位派我到黄巷山北影剧院培训学习电影放映技术。 大冬天,当时只能骑自行车,要一个多小时才到达山北影剧院。影院一般只有下午和晚上二个班次,每个班次只放映二场电影。放映员只工作下午或晚上一个班次。为了快速掌握放映技术,我坚持二个班次连续上。 一场电影要用十几盘拷贝,当时一般影院放映机是双机轮流连续放映。三个放映员,二个人每人看护一台放映机,一个人看护后面机房里的整流机。先做好准备工作,在倒片机上倒好的拷贝,分单双号分别放开备用。二台放映机上分别装好1号、2号拷贝。到放映时,先开动1号放映机,待放映机工作正常后,打开氙灯开始放映,银幕上即出现电影画面,还音系统同步播出电影音响。一盘拷贝大约十几分钟,见到银幕上有换机信号出现时,立即开动2号放映机,后打开氙灯,影片就连接上去了。然后关好1号放映机,换上3号拷贝在片道上装好待用。如此反复连接,一场电影要十几个拷贝连续工作才能完成放映任务。 放映时,放映员必须全神贯注,各司其职。机房里的放映员也必须随时关注好整流机的电压,如果电压不稳定,就要立即手动作调正。否则,放映机的氙灯会飘弧,引起氙灯爆炸而出大故障。 一开始先学会倒片、装片,师父们为了让我多学习,倒片、装片都由我来操作,我自己也很乐意。我先观察师父装片时都用手在放映机间歇齿轮上摸一下是否松动,赶紧就提问“这是为什么?”,没想到恰好问到了关键所在,师父很认真地告诉我这是装片的关键,只有在间歇齿轮静止的状态下,把拷贝画面正确安装在片门上才是装得正确无误。如果间歇齿轮在动态的情况下装片,即使看起来装对了片子,开机后,影片画面就会跑偏,不是头在下面,就是脚跑到上面去了。如果遇到间歇齿轮尚在动态状态,只要用手动摇把调整一下齿轮,在间歇齿轮静止状态再装拷贝,这是装片的关键,必须牢记在心。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井冈山104型”电影放映机的放映技术。 紧接着我又到当时大戏院影剧院放映机房学习了半个月的松花江放映机的操作。太空城有三个电影厅,其中一个是立体电影厅,用的是松花江放映机。还有一个是动感电影厅,是用的珠江放映机,当时无锡吟春影剧院使用的是珠江放映机。我是机务长,三个影视厅的机型都要熟悉,因此后又到吟春影剧院放映机房学习了一段时间。通过二个月的刻苦学习,我终于拿到了电影放映员的放映证。 360°环幕电影需要用九台放映机、九台整流机加上电脑总控制台和还音设备同时正常工作才能完成放映任务,而且缺一不可。装拷贝的时候,还必须把拷贝上同一个装片信号装在九台放映机的同一个位置,放映时才能达到整场电影银幕上的画面紧密连接在一起的效果。因此要当好机务长难度还是很大的,放映员必须要有团队合作精神。 在中国电影科学研究所派来的高级工程师潘钰孚的指导下,在无锡市影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在无锡市影剧公司的一大批放映员精英们的奋力拼搏、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十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安装、调试、试映,1994年4月1日,无锡市太空城环幕影视厅正式对外开放营业,360°环幕电影放的第一场影片是《伴你江南行》。 放映员是电工基础与机械维修相结合的工种,要有强烈的责任性。光有普通电影的放映技术还是远远不够的,对后招的放映员培训回来后放映环幕电影还得进行二次培训。 光会放映还不够。放映员们还必须学会日常维修技术。我在乡下电器厂学到的电器修理和机械维修技术派上了大用场。在潘工指导下自己动手排除放映机电器、机械故障,买来电器零部件修理整流器线路板,切实做好爱机护片工作,延长拷贝使用寿命。 工作中,我们制订了放映员操作规程、放映员安全规定,使放映工作做到安全、有序。 放映闲暇,我们与场务人员一起做好游客接待工作。我们编写了环幕影院欢迎词,介绍高科技360°环幕电影的研制情况,让游客了解环幕电影,尤其是学生春遊期间,我们的科普知识介绍,提高了学生爱祖国、爱科技、爱学习的认识,长大科技兴国、为国争光。 环幕影视厅机务人员高质量放好每一场环幕电影,场务人员努力提高服务质量,让游客高兴而来,舒适、安全观看环幕电影,带着享受高科技的满意感而归。 1994年4月份开业后,几个月就安全接待游客30万人次无事故,放映场次也达3000余场。1994年度“环幕影视厅”被评为先进班组,我也被评为1994年度先进个人。 1996年11月份,无锡市影剧公司举办的电影放映员高级工培训班(约有40余名放映员参加培训),我通过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高级工技术等级考核,顺利拿到了高级工电影放映员证书。当时考核内容有四门:电工基础、机械常识、电影放映应知、电影放映应会的考核,我与另一位同事,在无锡市放映员高级工培训班中得到名列第一、二名的考核好成绩。 1994年春天,电影厅基建工程完成后,北京电影科学研究所特派出高级工程师潘钰孚来太空城亲自指导360°环幕电影的安装、调试、放映工作。 太空城360°“环幕电影”是我国老一辈电影科学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关键是同步技术。用九个银幕连在一起形成一个360°环幕放映技术,当时运用电脑控制变频电源与同步马达,用九台放映机、九台整流器同步放映的现代最先进的新技术、新形式电影,观众站在影院中间观赏电影,身临其境,四周景物尽收眼底,气势磅礴。 拍摄360°环幕电影也是用九台摄影机同步拍摄。摄影机装在飞机上同步拍摄,拍下来的影片放映出来,如身临其境。人们在天空中随着飞机向前飞翔,四周云彩不断向后。环幕影片《华夏掠影》中有一个空中镜头,因拍摄时飞机正巧遇上气流,机身左右摇摆,因此观众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也会跟着飞机左右摇摆。如果摄影机装在快艇上,拍摄的影片放映出来就会有坐着快艇在湖中飞驶,四周景物飞速向后移动的身临其境在湖中的幻觉。 在观看环幕电影时,观众被360度的画面和多路立体声所包围,从而产生一种不寻常的强烈感受。观众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就是电影所表现的环境中一员,并随着电影镜头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情绪反映。比如你会感到自己坐在湖中的游艇上,眼看前面的船只向你直冲过来,不由得倾斜身体避开,但见船只擦身而过,掉头朝后看时,它已在远方的湖面上渐渐消失,使你感觉到不是画面在动,而是你自己在朝前走。观众与画面情景交融,正是环幕电影的魅力所在。 360°“环幕电影 ”是用立体声高保真的十六轨还音系统。如果拍摄的电影中骑上一匹马慢慢在四周走一圈,静听那逼真的声音就会出现在影院中,跟着“嘚嘚”马蹄声走上一圈,奇妙的立体声音响缭绕在耳边久久不会离去。环幕影片“石林”就有这种特效。 奇妙的360°“环幕电影”八十年代以前,原来只有二个国家有:美国和前苏联。我们国家想从美国进口一套设备。美国有关部门开价300万美金。后来当他们听说中国没有这种360°“环幕电影”放映技术,马上就涨价到600万美金。 我们国家的电影科学工作者听说此事后,十分气愤,决心自己研制360°“环幕电影”,坚决不进口这种设备。我国早就有自主研究成果:全景电影(三个银幕联在一起的电影),由出生在苏州的高级工程师潘钰孚研制的。 1984年中国电影科学技术研究所精心研制成功了第一代360°环幕电影。1986年通过国家鉴定,获得了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很快中国的“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在1988年的澳大利亚国际博览会上亮相。惊动了国际电影界,放映时间达半年,每天观众络绎不绝,盛况空前。 中国这部完全自主独立摄制的长达20分钟的360°环幕电影《华夏掠影》,内容涵盖了中国大地东南西北的风情地貌,采用了包括航拍在内的各种手法和360°的镜头画面,使观众有如临其境的感受。画面忽而飞奔,忽而漫步,忽而腾空,忽而俯冲,声音由远而近,由近及远,景物迎面而来,转而从身旁逝去,观众的情绪也随着画面变化而起伏。国外观众仿佛跨越了数千年时间和数千里距离,既看到中国的历史,又可想象到它的未来。当时,为了观众的方便和安全,电影馆内没有座椅,而是设置了一排排的栏杆扶手。当时的国际展览局主席在观看影片之后说:“中国馆抓住了本届世博会的主题,环幕电影本身体现了新技术与娱乐的结合,看过后令人心情振奋。” 据布里斯班世博会主办者的不完全统计,约有500万人参观了中国馆,包括澳大利亚总督、总理、部长,多国首脑、使节,平民百姓,华人华侨和专程来澳大利亚游览的各国游客。 从此中国在国际上有了自主产权的360°“环幕电影”。美国有关部门知道后,大吃一惊:想不到中国人这么快就研制出了“环幕电影”,中国人真了不起! 当时七十岁高龄的潘高工研制出360°“环幕电影”并不满足。他把研制出来360°“环幕电影”放在了北京“八达岭”。一般建成一个环幕影院需投资1000多万元,工期也需二年的时间。 潘工想降低制造成本,方便放映操作,他把电脑控制360°“环幕电影”的进一步研究推向了科研的又一个高起点。而且他把这个科研项目放到了无锡的太空城。当时电脑与电影的结合还没有起步,电脑价格昂贵,卖电脑的商店营业员看了看这个矮个子老头,说从来没听说放电影要用电脑。可潘工坚持说:我就是要做从来没人做过的事。“做从来没人做过的事”在一个中国老人的口中说出来,真令人肃然起敬啊!跟他比,我们这些年轻人真觉得汗颜无地! 潘工的执着,使他的又一个科研成果——电脑控制的360°“环幕电影”顺利在无锡太空城研制成功、诞生、落成。 太空城“环幕影视厅”从基建到调试开放仅仅用了半年时间,而且投资仅化了100万元。对比之下,太空城“环幕影视厅”是国内投资最省、见效最快的一个典范。当时运用的第二代360°环幕电影最新技术,用电脑控制的变频电源和同步马达原理,使电影画面同步性、连续性、可靠性大大増加,操作使用维修更为方便。 接着在潘工的指导下,太空城的遨游立体电影厅安装、调试成功。放映的立体电影是:《太空遨游》。观众戴上偏转眼鏡才能观看立体电影。立体电影使人感觉犹如身在太空中,四周是各种宇宙景象,迎面而来的大小陨石会让人躲闪不及,最后使用激光炮将其击落,才会让人舒口气……。 最后是动感电影厅安装,调试。动感电影设备更复杂。需要电脑、电影放映机、液压动感平台与拍摄的动感影片《过把瘾》同步调试,动感平台根据影片情节作出相应动作。坐在只有35个座椅动感平台的观众,需用安全带把自己固定在椅子上才能观看电影,座椅跟着动感电影不断给你身临其境的全身感观刺激:有坐着快艇在湖中左右飞翔的体会;有从高处向下滑水的情节;有乘着旋转的过山车飞驶而过的险情;有乘着滑道车自高处快速滑下的刺激……。 我有幸成为潘工的关门徒弟,有幸参与了电脑控制的环幕电影设备的安装、调试、放映工作。 潘工对我国电影科学技术执着的追求,对电影工作的严格苛求,对我国电影事业的敬业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对我后来兢兢业业地工作影响极大。 2022年3月10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