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二)

 黄土地上 2022-06-17 发布于内蒙古


怀念老家的露天电影(二)

杨翠冠

我们公社的电影放映员是第六生产队的一个叫李万罗的青年,李万罗看上去性格很好,一副温文尔雅的样子;公社大院里有他专门的办公室,还配备了专用的自行车。电影队如果去其他大队或者自然村放电影,该大队会派拖拉机或者马车把电影放映器材、放映人员提前拉回村子,由大队和小队干部陪着放映人员在村里茶饭做的最好的人家吃饭。一般要炒上几个菜,还要有一瓶小酒,这样放映员就可能在晚上给他们村多放一部电影,或者会放一部比较新的好片子

当然,在放电影时放映机出现故障暂时又解决不了,人群中也是一片起哄的喝彩,各种冷嘲热讽,什么草包、饭桶、肉吃得多把脑神经卡坏了等等,要多难听有多难听。这时放映机旁里三层外三层围着看热闹的人们,就是寒冷的冬天也能看到放映员额头上的汗珠;一旦修不好怎么对得起成百上千的观众,有的人可是走了十多里路来看电影的。

总的来讲要是有好片,机器又不发生故障,放映员就能轻松地抽着队干部递的香烟,反之吃的都想吐出来。

那个年代看露天电影困难非常多,不仅存在放映机故障问题,冬天需要忍受零下二十多度的低温和刺骨的寒风,夏天还要防止下雨和忍受蚊虫的叮咬;而停电问题是老家人看电影最心烦的一件事。

距老家村西十五、六里有个叫南瓦窑的村子有个变电所,这个变电所掌控着包括老家公社、浑源窑公社、对九沟公社的用电权,人们好不容易等到一个放电影的日子,南瓦窑的“电老虎”们就常常有意给停电,有时需要等的很晚才给供电,放电影的日子就只能往后推;有时电影放映到一半,人们正看的津津有味时停电了,等上半个小时不见来电,看着工作人员把放映器材收拾好放进专用箱子之后,人们只能带着满腔怨恨和极其失望的心情散去。回家后没几分钟电又来了,但当晚的电影是看不成了;所以我从小就对“南瓦窑”这个村名深恶痛绝。

后来丰镇县电影公司给公社的电影放映机配备了专用人工发电机,停电时可临时用人工发电机发电。人工发电机就是一部象自行车一样的脚踏发电机,电影放映时几个年轻后生不顾疲劳地踩,虽然累得满头大汗,但由于在电影放映机旁,一方面是看电影视线好,最主要的是能够引起心仪姑娘的关注,所以有许多小伙子们抢着干这项费劲的义务活;但因为人工发电机电压不稳,电影画面有时候会严重变形,声音也变调,不仅英雄人物慷慨激昂的说词变得像太监一般满口娘娘腔,就是炮火连天的爆炸场景的声音也会变得吱吱扭扭,很像我家里饿了的猪到处找吃的那种哼哼唧唧声。

另外,由于露天电影放映场地正好在公路上,有车辆通过时就得停止放映,人们疏散开为车辆留出通道,等车辆通过后才能重新坐或者站好等待电影继续放映;有时候汽车把铺在地上的电线压坏,还的寻找、对接很长时间。

那个年代地方汽车少,半夜通过的车辆主要是公社辖区内驻军的军车。在老家村东四公里左右的山凹里有一个叫小西沟的村庄,这个村庄非常隐蔽,据说部队的侦察飞机在此地专门进行几十次侦察也未能发现这个村庄,因此北京军区出于战备的考虑,在这个村子派驻了一个通信连,主要负责北京、呼市、大同等地的军事通讯联络。
 

为体现军民鱼水情深的关系,小西沟通信连部队也来公社进行各种形式的慰问,放映电影就是其中的一项慰问内容。

小西沟部队的电影放映机使用的是16毫米的拷贝,幕布也是16:9的宽银幕,幕布要比公社的8.75毫米拷贝放映的4:3的幕布大将近一倍多。音箱是在电影幕布两边对称放置的一对比公社放映队的那个孤独的小音箱大两三倍;同样的电影画面要比公社的电影画面清晰,声音更是比公社电影的小音响逼真很多,虽然没有达到立体声的效果,但环绕、双声道、重低音的效果非常明显,尤其是战争片中的枪炮声、爆炸声格外震撼人心。
部队放映电影时会同时使用两部放映机,一部放映机放映时,另一部放映机已经处在待命状态;一部放映机的胶片快要结束时另一部放映机就已经开始工作,电影画面和声音基本实现了“无缝对接”;加之部队来公社慰问放映的电影往往是当时最新出品的战争片,所以非常受人们的欢迎。
部队放映电影时由于是“无缝对接”,小朋友们连撒尿的时间都没有,常常会憋到电影散场。而公社使用的电影放映机放映完一盘拷贝需要打开照明灯换上另一部拷贝,这期间至少需要四五分钟的时间,一部电影时断时续,整体故事情节有割裂的感觉;不过小朋友们倒是可以利用放映员换拷贝的空隙去撒尿。
最主要的是部队放映电影根本不用考虑南瓦窑停不停电,即使正在放映过程中南瓦窑变电所忽然给停电了,部队的发电汽车用不了两分钟就能供电,而且发电车的声音极小、电压也非常稳。
露天电影,幕幕感人,部部铭心。影片中那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情节,一腔腔浓厚的爱国情怀,一个个坚强、上进、勤劳、善良的鲜活形象都给我的童年印上了斑斓的色彩,带来了无限的快乐、留下了美好的回味,收获了丰厚的意蕴,使我幼小的心灵早早植根下理想的翅膀,早早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未完待续)

  本期编辑   李  洁
平台其他原创文章链接
父亲,就是故乡的老屋
现实版的红高粱——二羊倌老汉和疙蛋奶奶的爱情

作者简介:

杨翠冠(曾用名杨兰宝),丰镇市元山子乡大庄科村人,现在察右前旗农牧和科技局工作;大学文化,高级经济师,爱好文学、艺术、摄影。

声明:平台文章为原创作品。允许转载和责编,授权转载请联系平台编辑并注明来源:“黄土地文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