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离开一中的日子里

 济源813 2022-06-16 发布于江苏

离开一中的日子里

时光荏苒,流年似水,翻开人生流水帐,由衷感谢母校一中的教育,尤其是博学、深思、笃行的学风,感染至深。离开母校后,无论是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还是回城再次创业,我有过徘徊,有过犹豫,也有过感慨,但更多的是执着,从而不断努力,磨练自己,走好已选的道路。回首往事,农场生活的艰辛依旧难忘,返城工作的经历值得品味。

一、十年农场生活留下的伤痕

我是19693月到苏北黄海农场的,同年江苏生产建设团成立,9月全队知青就调迁到方强农场,与来自全省各地知青一起接管劳改农场,在军队干部和原农场干部的双重教育管理下,屯垦戍边,过着半军事化的兵团战士集体生活。

多年来,我双手留下了许多伤疤,女儿小时候见了就问怎么回事,有了外孙、外孙女,他们懂事了,也要我讲这些伤疤的故事。我跟他们说,这些伤疤,是我下乡十年农场生活的见证。左手腕一处伤疤长近6公分,那是刚到农场不久,我带领全班战士去离营地10多里地远的干河北收麦子。到那里,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垠的金黄麦浪,大家一字排开,边挥镰割麦,边渐次前行。干着干着,不知怎的,我身后左侧一位叫小马的知青,把镰刀一下挥到我左手臂上来了。顿时,我左手腕上方皮肉开裂,鲜血直流,我按住伤口,让同伴用毛巾扎了一下。正巧连队送午饭的马车到了,赶马车的朋友问我会不会骑马,我回答说骑过两回,他赶紧解下一匹套车的大黄马,找了块旧麻袋片往马背上一披,叫我赶快回去找医务室。我跨上大黄马,一路飞奔,赶到营部医务室。医生说幸未伤及大动脉,很快为我处理了伤口,我立刻又骑马回到了麦田处。下马时,我感觉路也不会走了。原来,长时间骑马颠簸,把屁股磨破了。后来,我吊着手臂,尴尬地叉着两腿走路,半个月后才恢复。

我左手食指根有一5公分长的弧形伤口。那是帮木工一起突击安装锄头柄时,不小心被木工斜刀扎的,缝了六、七针。我两只手背和手臂上还有许多小伤疤,有的是干活时不当心磕碰弄伤的,大多数是帮铁匠师傅抡大锤,被飞溅的铁屑烫的。每当火红的铁屑飞到手上,呲呲作响,甩也甩不掉,愈后便留下了一处处大大小小的烫痕。

我右腿踝关节已落下了复发性损伤,起因是一次打篮球时,将踝关节扭伤了。当时肿痛异常。我未听从医生嘱咐,注意休息治疗,瘸了腿,照常跑来跑去,坚持工作,有时看到别人在运动,手痒了,还要加入活络一下。谁知以后,原伤处多次复发,有时是打球活动时又伤了,有时是走路不小心踩到凹陷斜路或不平东西时,也会再次崴脚。不知何时,在一次试穿裤子时,竟然发现我双腿粗细相差了4公分之多。

二、赌气把小铁牛开回

到农场第二年,我被调到营部,担任勤杂班班长,协助抗美援朝时腿部受伤的营部管理员管理后勤维修和服务工作的人员。从此,我也就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干了10年,直到返城。后勤维修和服务工作的人员,大多数是一些会手艺的师傅,我除了负责上情下达布置工作任务,还要组织他们学习开会。我每天跟班劳动,学习各种手艺和技术,有时要打铁修理农具,修理马车、牛车等车辆,有时跟瓦工去修屋补漏,建羊房、造猪圈,每周要协助理发员挑水烧浴室大锅,遇到特殊情况,还要带领全班人员参加全营抢收抢种突击劳动。工作繁杂,每天忙碌不停,但我都忍了,有时也会被一种莫名其妙的工作新奇感及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所代替。

有一年,兵团一位副参谋长在我营蹲点,通过他的关系,我出差去了一趟常州拖拉机厂,订购了一台东风-12型手扶拖拉机。当时在全团来说,还没有一个基层单位有这个小铁牛呢。当我得知,已到团部,又听说团部后勤仓库想扣下此宝贝留作自用的消息,我急了,真怕夜长梦多,失去宝贝我立即邀上同学奚勃赶到团部,先去机运连,请教了师傅,大概知道了这小铁牛的发动、挂档、转向、刹车等开车要领,再到后勤处物资股去论理签单,最后到仓库,硬生生地把这辆新的手扶拖拉机及随带的各种农机配件全部领走了。当这个小铁牛轰隆隆停到营部时,吸引了好多领导和战友来观看,我俩也仿佛成了英雄。事后想想,当时睹气瞎开拖拉机,虽然开得不快,但一次下桥拐弯时按错了转向把,差一点把拖拉机开到沟里去了,至今想想,还有些后怕。后来,我边学边开,还先后带出了好几个徒弟。有了这手扶拖拉机,即可代替马车、牛车跑运输,又能翻地松土,开沟筑垄干农活。每逢团部电影队放电影,经联系好后把电影队拉来,按上发电机,全营五、六百号人就能在家门口看电影了,再也不需要往返路20多里路上团部去了。后来,又配置一座小钢磨粉碎机,逢年过节时打米磨粉,还能制作雪白滑爽的蚕豆粉丝,博得了大家的好评。农村的活,对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来说,多数没见过,有许多吃到嘴里,拿到手上的东西,也不知道是怎么来的,所以说,实践出真知,不懂只要学,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动脑筋灵活运用,没学到的东西,想办法去学,试着去做。在农场多年的大规模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活动中,少不了后勤维修、拾遗补缺、创新试验的工作,我和一些战友也搞过一些小型农机具的设计制作,如铁木结构的小型播种机、中耕机、喷药机的改制、营养钵育苗打制器、九二0营养液的培养制作,有些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三、无意间参加了园林工作

1979年初,知青纷纷回城,全营的知青合并到一个连,大量农活由其它农场调迁来的老职工承担。5月,我这个无关系、无条件回城的宁死一根筋朋友,在农场领导的关心和帮助下,找医院院长盖了个章,也回到了无锡,可以称是下乡十年多最后一个离开方强农场的一中知青了。当时,正值国家改革开放、百业振兴的新时期,我被分配到蠡园,这时的蠡园正在大搞东部景区扩建,可称是建国以来无锡最大的一个园林扩建工程。一到蠡园,领导让我参加一个市里组织的无锡风景园林文物古迹的调查工作。我认真工作,不厌其烦,多方寻访蠡园附近的老村民,找到了一位姓虞的老人。该老人久居蠡园青祁村,早年当过老师,且擅长书画,特别是对20世纪初蠡湖畔青祁村一带的风景旧貌还留有记忆。据老人介绍,蠡湖畔的青祁村,早年就有风景优美的自然景观青祁八景,号称山明水秀之区。1927年开始,当地富商就在青祁八景的基础上,先后建造了蠡园和渔庄。老人还带我去实地察看、讲解,并根据回忆构画了反映当时景致的山水图画及青祁八景的每一名称。我将调查获得这些资料全部提供给了当时正在负责蠡园拓建工程的园林局领导和李正等设计专家,为进一步研究蠡园这一近代园林的历史,恢复名胜古迹,规划园林建设,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后来,蠡园著名的南堤春晓月波平眺桂林天香等景点的恢复或命名,便沿袭了昔日青祁八景中的名称。通过参加这次调查工作,也激发了我对园林历史文化的兴趣。从此,不论先后担任什么工作,多次园林单位调动,而研究无锡园林历史文化,热爱太湖山水风光一直成了我的挚爱。

四、努力宣传无锡园林,聚焦太湖风光

1994年底,我从梅园调至鼋头渚风景区任主任助理,具体工作是搞党务和景区对外宣传。鼋头渚风景区是无锡最大的真山真水园林,有太湖第一名胜之称,投入巨资的太湖仙岛建设工程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按照边建设边开放的原则,及时宣传,扩大影响,成为重要一环。我一方面积极联系各新闻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多题材、多角度宣传报道在建中的太湖仙岛。另一方面,我联系了市摄影家协会,邀请了多名无锡著名的摄影师去太湖仙岛实地采风。这些摄影师来后,起早摸黑,不辞辛苦,睡地铺,啃干粮,或涉水泛舟,或登高攀梯,多角度在太湖仙岛进行采风,拍摄了大量精美图片。这些图片有的用于新闻媒体的及时宣传,有的放大后在鼋头渚景区内一厅室举办太湖仙岛新貌图片展,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去太湖仙岛游览,为景区带来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而这些摄影师吃苦耐劳的工作态度和对作品要求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直成为鞭策我热爱摄影、致力园林建设的榜样和动力。

起初的几年,我只是结合园林工作的需要,随意地拍些照片,写些新闻信息类的通讯报道,有介绍文物古迹、建筑景点、四季花木、节庆活动的,也有国家重要领导人视察和外国政要的来访,以及单位各项管理工作的。后来,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一是加深对无锡园林历史文化内涵的认识和对太湖山水风光之美的感悟。园林,是文化艺术的综合载体,在与诸多园林专家的工作接触中,我特别喜欢聆听他们对山水风光、设计理念、园林建筑、花木配置等方面的介绍,以及各抒所见的研讨,从中领悟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念,引导我更好地选准角度,抓住特点,拍好相关图片。二是通过经常聆听摄影界老师的培训辅导,参加摄友采风和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摄影技术,努力从欣赏湖光山色、园林景致的最佳角度,去处理好摄影活动中的构图、用光、调焦、速度、背景等技巧问题,力求完美地拍好宣传无锡太湖园林的图片。

诚然,经过自己的勤奋努力,还是有所收获的。我的文章和摄影图片经常会出现在各报刊杂志上,被各种媒体所选用,有些图片被市宣传部门选为对外宣传的资料。我曾连续多年被新闻单位评为优秀通讯员,曾被市委宣传部聘为特约摄影师,也有不少反映无锡风景名胜的图片在国内各类摄影比赛中获奖,或被各类专业刊物所利用。退休前,我曾借调园林局,协助编辑无锡园林文化丛书,并提供和补拍了一批资料图片。退休后,我又两次被原单位返聘留用,整理历史资料,参与编辑《太湖鼋头渚建园百年百景图志》及相关系列丛书,提供了大量图片和文字资料。我常想,自己的一生,没有轰轰烈烈之举,只会默默无闻、脚踏实地干些事,在无锡园林工作了近40年,能尽己所能,为后人留下一点资料或记忆,就感到欣慰了。          

                                              周培涛

2022.5.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