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曾经风靡全国的过桥米线,为啥没人吃了?这5个原因“赶”走顾客

 我是天选小丑 2022-06-16 发布于广西
俗话说“柴米油盐酱醋茶,人间烟火也有趣”,品味各地美食,食尽人间烟火,是人生至幸之事。大家好,我是小菲,一枚热爱美食的80后,如果恰好您也喜欢美食,那就关注我吧!

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美食种类不计其数,从“八大菜系”到街边小吃,数以万计的美食让人眼花缭乱。

有个外国人曾信誓旦旦地说要在一年之内吃遍中国,后来第一站选择成都,半年过去了还没走出成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美食,有时候说到一个地名,马上就能联想到这个地方的美食。

提起武汉,一下就能想到热干面。提起北京,一下就能想到北京烤鸭。那么,提到云南,您会想到什么美食呢?我想肯定是过桥米线吧!

为何叫过桥米线呢?相传是在清朝时,云南一位秀才在岛上念书,每天娘子给他送饭,先把配料切薄,到了后再用热鸡汤把配料烫熟,加入米线,因为娘子送饭要过桥,所以就叫过桥米线。

曾经,过桥米线由于口味兼顾南北,口感爽滑劲道,汤汁浓香扑鼻,深受全国各地人们的喜欢。

前些年,全国大小城市都有这种小吃,甚至有一些过桥米线饭馆,一到饭点就要排队等位,非常火爆。

但你有没有发现?现在街上的过桥米线饭馆几乎很少看到了,即使有几家,生意也大多比较惨淡。

曾经火遍全国的过桥米线,如今为何无人问津呢?内行人说这5个原因“赶”走顾客。

一、口味参差不齐

正宗的云南过桥米线,制作工艺很严格,用料很考究,米线的汤底都是每天现熬的鲜鸡汤,汤色金黄诱人,香气扑鼻,米线也是当地的酸浆米线,这样做出的过桥米线口味才正宗。

而外地开的过桥米线往往是徒有其表,没有灵魂,汤底都是用香精勾兑的,米线也不是酸浆的,所以去过云南的人一吃便知真假,久而久之,外地的过桥米线整体口碑下滑,没人吃了。

二、性价比偏低

街边小吃的顾客主要是普通大众,所以价格是影响街边小吃发展的直接因素,最开始时,一份过桥米线只要几块钱,与当地的其他小吃价格持平。

而现在,一份过桥米线涨到十几块钱,加点其他菜品,动辄就几十块钱,不仅如此,米线的量也小得多,一般男性朋友很难吃饱。

有云南朋友说,在云南米线非常便宜,只要10块钱左右,而且份量也比较足。

三、口味太过单一

街边小吃都要靠风味留住顾客,没有特点的小吃很难有长久的发展。

过桥米线的特点就是“鲜”,但“鲜”得非常平庸,没有其他特殊的风味,久而久之,难以留住老顾客。

像土豆粉、酸辣粉、螺蛳粉都很有特色,酸辣粉又酸又辣,螺蛳粉又酸又辣又臭,这能给食客留下很深的印象,能够留住一批老顾客。

四、竞争愈发激烈

最近几年,几家外卖平台都很火爆,想吃什么,在手机上就能点单,足不出户,送饭上门。

外卖平台的美食纷繁复杂,各种美食都有,烧烤、麻辣烫、煲仔饭、牛肉面、土豆粉…所以选择吃米线的人越来越少了。

另外,吃过桥米线最好是堂食,如果外卖在家吃,米线口感会大大降低。

五、当地小吃垄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方的人有不同的饮食习惯,正所谓“你之蜜糖,我之砒霜”,过桥米线在云南受欢迎,但想在外地餐饮行业分一杯羹,确实比较困难。

陕西人更愿意吃碗油泼面,武汉人更愿意吃碗热干面,广东人更愿意吃一份肠粉,不会经常吃米线的。

您爱吃米线吗? 

如果您有更精彩的素材,可以私信我。图片来源于网络配图,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